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猪口蹄疫免疫效果对比及体会

2017-06-29 01:39莫永刚王德容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5期
关键词:免疫口蹄疫体会

莫永刚+王德容

摘要:以重庆市荣昌区部分散养猪为对象,分别进行1次免疫和2次免疫,比较了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次免疫的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较好。同时提出了免疫时一定要注意疫苗情况、免疫对象检查及规范操作等事项。

关键词:散养猪只;口蹄疫;免疫;体会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5-0022-01

猪养殖业是中国的传统养殖业,荣昌又是全国的生猪养殖大县,随着国际贸易和交流的频繁,加强口蹄疫防制迫在眉睫。但在实际免疫操作过程中,免疫的时期、疫苗原因、操作流程、疫苗剂量以及免疫期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原因均会影响免疫的效果。本试验以荣昌区部分散养猪为对象,比较了1次免疫与2次免疫的效果,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1 口蹄疫概述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所致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以发热、口腔黏膜及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

2 口蹄疫的分类

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主要有7个主型,分别为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以及65个以上亚型。O型口蹄疫为全世界流行最广的一个血清型,目前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 3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

3 口蹄疫的症状

口蹄疫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该病病畜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41 ℃。发病1~2 d后,病畜齿龈、舌面、唇内面、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该病一般呈良性经过,也有25%~50%恶性口蹄疫。

4 荣昌区散养猪口蹄疫免疫效果对比

4.1 第一次口蹄疫免疫注射

操作前准备好国内某厂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98+93)、消毒药、灭菌器材、肾上腺素。随机选取重庆市荣昌区8户农户共10窝体重相近的98头仔猪进行试验,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步骤,按1 mL/头进行一点注射、分点肌肉注射,并做好记录记载。饲喂相同品牌仔猪饲料,采取自由饮食的方法饲养。期间共有2户农户2窝仔猪因出现拉稀状况,注射过大剂量抗生素(磺胺类药、庆大霉素),4~5 d后好转,但仔猪到第二次免疫注射时的体重比其他6户仔猪轻2~3 kg。其他6户无特殊情况及病例出现。

4.2 第二次免疫注射

在第一次注射20 d之后,對上述98头仔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9头,第1组进行第二次免疫注射,另外一组做好标记不注射。注射后观察30 min,无一头出现不良反应。自此疫苗注射完成。

4.3 采血测抗体

第二次免疫注射20 d后, 2组各随机抽取20份血样,送荣昌区防疫检测实验室检测抗体情况。结果表明,经过二免口蹄疫疫苗的20份血样抗体合格19份,合格率95%;而只注射过1次口蹄疫苗的20份血样抗体合格15份,合格率75%。

5 体会

疫苗免疫的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疫苗因素、免疫对象因素及操作因素等几方面,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5.1 疫苗因素

疫苗需要严格保管及正确使用。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存,2~8 ℃下冷藏运输、不冻结、避免日光照射,使用前充分摇匀,疫苗开启之后2 h之内用完,不使用包装破损及过期疫苗免疫。

5.2 免疫对象的检查

猪只因个体、体况、受体差异而产生的抗体不同,需要区别对待。对患病、瘦弱以及长途运输后的猪只不能马上进行口蹄疫疫苗注射,应待其恢复正常后再免疫。

5.3 规范操作

器械、疫苗瓶及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保证一针一畜,尽可能分点深部肌肉注射,防止打飞针、注射不到位、注射浅位等不规范操作而使家畜对疫苗的吸收不完全,从而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猜你喜欢
免疫口蹄疫体会
猪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藏药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运动与机体免疫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谣言袭来,我们如何“免疫”
口蹄疫
“口蹄疫”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