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国制造业腾飞的路径选择

2017-07-01 12:42张利平
科技视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产业结构

张利平

【摘 要】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决定着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联动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制造服务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制造;产业结构;服务型制造;制造强国

目前,如果从工业生产和出口的总额来看,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说技术含量还是较低的,个别技术世界领先,但是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

1 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

(1)原材料成本不断的上升和客户的成本不断的下压。这是每一个制造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前几年的一些暴利行业逐步转成了维持生存的水平。

(2)人工成本在不断的上涨,人的价值观在不断的改变。在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劳动产出的价值与期望工资不符。在现代人追求多样化价值观过程中,大多数人选择尝试而不是专注眼前工作。

(3)资金供应链不断延长。制造业基本都有一个付款周期问题,客户拖欠货款成为普遍现象,使得工厂举步维艰。

(4)企业认证资质在国内基本上都是摆设(除了军品),企业每年在进行安全环境认证时,一般选择的是贿赂,轻轻松松通过考核,内部管理的形同虚设。

(5)科研设备投资不足。一套试验器材设备的价格一般在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一些老板并非不重视科研和开发,而是投资不起。设备购置以后紧接着就是科研人才的引进,而人才的挑选和薪资又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6)政府的不重视。有些当地政府打着招商引资的口号,先把企业找过来给地皮或者税收优惠,几年过后变本加厉的要回去,老板自己都没想好干什么就这么硬生生的被顶了上去,钱投了进去,回收却希望渺茫。

(7)教育保障的缺失。没有足够的专业的职业技术工人做储备,国家倾向于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

(8)企业主的个人格局。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老板都是停留在资本家的阶段,不停的压榨工人,增加自己的收入,这也是普工离职率高居高不下的原因。企业主觉得现在80、90后的价值观有问题,而年轻人又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螺丝钉一个工具。另一个格局是对转型的畏惧,传统制造业培养出来的企业主和经理人往往有着过人的坚韧力和毅力,但是缺乏的是创新能力和对待新生事物的快速适应能力。

(9)员工个人和新时代力量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之前员工的共同点都是能在一个企业工作5年8年甚至有些都10年以上,但是相对这代年轻人,为了高工资和好的平台,还没得到积累沉淀就去跳槽。

2 实现我国制造业腾飞的措施

(1)大力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数字化能够将复杂的制造业通过编程数据变成简单的步骤,从来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以及各类电子终端设备互联起来,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网络化可以统筹制造业各个阶段的资源,防止资源浪费。智能化可以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制造业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精准的分析和解决。

(2)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创新设计是指创新理念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將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经济融合在设计之中,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新产品。设计是制造业的领头环节,也决定着制造业的水平高低。大力支持企业建造设计中心,制定激励创新设计的奖励政策,促进制造业的水平稳步上升。

(3)建立健全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只是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还不够,要建立健全制造业技术整个体系,只有完整的体系,才可以环环相扣,将整个制造业流程化,工业化,成熟化。这样企业才有竞争的优势,同时要加强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使创新能力始终保持前列。

(4)强化制造业基础。打不好地基谈何建造大楼?想让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除了设计为先的环节,最重要的就是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并且实现产业化。要知道,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一些制造业的核心基础零部件以及元器件的关键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使得我国的制造业附加值低,能源消耗大,所以,实现制造业基础的产业化是非常急切的。

(5)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制造业质量全面升级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质量始终是竞争中最大的实力,没有质量打底,说其他的都是空话。我们应该加强质量监控,对企业主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白打造行业品牌甚至是民族品牌,质量是不可或缺的,一旦质量上来了,品牌的影响力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利润才会源源不断。加强重大的装备可靠性的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与装备,提高重大的装备的可靠性。

(6)推行绿色制造。制造业对能源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使得很多国家将制造业外迁以及管控。但是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如果我们建设一条绿色产业链,对能源消耗低,不污染环境,甚至可以循环利用废旧的原材料,不仅能够减少成本,还可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节能减排已经是世界的主旋律了,我们要有先见之明,响应号召,提前做好部署,才可以在制造业挤进前列。

(7)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企业群体。选择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装备、工程机械、轨道和交通装备、船舶、钢铁、石油的炼制、家用电器九大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努力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不仅能够出口产品,输出资本和技术,还可以提高国家软实力。

(8)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随着生产型的制造业趋于成熟,服务型慢慢走上了主位来施展拳脚。服务型制造对制造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等更加看重,将一步一步驱动创新制造的进步。

最后,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发挥制度的优势,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应该进一步调整市场竞争的政策、金融的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创新政策、中小企业政策、对外开放政策。

【参考文献】

[1]王红茹.中国制造如何超越美日德,中国经济周刊[J]2015-6.

[2]刘瑶,张晓磊.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模式及国际比较.基于三元边际的分析方法,数学的实践与认识[J],2015-9.

[3]柴忠东,刘厚俊.剖析美国回归制造业的新动向[J],2015-7.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