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十句箴言(下)

2017-07-01 15:52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学蔡元培锄头

魏宁

从教育学的原理看,一切电影都是教育电影。

——蔡元培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蔡元培这个名字在教育领域可谓如雷贯耳。但他同时也是中国教育技术的先驱,这恐怕就少有人知了。正是在蔡元培的主持下,中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术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得以成立,蔡元培还亲自担任了首届主席。对于教育技术的最早期形式——电影教育,蔡元培对其的推广可谓呕心沥血。他的一句“从教育学的原理看,一切电影都是教育电影”道出了教育技术的教育本质,堪称名言。

蔡元培在各种场合为振兴电影教育奔走呼号,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教育人,教育电影的本质是什么。1930年,蔡元培在金陵大学作了题为《电影与教育》的学术报告,提出了电影应用于教育的“九条建议”,明确指出“教育电影要符合教育学的原理”“从教育学的原理看,一切电影都是教育电影”。后来,蔡元培又提出了中国电影教育的“三大方针”,明确提出教育电影应该“七分教育,三分娱乐”。

回到1930年的金陵大学,蔡元培在报告的最后振臂高呼:“得电影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一声呐喊穿越时空,依然激励着今天的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继续奋力前行。

技术用于教育,要知行合一。——陶行知

陶行知,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位坚持把“知行合一”作为自己教育信念的教育家。同时,“知行合一”也是他在教育技術实践中的信条。陶行知追求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合一”、技术与教育的“合一”。他最反感理论高高在上、远离实践,抑或技术盲目应用、指挥教育。他告诫教育工作者,技术并非教学中的“神秘物”,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是一样的性质。至于技术要怎样用于教育,只要能把二者融洽地“合一”,产生最大效益,便是成功的教育技术。在这里,“需用锄头便用锄头,需用斧头便用斧头,需合用数样、数十样工具,便合用数样、数十样工具”。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技术观无疑大大超越了时代,对今天的教育技术实践依然有启示意义。

电化教育的“电”是“生动的,迅速的,迅雷不及掩耳的”。——孙明经

说起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史,无疑是从“电化教育”开始的。在我国电教事业的草创过程中,孙明经堪称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在那个年代,“电化教育”还只是“影音教育”,通过拍摄教育电影来辅助教学,但孙明经却对“电化教育”有着超越时代的理解。

孙明经说:“‘电化教育的‘电不能仅仅理解为‘电子的,应当理解为‘生动的,迅速的,迅雷不及掩耳的。”这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理解。想象“电光火石”的情景,在孙明经看来,“电”应该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呢?那一定是“生动的,迅速的,迅雷不及掩耳的”,因为“电化教育是活的教育,教材的内容要活泼,有生气;教育的方式要改变,适时机;教育的工具要用动作,不呆板;应用教育工具的方式要花样翻新,要运用灵活。今日所举的工具,不能成为明日的限制”。但与此同时,他又反复强调:“‘电化教育是偏正词,‘教育是中心词,‘电化是修饰词。”孙明经堪称第一位喊出“电化教育”姓“教”不姓“电”的教育人。

猜你喜欢
教育学蔡元培锄头
一把小锄头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绕转小舌头
蔡元培借衣服
教育学信条
蔡元培的气度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