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珍拉“桃花源”记

2017-06-30 19:48宋小理
解放军生活 2017年2期
关键词:老范亚东官兵们

宋小理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世外“仙境”:“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都说西藏亚东也有一处闻名于世的“桃花源”,传说中的桃源胜境放在西藏边防,到底是怎样一般境况?

去亚东采访,听闻同席吃饭的政治处副主任范立民说起亚东的“桃花源”,不禁想去看看,虽说在亚东这个西藏小江南,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算不得稀罕,但还是满怀一睹为快的冲动。

跟老范说起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也说正想去看看,便相约一同前往,时间暂定两天后。

豁然开朗

亚东的天气骤变,说好的大好时光呢?不见踪影,连日绵绵小雨,压抑着见“桃花源”一面的心情。索性缠着老范,让他先给我来个剧透,其实也没有那么扫兴。

“普珍拉哨所是西藏日喀则军分区边防某团的一个季节性哨所,它位于高山草场和山谷之间,受独特的地形影响,该处降水丰沛,在春夏两季,茂密的植被蓬勃生长,桃花充盈……”

老范说得美,仿若早已置身其中,自然也愉悦了我。

时间过了两日,亚东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因为早就按捺不住,吃过早饭便从团部出发了。

顺着亚东县城继续往南,雨水冲刷后的道路,显得格外洁净,沿路而下,普珍拉所在的阿桑村像薄雾中娇羞的姑娘等待我们走入她的怀抱。

可接下来的路程却没有那么诗意。去向普珍拉的路在阿桑村往南一公里处分岔,由于几日的雨水,本来崎岖的山路变得越发泥泞,老范不放心,让随队的指导员余卓晟前去探路。再出发,车队又在黄色的泥海中飘荡了两个多小时,就在我感觉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就要被抽尽时,汽车蓦地转入一个窄口,霎时间,但觉天空金光遍撒,极目远望,四周山峦尽是葱郁的林海,鲜花四溢,这便是普珍拉,压抑的心情豁然开朗,真的就如走进了人间仙境一般。

谈及普珍拉和外界的迥异,宣传干事牌杰一脸自豪,普珍拉山峦环绕,加之受暖湿气流影响,即便外面是飞雪飘扬,普珍拉依旧春意盎然。

林尽水源处

车辆无法通行,我们决定徒步挺进普珍拉。

上哨的栈道如同挑山工行走的道路,路线是折尺形的——先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个台阶,就到了右侧,路线自然加长了。“普珍拉近在眼前,走起来却真要了人命。”一同随行的战士小李,听着我的感叹,吃吃地笑,余指导员丢出一个眼神制止了他。

小李是从普珍拉下来迎接我们的战士,今年入伍第 8 年。新兵下连,他毅然决然选择上普珍拉。据他介绍,那时上哨的路最陡最险,虽也有台阶,但大多是在 70 度以上的悬崖上开凿出来,一边是笔陡的峭壁,另一边则是上百米的深涧,还有一段是用钢架搭建在悬崖上空的“空中走廊”,透过钢架之间的缝隙可以看到上百米深的悬崖谷底,令人心惊胆战。那天,小李背着 40 多斤重的个人物资爬着走过了脚下的“空中走廊”,开始了戍守哨所的生活。

说起普珍拉的过往,余指导员也接过话茬,毫不吝惜他脑海中关于艰苦的词汇: “‘终日雨花飘,帐篷四处潮,晴天晒衣袄,睡觉雨滴闹,这是普珍拉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

老范是刚调任团政治处副主任的,但当年在团里工作的经历也让他感同身受,当年刚进驻普珍拉时,官兵们过的完全是以天为盖地为庐的蛮荒生活,他們用双手搭起两个帐篷作为宿舍,就地取材用木料建起哨楼,开辟温室种植蔬菜保障供给,夜里还要靠手摇发电照明,防止野狼、狗熊的侵扰。

同时因场地受限,哨所的执勤训练也受到严重影响。据驻哨 9 年的上士牛源介绍,过去因为没有像样的场地,战士们只能因地制宜开展训练,连通信电台天线也只能临时架设在两棵树之间,信号时有时无……

“仙乡”起源

为了更好地戍守普珍拉,2008 年,时任哨长谭林带领战士开始了“愚公移山”计划。由于地势陡峭,工程机械无法到达哨所,官兵们怀揣着对普珍拉的爱,拿起手中的锹镐上阵,开始了“愚公移山”的壮举。

对于“愚公”行为,当时颇有争议: “普珍拉四处山坡林立,全靠手工作业,何时是个头!还有必要挖吗?”“哨所就是边防军人的家,要像爱护生命一般爱护它!”铿锵有力的话语代表了官兵们的决心,一代代哨所官兵挥洒着汗水,最终硬是将 30 平方米的弹丸之地扩充到了 160 平方米。

2014 年,上级对哨所进行重新规划,一座功能齐全的保温哨所拔地而起……

听了一路普珍拉的历史,我对“桃花源”的期待越发浓烈。

爬行一路,每当问到战士们是否后悔来这么闭塞的地方时,战士们都笑嘻嘻地回答 :“戍边就要去最美的地方,要做就做最美戍边人。”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终于来到了普珍拉哨所,回头俯视来时的路,成就感不禁油然而生。

漫步普珍拉哨所,山峦中隐藏的两处蓝顶白墙建筑,确实像两颗蓝宝石点缀在大山中,“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着实不是言过其词,心旷神怡之感顿时涌上心头。但是,相比对“桃花源”美如画卷的感叹,最感敬佩的是普珍拉哨所的官兵们奋斗不止的精神,他们在不大的地方还别出心裁地设计新的保温菜窖和娱乐室,继续耕耘着这片世外桃源,继续开辟着这片美丽的土地,续写着戍边卫国的新篇章。

寻路桃源

其实,此次“桃花源”行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巡逻。在普珍拉哨所短暂休憩,还未洗脱征尘,哨长杨洋便带着巡逻分队在薄雾氤氲中启程了。

“山里,你无法预判何时下雨,除非雨落到身上,还能享受边防独有的馈赠——顶着太阳淋雨的‘桑拿浴……”杨洋话未说完,万里晴空骤然变“脸”,霎时大雨倾盆。

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道路却塌方受阻。战士索朗顿珠抬眼望去,前方光滑的岩壁上除了青苔只有三根藤条,峭壁下宽不盈尺的路令人胆寒。对闯“阎王寨”,官兵们显然经验丰富——迅速将背包绳绑在身上相互牵系,像是共赴战场。

在靠着路崖的旮旯里,一个盛满雨水的小瓷碗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兵徐波上前给它换上了一小团米饭,给我讲起了 3 年前发生的故事。也是在这“人过狗不过”的“阎王寨”,徐波将军犬“伯虎”的眼睛蒙上布条后扛在背上过崖壁。“伯虎”半路狂躁地挣脱绳套,邓明浩虽将其抱住却因失衡不慎失手,“伯虎”的蒙眼布恰巧脱落,瞬间发疯跌入悬崖……

这碗的主人就是那条壮烈牺牲的狗。讲到动情处,老兵的情感一下难以“刹车”,扭过头,没再继续。

“前面就是我们巡逻途中的原始森林了……”杨哨长为缓和凝重的气氛,故意转移了话题。

雾气逐渐上涌,队友的身影消失在白色的世界里,有人高声提醒大家缩小间隔,彼此保持在可见范围以内。

杨哨长口中“原始森林”说得泰然,但巡逻分队的战士们都深谙原始森林无处不在的危险。思忖间,就听到身后一阵呼唤,只见小李一屁股坐在地上,高抬着刚被毒虫蜇伤的左脚。随行的军医见状立即上前帮其脱掉鞋袜,挤出蜂针,并进行消毒: “这种长脚蜂黑头黄尾,攻击性很强,善钻人衣裤蜇人。”军医冲我点点头,“没事儿,等回到哨所用醋熏熏就好。”只不到一分钟,小李的脚踝就胀大了一倍,为避免吸引蜂群的注意,众人搀扶起他,离开此处继续前行。

大雾渐浓,巡逻队伍前行速度也减缓。我竟意外地遇见了那只久闻大名的会巡逻的猴子“大白”在山雾中寻道。“大白”这次可是立了头功,战士们一路说笑,“大白”可不管战士们的打趣,一个劲朝前穿梭。我们也紧紧跟着,竟真的走出了迷雾,瞬间对“大白”充满了敬仰。

日落时分,哨兵已抵达此次巡逻的终点,“大白”先于队伍一步到点到位,像一名真正的边防战士站着,四处眺望。

执行完巡逻任务,返程,浓雾渐散,巡逻路没有之前的艰险,由于记得来时的路,战士们的步子也变得轻盈……

虽然走过了军分区所有的边防一线哨所,但这一次体验绝对独一无二。回到普珍拉,夕阳下的“桃花源”被火烧云渲染得美丽多彩。站在神圣的国旗前,官兵们举起右手高声宣誓。那回荡于大山的誓言,充满忠诚与血性;那挺拔的身影,即是英雄守卫的姿态 ;那绵长的边境线,早已深深烙印在官兵的心间。

猜你喜欢
老范亚东官兵们
跟谁说
补衣
卖苹果的老范
点击反证法
听风看云喝茶
不会写诗的老范
人心如墙
双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