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意义研究

2017-07-01 16:12黄传芝陈建冰薛木连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障碍康复

黄传芝 陈建冰 薛木连

(广宁县人民医院 脑科 广东 肇庆 526300)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意义研究

黄传芝 陈建冰 薛木连

(广宁县人民医院 脑科 广东 肇庆 526300)

目的 剖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于此干预组加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吞咽障碍;常规护理;临床效果

研究发现,在脑卒中并发症中吞咽功能障碍比较多见,发生率可达51%~73%,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颅内血管神经反射性出现活动性退化导致吞咽肌群不协调,继而引起功能障碍[1]。吞咽困难很容易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影响其心理状态与日常生活,延缓患者的康复。有报道指出,对存在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吞咽困难症状,便于尽快康复[2]。本研究旨在剖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均通过CT或者MRI检查确诊;经饮水试验测定存在吞咽障碍;均是第1次发病;在知情的条件下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患者;有语言交流障碍和沟通障碍患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不能配合完成整个研究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44~76岁,平均(56.27±9.25)岁;病程1.5~7个月,平均(4.25±0.82)个月。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5~73岁,平均(56.23±8.31)岁;病程1~6个月,平均(4.21±0.95)个月。两组患者病程、年龄以及男女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将此作为基础,干预组加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详细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予以精神支持。介绍疾病和治疗方法,邀请成功治疗案例分享经验。耐心解释病情和疾病转归,讲解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告知干预方式、配合要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使其可主动积极配合。创建整洁、轻松、安静以及愉快的修养环境和治疗护理氛围,帮助患者做好进食准备工作,指导其保持舒适体位。嘱咐患者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戒烟限酒。②康复训练护理干预:a.活动颈部,提高颈部肌力,施予颈部屈伸活动帮助患者咽下反应,避免误咽;b.用冰块或者指尖对口唇周围进行叩打,从外侧移动至中间,接着进行吸指训练,即要求患者把自己干净手指放在嘴里,做闭合动作和吸吮动作;c.嘱咐患者伸出舌往不同方向进行运动,告知患者抵向颊后部,接着用舌推颊,从而增强舌肌力量,如果舌不可活动,则用干净纱布将患者舌头裹住,用手指捏住,而后进行上下运动和左右运动;对咽部进行冷刺激,将冰冻后的棉棒蘸少量水,刺激咽后壁、软腭和舌根,嘱咐患者进行吞咽;施予屏气和发声训练,嘱咐患者在椅子上坐好,双手支撑椅面进行推压,屏气,固定胸廓且紧闭声门,接着松手呼气发声;指导患者深吸气、憋气以及咳出,予以咳嗽训练,构建排除气管异物防御反射。③摄食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指导其保持舒适体位。躯干30°保持仰卧位,用枕垫起偏瘫侧肩部,站在患者健侧,在这种体位下训练,便于食块运送至舌根,食物不容易从口中漏出,可减少逆流和误咽的发生;健侧卧位,将床头摇高大约30°,借助于重力作用让食物集中于健侧口腔,以减少食物于偏瘫位置的残留;头稍微前屈,躯干直立,把患侧手放在桌上,保持坐位予以训练。基于患者吞咽障碍情况,尽量选择密度均一、不容易松散、有一定黏性且经食道和咽时不会残留的食物,另外还应兼顾食物温度和色香味等。予以摄食训练时,先从少量开始试,基于患者吞咽情况适时增加。每次进食吞咽以后,反复多次进行空吞咽,确保全部食物均咽下,接着再进食,当患者吞咽以后饮用少量的水。或者在指导患者吞咽时尽量将颈部前屈,点头吞咽确保无残留。

1.3 效果判定标准 ①显效: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吞咽能力评分≥7分,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②有效: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吞咽能力评分为3~6分;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较小;③无效:通过治疗与护理,患者吞咽能力评分为1~2分,对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的影响较大,或者病情恶化[4]。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所得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尽管医学技术水平一直在升高,脑卒中治疗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且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脑卒中所伴发的各种并发症仍然会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5],容易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引发误咽或者吸入性肺炎,严重时还会引起窒息,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病死率增加。因此,对于合并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早期针对吞咽障碍给予相应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也变得非常重要,通过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尽早经口进食,确保营养供给,预防和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继而加快患者康复速度[6]。本文对干预组患者应用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有基础康复训练、摄食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等,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伴发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病情系统地予以吞咽功能训练、摄食功能训练,且予以合理的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使其更为深入地认识疾病和治疗护理方面的知识,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继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尽早康复,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和积极推广。

[1] 李俊霞,赵琼,吕华,等.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99-100.

[2] 南江波,石小娅,赵婵娟,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6,28(6):863-865,869.

[3] 段鸿侠,王辉,李一晶,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影响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22(8):77-79.

[4] 张冠楠,樊李慧,徐伟伟,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0):58-59.

[5] 郭美芹,苗芬,韩桂兰,等.冰刺激联合穴位针刺康复护理训练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3,11(29):2693-2694.

[6] 阎蕾,关风光,周宁,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29):2697-2699.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115

2016-07-21)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障碍康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跟踪导练(四)2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跨越障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