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苗基质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7-06-29 01:40王因花刘翠兰孔雨光张才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出苗率生长量存活率

王因花++刘翠兰++孔雨光++张才++吴德军++王开芳++李自成++燕丽萍

摘要:研究了不同育苗基质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出苗率、存活率及幼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出苗率和成苗率分别达52.00%、72.00%、89.78%和29.14%、38.85%、47.26%,其中,处理3的效果最好,其出苗率和幼苗存活率均优于其他2个处理;3个处理间幼苗苗高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育苗基质;出苗率;存活率;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S791.223.0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6-0068-03

Abstract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ery substrate treatments on emergence rate, survival rate and seedling increment of Larix kaempfer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ergence rate of treatment 1,treatment 2 and treatment 3 was 52.00%, 72.00% and 89.78% respectively, and the survival rate was 29.14%,38.85% and 47.26%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3 was the best, whose emergence rate and survival rate were both better than the other 2 treatm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edling height increment between the 3 different methods.

Keywords Larix kaempferi(Lamb.)Carr; Nursery substance; Emergence rate; Survival rate; Increment

日本落葉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落叶松属,乔木,高达30 m,树干端直,姿态优美,生长初期较快,抗病性较强,适应范围广,是优良的园林树种,应用十分广泛。日本落叶松木材力学性能较高,有较好的耐腐性,可做建筑材料和工业用材的原料,并可从中提取松节油、酒精、纤维素等化学物品,用途广泛。生产上,日本落叶松往往采用播种繁殖。落叶松种子具有强迫休眠的特性[1],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处理。侯义梅[2]利用室内自然温差变化对日本落叶松种子进行变温处理催芽,但发芽率仅为33%~40%,种子利用率太低;李敏[3]则在播种前70 d对种子进行雪藏处理,播前7 d再进一步进行催芽处理:先用冷水浸泡12~24 h,再在20℃下混沙催芽,处理15 d左右可出齐苗;饶九欢等[4]分别采用了混雪处理和浸种混沙催芽法,但其发芽率仅为35%左右。为了探索适合本地条件的催芽及育苗技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对日本落叶松催芽及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为日本落叶松的繁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种子于2015年购自日本,种子千粒重8.10 g。

育苗容器采用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袋,容器直径10 cm、高12 cm。育苗基质配比(体积比)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3∶1∶1,并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多菌灵消毒、质量分数为0.5%的过磷酸钙和1%的树脂包衣控释肥。

1.2试验方法

1.2.1种子处理2016年2月4日,将日本落叶松净种后,先用清水浸泡24 h,捞出后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置于0~4℃冰箱内催芽,沙子的湿度控制在60%左右,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定期进行喷水保湿并翻动种子,直至有30%的种子露白便可进行播种。

1.2.2育苗方法试验共设3种不同处理。

处理1:将种子直接播种在基质内。

处理2:先用直径2 cm的木棍在装有基质的容器中间打孔,将河沙装入打好的孔内,河沙体积约占容器体积的20%,将种子播在河沙内。

处理3:先用直径2 cm的木棍在装有基质的容器中间打孔,将蛭石装入打好的孔内,蛭石体积约占容器体积的20%,将种子播在蛭石内。

将育苗容器紧密排放在育苗筐内,每筐可摆放24个育苗袋。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于育苗袋,每杯6~7粒,每筐播种150粒,重复3次。播种后在种子上覆盖一层0.5 cm左右的蛭石,压实,并覆盖遮阴网。每2 d记录出苗率,出苗30 d后每个育苗容器定植苗木1株。秋季停止生长后,每处理任选30株测定苗高、地径。

1.2.3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采用全自动喷雾系统进行喷水,根系分布层的湿度保持在15%~20%为宜[3]。刚出土的幼苗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需在育苗容器上方50 cm处搭设遮阴网,阴雨天时将遮阴网除去。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每周喷洒一次1 000倍多菌灵溶液。〖HJ*4/9〗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苗高是指自苗干基部到顶芽的苗干长度,采用直尺测量。地径是指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直径,采用游标卡尺测量。统计日本落叶松的出苗率和存活率。

出苗率(%)=出苗数/播种数×100

存活率(%)=存活幼苗数/出苗数×100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和作图,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场圃出苗率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日本落叶松种子的出苗率以处理3最高,达89.78%;其次是处理2,为72.00%;处理1的种子出苗率最低,仅为52.00%,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

2.2不同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幼苗存活率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处理3的幼苗存活率最高,为47.26%;其次为处理2,存活率为38.85%;处理1的幼苗存活率最低,仅为29.14%,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

2.3不同育苗基质处理对日本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由表1看出,处理3的幼苗平均苗高最高,为7.77 cm,其次为处理1,处理2的平均苗高最低,为6.86 cm;3个处理间幼苗苗高无显著差异。处理1的平均地径最大,为3.20 mm,其次是处理3,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处理2。

3讨论与结论

对日本落叶松种子的催芽处理,多采用混雪贮藏[5,6]或温水浸种,但结果均不理想,而本试验中,日本落叶松种子经过低温混沙层积处理以后,最高出苗率可达89.78%。不同育苗基质下日本落叶松种子的出苗率差异显著,说明不同育苗基质对日本落叶松的出苗率影响很大,这可能与所用基质材料的透水透气性有很大关系。处理3日本落叶松种子出苗率和存活率均最高,可能与增加了蛭石的含量有关。因为蛭石颗粒有较大的表面积,保水能力比较强,而在蛭石的颗粒间又有较大的空隙,通气性和排水性也较好[7],所以蛭石含量的增加大大增加了容器内基质自动调节水分和空气的功能,从而更加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处理2的种子出苗率也较高,可能也是因为河沙增加了基质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但效果不如蛭石明显。

在落叶松幼苗的生长方面,3种处理下幼苗苗高无明显差异,但处理1和处理3的幼苗地径显著高于处理2,分析原因可能是处理2中的河沙在幼苗生长过程中缺乏营养供给能力。综合来看,处理3为日本落叶松容器育苗的最适宜基质处理。

虽然初始出苗率很高,但落叶松幼苗刚出土时根茎非常幼嫩,易受高温灼伤,猝倒病高发,最终存活下来的幼苗数量大大减少,故预防猝倒病是提高日本落叶松幼苗存活率的关键措施[8]。岳保偉等[10]指出,引起猝倒病的根本原因是“日灼”,落叶松的最低发芽温度为8℃[9],适当早播可以减轻日灼和猝倒病的发生[3];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一是要充分利用遮阴、喷灌等防护措施降低地面温度,防止幼苗遭受高温伤害,二要定期喷洒多菌灵溶液或波尔多液,各种药交替使用的效果更好[11],只有做到综合防控,科学管理,才能大大提高落叶松幼苗的存活率。

参考文献:

[1]郭敏.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枯落针叶水浸液对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效应[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

[2]侯义梅. 我国南方日本落叶松的播种育苗[J].林木实用技术,2005(12): 21-22.

[3]李敏. 日本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J].甘肃科技,2008,24(16):176-177.

[4]饶九欢,仵登云,卫志勇.日本落叶松引种育苗试验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1997(1):9-12.

[5]邹艳萍,郑雪峰,朱登富,等.兴安落叶松种子混雪埋藏处理效果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4):43-45.

[6]邢登高,张世煜,吕树德,等.落叶松种子不同催芽方法的效果[J].河北林业科技,1992(2):32-33.

[7]吴德军.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8]樊亚鹏,扈花,胡永强,等.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初探[J].陕西农业科学,2011(2):279-280.

[9]李秀梅,董艳艳.落叶松育苗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23):97.

[10]岳保伟,刘莉,李冬.预防幼苗猝倒病发生的有效措施[J].林业科技,1999,24(2):26-27.

[11]张强,摆文秀.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J].北京农业,2011(36):106.

猜你喜欢
出苗率生长量存活率
包扎方式对核桃枝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日本癌症10年平均存活率为57.2%,胰腺癌最低仅5.3%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白栎次生幼龄林除萌留壮后一年间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淹水对萌发状态杂交稻出苗的影响
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养殖林蛙试验
温度对克氏原螯虾苗种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人工扩繁异色瓢虫幼虫和蛹最适贮存条件研究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