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17-07-01 16:12娄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注射用活性剂肺泡

娄霞

(通许县中医院 新生儿科 河南 开封 475400)

呼吸机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娄霞

(通许县中医院 新生儿科 河南 开封 475400)

目的 探讨呼吸机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64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NCPAP呼吸机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65.63%(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治疗NRDS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呼吸机;牛肺表面活性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为临床常见新生儿危重疾病,又被称为肺透明膜病,是指新生儿出后不久即出现呼气性呻吟、青紫、呼气性三凹征、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且呈进行性[1]。NRDS主要是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受阻,导致PS缺乏引发,早产儿为该病高发群体[2]。目前,临床治疗NRDS多采用PS及机械通气治疗,二者均可取得一定疗效。本研究选取64例NRDS患儿,对比分析呼吸机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NRDS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通许县中医院收治的64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2例。观察组女21例,男11例;体质量2~3 kg,平均(2.45±0.27)kg;对照组女20例,男12例;体质量2~3 kg,平均(2.52±0.31)kg。两组性别、体质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在防止出血、抗感染、保暖等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NCPAP呼吸机支持治疗,机器参数:FL为7 L/min,FiO2为40%,PEEP为3.5 cm H2O。确保最小流量并使气流排放呈流线型。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128),气管内给药80 mg/kg。确诊后及时行气管插管,将气管内分泌物吸净后给药,于温箱内置入药液,复温13 min左右,应用2 ml注射用水予以稀释,震荡摇匀,注意勿起泡沫,注射器内抽取5 ml,与一次性5号半头皮针连接,气管导管外壁严格消毒后,于气管导管一侧将头皮针刺入,直至药液完全注入气管导管,注意用药后6 h禁止拍背、吸痰、翻身。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临床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儿科学》中NRDS疗效判定,呼吸平稳、皮肤青紫、呼气性呻吟及三凹征彻底消失,肤色红润、四肢温暖、肌张力恢复正常为显效;呼吸稍促,呼气性呻吟及三凹征明显减轻,唇周微钳、四肢温暖、肌张力略低或正常为有效;体征及症状无变化或加剧,需气管插管器械通气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65.63%(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NRDS基本特点为新生儿肺部发育不完全,PS较缺乏,进而造成进行性肺液转运障碍、肺不张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出现高通透性渗出性病变,以嗜伊红透明膜附着于肺泡壁直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为主要病理特征,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NRDS尤为重要。

注射用肺表面活性剂属于外源性PS替代疗法,可致使肺泡表面张力下降,进而防止呼气末肺泡出现萎缩,同时还可复张萎缩肺泡,从而使患儿安全度过危险期。徐嘉莉等[4]研究证实,对NRDS患儿行PS治疗,可使患儿血气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但有研究指出,单纯应用PS无法彻底改善患儿呼吸功能,需联合呼吸机治疗[5]。呼吸机治疗可使跨肺压力增加,进而增加气道直径及功能残气量,使气道阻力减小,从而保证气道处于扩张状态,致使呼吸功减小,避免PS大量灭活。本研究将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与呼吸机联合应用于NRDS治疗中,效果较显著。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来源于健康小牛肺组织,其主要成分为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可使肺泡液—气界面表面张力显著下降,肺泡回缩力减小,使肺泡维持稳定状态,使吸气阻力及吸气做功减少,从而防止肺水肿及肺不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65.63%(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对NRDS患儿行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与呼吸机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与呼吸机联合治疗NRDS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赵智,康华,雷宏涛.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6,22(8):20-22.

[2] 方慧英,周均华,王金范.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738-739.

[3] 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5.

[4] 徐嘉莉,钟晓云.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10):18-20.

[5] 陈宏琼.呼吸机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6):1027-1029.

R 722.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099

2016-11-20)

猜你喜欢
注射用活性剂肺泡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AOS-AA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在浮选法脱墨中的应用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化学降解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来源于微生物的生物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