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与螺旋CT在腰椎退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17-07-01 16:13曾卫东李希波卢劲松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椎间椎间盘

曾卫东 李希波 卢劲松

(东莞市麻涌医院 放射科 广东 东莞 523134)

X线与螺旋CT在腰椎退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曾卫东 李希波 卢劲松

(东莞市麻涌医院 放射科 广东 东莞 523134)

目的 探讨X线与螺旋CT诊断腰椎退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东莞市麻涌医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选11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和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腰椎退变的准确性。结果 ① X线在诊断腰椎椎体骨质增生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螺旋CT在诊断椎间小关节退变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螺旋CT在诊断许莫氏结节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与螺旋CT在诊断腰椎退变方面各有优势,临床诊断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腰椎退变;诊断价值;X线;螺旋CT

腰椎退变是临床常见病,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以腰椎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X线诊断腰椎退变,随着CT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应用螺旋CT诊断腰椎退变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分析了X线与螺旋CT对腰椎退变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东莞市麻涌医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患者,共纳入115例,排除有腰椎外伤史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腰腿痛、腰酸、下肢麻木、双下肢无力等临床症状。男50例,女65例,年龄45~80岁,平均(63.1±5.7)岁,病程1~18 a,平均(5.7±3.5)a。

1.2 方法

1.2.1 X线检查 仪器采用GE VR高频X线机,所有患者均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部分患者摄腰椎双斜位X线片。

1.2.2 螺旋CT扫描 仪器采用德国西门子spriti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全段腰椎连续扫描再进行三维重建。扫描层厚为3~5 mm,层距为3~5 mm[2]。入选患者均进行CT扫描后进行薄层重建,以0.5 mm或1 mm为重建间隔,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传送至影像工作站后,采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影像学特征

2.1.1 X线影像学特征 X线显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增生,检出率100%,椎间隙变窄167个,椎间小关节退变230个,主要表现为关节突关节面硬化变白、关节间隙变窄、模糊、关节突肥大增生等;许莫氏结节检出1例(0.87%)。

2.1.2 螺旋CT影像学特征 CT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154个,其中,L4~5和L5~S1椎间盘突出各63个、56个,腰椎间盘膨出69个,许莫氏结节7例(6.09%),椎体骨质增生92例(80.0%),椎间小关节骨质增生变白、关节间隙狭窄205个,椎间盘真空征5个,其他偶见黄韧带增厚、侧隐窝狭窄、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神经根收及硬脊膜改变,多数腰椎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2.2 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比较 ① X线在诊断腰椎椎体骨质增生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②螺旋CT在诊断椎间小关节退变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③螺旋CT在诊断许莫氏结节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X线和螺旋CT对腰椎椎体骨质增生检出率比较[n(%)]

表2 X线和螺旋CT对椎间小关节退变的检出率比较[n(%)]

表3 X线和螺旋CT对许莫氏结节的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在影像学上,腰椎退变的主要表现有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腰椎骨质增生、椎间小关节增生肥大、椎间隙变窄等系列性病变[3]。相比于螺旋CT,X线对腰椎骨质增生的显示更加直接,因为X线具有更大检查视野,能对椎体进行直观观察[4]。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诊断腰椎体骨质增生优于CT,这说明X线在检查腰椎体骨质增生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CT检查诊断腰椎小关节退变,其具有较高的密度及空间分辨率,且横断面图像无重叠,图像更加清晰,而且扫描过程中随时调整角度,对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对腰椎小关节深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病理改变进行观察[5],同时,CT对腰椎小关节间隙宽度、椎间孔径线、椎管、侧隐窝等的观察及测量较为精确,加之其后处理软件和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病变进行更直观、清晰的反映。本研究结果显示,螺旋CT对椎间小关节退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这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对椎体许莫氏结节的检查中,螺旋CT的检出率高于X线。椎许莫结节的形成原因为椎间盘失去弹性后破裂,在长期压力状态下,脊椎裂隙不断增大,其髓核能通过上下相邻的椎体软骨版的薄弱区侵入送骨质内,被相邻骨小梁吸收,并由椎间盘组织代替而形成软骨结节,这发生在椎体内,称为许莫氏结节。由于许莫氏结节多在椎体后半部分,X线重叠过多,影像质量不高,而螺旋CT则更易发现。

通过X线判断椎间隙变窄时,可从各个方向阅片,以对各椎间隙宽度及其相邻椎间隙宽度进行比较。同时,在进行椎间盘变性的观察时,结合CT进行相邻椎体面变化进行观察是提高诊断准确度的关键。因此,CT和X线二者相结合诊断椎间盘变性更易做出准确诊断。

综上,X线与螺旋CT在诊断腰椎退变方面各有优势,临床诊断中应根据患者病情,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1] 甘璐,李沫.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8):749-753.

[2] Ailon T,Smith J S,Shaffrey C I,et al.Degenerative spine de-formity[J].Neurosurgery,2015,77(Suppl 4):S75-91.[3] Yagi M,Hosogane N,Watanabe K,et al.The paravertebral muscle and psoa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global spinal align-ment in patient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coliosis[J].Spine J,2016,16(4):451-458.

[4] 姜传杰,杨永军,谭远超,等.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5):75-78.

[5] 唐一村,林本丹,林慰光,等.X线片和CT影像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9):801-806.

R 44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050

2016-12-11)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椎间椎间盘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