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效果

2017-06-28 15:53张婉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监护病房风险管理

张婉斌,杨 聃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效果

张婉斌,杨 聃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使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16~17年到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50例。两组患者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传统冠心病监护方法进行监督,观察组患者在传统监护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异性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共计发生风险3例,发生率6%,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共计发生10例,发生率为20%,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将护理风险管理融入到冠心病监护病房中,可以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而且还能提身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推广。

护理风险;护理管理;冠心病;监护病房

冠心病是临床范围内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给患者生活带来的影响比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家人的生活质量[1]。冠心病监护病房当中,绝大部分都是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时,风险比较高,如果不能保证护理的科学性机有效性,可能会衍生出各种护理事故,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2]。下文将以到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护理的角度,分析护理风险管理使用效果,为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为本文的研究对象。10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年龄最大的80岁,年龄最小的44岁,平均年龄65.5岁。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冠心病,且临床诊断情况与世界卫生组合提出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相符。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数量、病情等方面的差异对比不具备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以及相应的风险应急工作预案,根据护理工作开展的情况,成立风险评估供工作小组,并对各种可能会产生的护理风险进行全方位评估,评估的内容包含了心里层面的因素、健康需求因素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等多方面内容。还要对护理人员个人技能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每个床单位配备一瓶速干手皮肤消毒剂,使用时间为30天,定时进行更换。对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完善,增加患者病床边防护栏面积,并在卫生间、病房走廊等位置安装扶手,卫生间有明显的防滑警示标识,病房地面铺设防滑塑胶地板,每个床单位之间均有隔帘,对于不能入厕的患者提供坐便椅,为患者日常行动提供保障。还要向患者的家属进行宣教,患者不论是在上厕所还是在下床的时候,都尽量要有家属对患者进行陪伴。如果患者有便秘等症状,需要及时对患者便秘症状进行改善,避免患者因为大便用力过猛而诱发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猝死等。强化药品监督管理也是比较关键的环节之一,因为冠心病患者日常需要服用的药物数量比较多,如果药物配比不合理,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心悸或者头疼等问题。给药后,对患者个人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测,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异常情况,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加强病房的消毒,每日用移动式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日对床头柜用消毒毛巾进行擦拭,并且做到一桌一巾,患者出院后用床单位消毒机对病床、棉絮、床垫进行消毒。必要时将被污染的棉絮、床垫送洗衣房进行清洗。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涉及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异性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患者不论是在风险发生率,还是在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都要明显好过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示意 [n(%)]

3 讨 论

监护病房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情绪烦躁的情况,而且患者的病情均不容乐观,很容易出现恶化等问题,所以冠心病监护病房日常护理的风险性比较高,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护理技能及护理风险意识,从根本上行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问题。护理人员还要从法律的角度入手,提升自身法律意识以及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了解一些与护理风险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此来维护自己与患者的合法权益。还要针对病房内的急救仪器进行管理,提升仪器使用的科学性,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进行维修,使用后立刻归位,避免耽误抢救。作为护理人员,还要和患者、患者家属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必要时留起相关的语音证据,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出现护患纠纷。

上文以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使用效果。结果显示,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广泛推广。

[1] 张韡洁.冠心病监护病房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1:147-148.

[2] 葛子涵,王启梅.风险评估及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7:234+230.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41.4

B

ISSN.2095-8242.2017.15.2958.02

猜你喜欢
监护病房风险管理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换病房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