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与临床的关系

2017-07-01 16:12刘莉茹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对数乙型肝炎定量

刘莉茹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与临床的关系

刘莉茹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和临床的关系,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乙型肝炎病毒患者DNA定量进行检测,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对比不同血清学指标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的水平。结果 HBeAg、HBsAg血清学指标模式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最高,且其DNA对数的水平也较高;除HBcAb、HBsAg与HBsAb,HBeAg、HBsAg与HBcAb、HBeAg、HBsAg血清学指标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每2种血清学指标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水平与临床血清学指标模式均存在紧密关联,可以将血清学指标模式与乙型肝炎病毒DNA联合检测对早期乙型肝炎进行筛查并且指导临床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临床特征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乙型肝炎患者最初的状态,并且随着病情发展和加重,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其家庭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构成比逐年升高,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增长趋势也比较明显,已成为临床医生和研究学者普遍关注且一直认为应当加强防治措施的常见病[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学指标能够表示病毒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抗体水平,是乙型肝炎病毒增殖情况的表现[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和临床的关系,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男76例,女58例,年龄20~80岁,平均(48.7±11.4)岁,病程1~7 a,平均(3.2±0.9)a。

1.2 方法 血清学指标检测方法:对所有受试对象均常规抽取外肘静脉血,利用台式离心机对静脉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学指标模式进行检测和划分,包括HBcAb、HBeAg、HBsAg,HBcAb、HBcAg、HBsAg,HBeAg、HBs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b,HBcAb、HBeAb,HBsAb,全阴共8种情况。将上述不同血清学指标模式分别记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所用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AU-7600型)。

DNA定量检测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所有受试者血细胞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DNA进行定量检测,所用仪器为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系统(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XL/XL-MCL型),每次检测结果均以<3者记为阴性,反之则记为阳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连续测量3次,对其对数水平取平均值。

2 结果

HBeAg、HBsAg血清学指标模式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最高,且其DNA对数的水平也较高;除HBcAb、HBsAg与HBsAb,HBeAg、HBsAg与HBcAb、HBeAg、HBsAg血清学指标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每2种血清学指标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血清学指标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及其DNA对数水平比较

3 讨论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测量检测技术不断有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和报道,根据既往研究结论和经验可知,酶标记探针荧光定量PCR测量和荧光标记探针PCR测量技术已成为公认的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测量方法[4]。该方法能够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NA阳性率和DNA对数水平进行检测。当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水平低于3,则可以将其判断为乙型肝炎病毒DNA阴性,反之则可以判断乙型肝炎病毒DNA为阳性。因此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能够明确慢性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5-6]。HBsA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的构成比较高,在世界范围内其流行率大约为9.75%,当人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相关表现。此外,HBeAg阳性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体内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增殖状态均较为活跃,产生较强的传染性,且此类患者病情发展也较快,提示此类患者病毒感染情况严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影响预后成效。

综上所述,可以将血清学指标检测和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相结合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1] 杨勇,王占科,陈鑫,等.乙肝病毒DNA定量水平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10):78-81.

[2] 漆爱红.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与HBV-DNA定量检测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12,24(5):987-991.

[3] 周洪.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NA定量检测与标志物酶免检测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33-34.

[4] 高洁,楚兰,张艺凡.重症肌无力药物治疗进展[J].转化医学杂志,2016,10(1):55-58.

[5] 侯露,杨鲲鹏,葛晓晴,等.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分型、治疗现状及特异性靶向治疗的展望[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7):23-25.

[6] 何旭.分析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的经验及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7):79-80.

R 512.6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027

2016-12-11)

猜你喜欢
对数乙型肝炎定量
含有对数非线性项Kirchhoff方程多解的存在性
指数与对数
指数与对数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对数简史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