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全面进步的文化关切

2017-06-30 15:22邹广文杨雨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年4期

邹广文 杨雨濠

[摘要]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追求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新阶段,要切实关注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聚焦于推进社会的全面改革。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文化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要解决好文化生态优化、文化创造力提升、社会道德环境净化以及全民族文化信仰大厦的构建。在推动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视域下,要以文化发展、公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着力点,在思想精神层面,要关注人的精神超越意识,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作为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目标;在社会实践层面,要直面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采取系统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质与精神协调;文化关切;社会全面进步

[作者简介]邹广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雨濠,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追求不同,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实践不只是一种生活经验层面上的目标,更是一种超越经验之上的关乎一个民族人文价值建构的意义指向。当下要切实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无疑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要通過文化的引领,实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真正提升。所以,着眼于这一价值诉求,准确理解党中央有关社会协调发展理念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文化建设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物质与精神协调视域下的文化定位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机的世界,是一个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它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能动自觉参与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人是一种灵魂与肉体的二重性存在,人的肉体需要满足,心灵更需要满足。而物质与精神所对应的恰恰是人的不同需求层次——物质富庶与技术进步就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更便捷,但是它不能解决人的精神充实问题,所以人类需要人文精神的介入。因为人是一种目的性存在,这种目的性标示着人要创造文化、追寻意义。正是人的精神世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同样,人的精神维度标示着物质进步的方向。

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满足了人的肉体生理的需求,精神世界满足了人的主体精神需求,而谋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平衡正是社会作为有机体的内在要求。基于这种哲学理解,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清晰标示出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节点——由此对于今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实践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关注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聚焦于推进社会的全面改革。

社会发展是一个有机的、全面的系统,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过:“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①。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有机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严密的自组织系统,所以马克思强调要把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辩证的、不断进步的历史展开过程,而且在对这一社会有机体的关注中,一定要坚持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主题,因为社会是人与人构成的社会,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动力和目的。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这一价值诉求,对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重要启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要指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这些具体目标,每一要素都不可或缺。“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大幅增长的同时,社会生活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例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普遍重视技术经济而忽略人文精神的现象,精神文化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化和边缘化,生活中神圣的东西被消解,过度的市场化导向以及利益驱动使得社会文化实践出现了诸多问题。在社会实践层面表现为发展的文化含量不足,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关注不够,过多重视经济的、量的扩张而忽略发展的品质提升;而在个体实践层面表现为感性欲望的泛化、主体道德人格的迷失和精神价值的消解。由于人文关怀的缺失和物质享受的泛滥,进一步衍生出了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人的个人生活被碎片化、实用化,缺少恒常的价值关怀。

因此,在未来中国的社会全面发展中,文化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较之于经济和政治,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更加深刻而久远。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参与,社会的发展就缺失了方向,就颠倒了社会发展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近代以来已经步入现代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复兴,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因此,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今天,必须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局部,扎实推进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切实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真正实现从经济一枝独秀走向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根据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所发生的新变化,自觉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统领“十三五”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致力于社会的全面推进与协调发展,真正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对等、均衡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关注文化建设的严峻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并强调要“注重人文关怀”。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步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实践关键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文化发展时期所面对的突出问题是不尽相同的,今天要切实提高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发展现实的严峻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新常态背景下文化建设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endprint

首先,文化生态环境亟待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中国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传统文化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四种最基本的文化形态。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不同文化形态间的发展不平衡,和谐的文化生态并没有呈现。主流文化价值如何引领社会生活并有效地向大众渗透,尚需进一步思考和实践;精英文化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担当正在逐渐弱化;大众文化在活跃了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价值诉求多元的现象;而传统文化又常常被经济绑架而使其价值无法真正实现现代化转换。总之,各种文化形态并没有植根于其应有的发展土壤茁壮成长,这一倾向尤以大众文化最为明显。大众文化本应顺应大众的需要,成为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同时也应该是最接地气的文化形式,但由于大众文化是最容易被商业化和资本逻辑影响的文化形态,因此大众文化在实际发展实践中出现了盲目逐利而带来的价值诉求混乱、人文导向背离等倾向,低俗、媚俗、庸俗之风弥漫社会生活,严重地干扰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文化创造力亟待提升。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全世界却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地位严重不匹配。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匮乏。实际上中国并不缺少创新的文化资源,而是缺少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的创新手段与能力。反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却常常以中国传统的经典名著、神话传说、文化节日等为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和包装后输出文化产品,这种带有中国文化烙印的舶来文化反而成为了这些国家的代表文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广泛的影响。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中国文化创造力的匮乏,而文化发展模式中呈现的文化模仿、文化照搬与文化移植又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

再次,社会道德环境亟待净化。社会道德与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密切相关的,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就认为文化的真正本质是伦理的,他指出文化首先在于对个人和集体而言生存斗争的缓和,而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完善”②。因此,文化建设同时应该立足于社会道德的构建与维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切实推动国人伦理道德的进步,人们的道德水平甚至呈下滑的趋势,以至于有的时候只能以底线道德来约束公民。当今道德环境的堪忧主要表現在社会公德的沦丧,职业道德的扭曲和家庭伦理的弱化三个方面:从社会公德方面看,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缺少文明礼貌,公共道德意识淡薄,语言粗俗,自我约束缺失;在职业道德方面,各种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挥霍浪费等现象屡屡出现,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着家庭责任感淡化,家庭代际关系错位、 亲情关系淡薄、 婚姻道德观念模糊、 青年择偶观念错位、家庭教育缺失等诸多问题。

最后,精神信仰大厦亟待建构。夯实全民族的文化信仰根基是当下文化建设中必须面对的又一重大问题,因为信仰的缺失,必然导致人心无敬畏,社会道德滑坡就会进一步加剧。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活跃了人们的生活,文化日趋多样化,尤其是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精神信仰呈现为信仰危机甚至缺失。许多人对诸多社会现象缺乏理性的分析,而仅凭感觉的、表面化的判断去随波逐流,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就会心理失衡,失去理智判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信仰缺失必然使人难以融入新时代的文明进步社会环境中,退回到唯我独尊、自私自利、金钱重于一切的畸形状态,造成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集体荣誉感缺乏、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做出有损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行为。进一步看,放眼当今世界,各种社会危机此起彼伏,而人类面临的所有危机,究其根源是人类的信仰与思想的危机。人文关怀的缺失和物质欲望的泛滥让人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认识不了宇宙和自己生命的真相,不知道自己与大自然的本真关系,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我是谁?”甚至成了人类的难题。

凡此以上种种情形,都直接或间接表明了社会发展中的精神文化层面出现了问题,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物质与精神的失衡问题。要真正做到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认真面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自觉。

三、 推进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中的文化关切

既然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目的性指向,那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指向的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所以,从社会有机体发展的要求看,在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考量中,国民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人的主体精神充实必须齐头并进,相辅相成;而从个体发展角度看,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也需要物质与精神兼修,达到身心平衡发展,切实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较为繁荣的物质生活,而今天我们又面临着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崭新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要实现的正是在物质丰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完善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全面发展的着力点并不仅仅在于物质生活的改善,更在于对作为主体的人的文化陶冶上。这也表明,一方面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正是“以人为本”的、以人为目的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发展的能动主体,是文化的承担者和社会实践的创造者。人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引领必然落脚于文化对公民的教化之上。正所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贲卦·传》),也或言“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③。

首先,在思想精神层面,要关注人的精神超越意识,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作为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目标。精神富有、境界提升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指向,人类世界不能成为物质所堆积的、追逐名利的场所,更不能完全通过科学技术来“祛魅”,因为当这个世界被“祛魅”之后,这个世界就会变成机械呆板的死的世界,精神、信仰、理想、灵魂这些本该让我们心生敬畏与虔诚的词汇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有一些超越技术、超越物质经验的内容,这也许是人的价值世界何以充满魅力之所在。无论是一个健全的人还是一个健康的社会,都应该自觉地去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最想要得到的?”这里,“最想要”标示了人的精神维度、体现了人的超验性指向。精神的、人文的世界是需要我们去坚守的世界,它也许是物质与技术所能给出充分理由的世界,但也许因为有了这种坚守,人才会在现代社会纷繁的物质诱惑面前保持一份清醒和警觉——在对物质的追寻之中超越物质,以体现人性的尊严与光辉。因此,必须要通过最大的经济价值的创造来反哺社会文化建设,夯实培育精神充实、人性崇高的社会基础,切实使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使人的社会生活拥有根本性的、目的性的意义。endprint

其次,在社會实践层面,要直面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采取系统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一是在对文化生态环境的矫正与优化上,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合理地引导各种文化形态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诉求,各种文化形式都能够在自己的领域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康、有序地朝前发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形态来丰富大众的精神生活,传播和倡导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真正活跃市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一个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应该是价值导向正确、各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二是在中华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上,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去对我们民族自身的文化历史成果进行充分的考察分析,努力挖掘和提升其历史文明成果,从容坚守优秀文化传统,鼓起勇气奋发进取,以实现对文化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创建。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经济与文化、环境乃至全社会的协调发展的要求,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只有把握新形势,积极转变思维模式,才能实现文化创造力的提升。三是围绕社会道德环境及其净化问题,要切实加强道德教育的宣传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全社会要积极营造公民的道德自律环境,构建新时代的道德规范 ,通过恰当的道德评价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要改善道德教育方式,加强伦理制度建设,通过培养高层次需要来引导人们的道德行为,有效开辟公民道德修养的新途径,保证道德原则和价值的实现。社会个体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坚守伦理道德,摆脱单向度的物质享受 ,去积极追求人生事业的成功,强化社会的文化认同与归属需要。四是要加强全民族的信仰构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民族信仰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最根本支撑。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4}而构筑全民族的信仰大厦,重要的是应该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信仰先天地根植在中国百姓心中,更易于被接受。因此,在弘扬社会主义信仰的同时,应该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信仰的传播,唯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塑造出导向正确的文化信仰。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②[法]阿尔贝特·施韦泽著,陈泽环译.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61.

③[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

{4}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28/c_

1114474084.htm.

责任编辑:李海峰

(本文发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6年第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