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狭窄对患者后循环脑梗死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7-07-01 23:01曾德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基底斑块动脉

曾德华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海南 海口, 572000)



椎基底动脉狭窄对患者后循环脑梗死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曾德华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海南 海口, 572000)

目的 研究和分析椎基底动脉狭窄对患者后循环脑梗死(CI)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n=36)、稳定斑块组(n=62)和不稳定斑块组(n=52)。对3组患者的后循环CI发病率、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欧洲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对随访期内CI患者的再发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患者后循环CI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无斑块组或稳定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NHISS评分显著高于无斑块组或稳定斑块组,MMSE评分、Barthel评分、ESS评分显著低于无斑块组或稳定斑块组(P<0.05)。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再次CI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或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患者的病情、CI发病率和预后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椎基底动脉狭窄; 脑梗死; 预后; 神经功能

近年来,后循环缺血发病率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由此导致的脑梗死(CI)病例也不断增加,而大约有50%的CI发病的直接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血栓形成。椎基底动脉是最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血管之一,根据国外的的相关报道[1], 在后循环血管狭窄中,发生于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病变各占约40%, 这与椎基底动脉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有关。针对椎基底动脉狭窄伴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评介对于判断动脉硬化斑块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血管造影检查是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这是一种有创性检查,难以在人群筛查和临床监测方面广泛应用。随着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无创检查新技术被引入颅脑血管检查领域,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率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 而对于椎基底动脉狭窄情况的准确评估对于预测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3]。本研究针对椎基底动脉狭窄对患者后循环CI及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经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眩晕、肢体乏力、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后循环缺血症状,其中男88例,女62例,患者年龄为48~79岁,平均为(61.8±6.7)岁。

1.2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对所有患者应用256 排螺旋CT进行CTA检查, CT扫描前于右上肢静脉输注造影剂,而后自主动脉弓向颅顶进行扫描,连续扫描2次扫描,第1次为平扫,第2次为造影剂增强扫描。根据CTA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班块性质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 ① 不稳定斑块:斑块表面粗糙或呈溃疡型,斑块的CT 值≤50 HU。② 稳定斑块:斑块表面光滑,斑块的CT 值50~119 HU或钙化斑块、斑块CT值≥120 HU。同时结合核磁共振呈像(MRI)结果对患者是否为CI进行诊断,未达到CI诊断标准者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所有患者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欧洲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进行评测和比较。对所有CI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随访方式为电话随访和登门随访相结合,对其在随访其内的CI再发率进行观察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不同动脉斑块性质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CI和TIA发生率的比较

根据CTA检查对椎基底动脉斑块的评价结果,本组150例患者被分为无斑块组(n=36)、稳定斑块组(n=62)和不稳定斑块组(n=52), 3组患者中后循环CI、TIA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无斑块组患者与稳定斑块组患者后循环CI、TIA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后循环CI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无斑块组或稳定斑块组(P<0.05), 见表1。

表1 不同动脉斑块性质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后循环CI和TIA发生率的比较[n(%)]

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 *P<0.05。

2.2 不同动脉斑块性质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 评分、ESS评分、MMSE评分的比较

3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ESS评分、MMSE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无斑块组患者与稳定斑块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NHISS评分显著高于无斑块组或稳定斑块组, MMSE评分、Barthel评分、ESS评分显著低于无斑块组或稳定斑块组(P<0.05), 见表2。

表2 不同动脉斑块性质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评分、ESS评分、MMSE评分的比较

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 *P<0.05。

2.3 不同动脉斑块性质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再次CI发生率的比较

在随访期内, 3组患者再次CI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无斑块组患者与稳定斑块组患者的再次CI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再次CI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或稳定斑块组(P<0.05), 见表3。

表3 不同动脉斑块性质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再次CI发生率的比较[n(%)]

与不稳定斑块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刘宏斌等[4-5]的研究结果显示,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患病率约为45%, 其中男性人群为53%, 女性人群为33%, 尿酸、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性别、年龄、肥胖、腰围、血糖均为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是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保护因素,男性及三高人群是社区发生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高危人群。耿全现[6]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头晕者的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史等均为老年头晕者发生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的高风险因素。

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较差,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40%~86%, 仅有不到20%的患者预后良好,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的后循环CI在发病方式、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均与前循环CI具有显著的差异[7]。根据王丹等[8]的研究结果,椎动脉颅外段狭窄、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大脑后动脉狭窄均为后循环CI的独立危险因素。刘丽等[9]的研究证实,有侧支循环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后循环CI发病率低于无侧支循环的患者,重症CI的发病率也低于无侧支循环的患者,发病后30 d临床表现的好转率较高,有侧支循环的CI患者较TIA患者的侧支代偿方式少。这些研究结果都提示了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病变血管状态与其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者针对椎基底动脉狭窄导致CI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狭窄段远端缺血及A-A栓塞是椎基底动脉狭窄导致CI主要机制,椎基底动脉狭窄主要是发生在椎动脉起始段及远端、基底动脉近端等动脉主干,在大分支处则鲜有发生,而血管狭窄部位、侧支循环状态、临床症状、并发症情况等均是影响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CI患者的转归和预后的重要因素[10]。

近年来,针对颅脑动脉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得到较大的进展。李星亮等[11]针对256排螺旋CT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三种影像学检查对椎基底动脉穿颅底段血管狭窄程度、管壁斑块性质评估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 256排螺旋CTA、MRA对椎基底动脉V4和V5段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256排螺旋CTA对椎基底动脉穿颅底段血管斑块和评估斑块性质的效能要优于DSA或MRA。王贺新等[12]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螺旋CTA能够清晰显示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及周围组织的变化情况,对椎基底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可分别达到81.6%、97%、94.2%[12]。李艳丽等[13]、赵丽等[14]的研究还分别对TCD检查在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TCD也是一种针对椎动脉狭窄的简便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可监测颅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够作为一种常规的筛查和监测手段,但在评价椎动脉狭窄程度方面的作用仍略逊于血管造影检查。谢惠等[15]针对3D-TOP-MRA无创检测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3D-TOP-MRA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特别是对于中重度狭窄的诊断效果更佳。总之,针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评价技术呈现出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新型影像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诊断的精确程度不断提高,也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病情评价、治疗指导、预后分析等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 王斌, 缪中荣. 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 8(1): 43-46.

[2] 杨松, 何文, 杜丽娟. 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影像学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11, 6(6): 499-502.

[3] 周敏, 高宝山, 邓东风. 椎基底动脉狭窄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 2011, 6(6): 766-767.

[4] 刘宏斌, 丁丽, 陈丽莉, 等. 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J]. 当代医学, 2013, 19(15): 44-45

[5] 刘宏斌, 丁丽, 陈丽莉, 等. 齐齐哈尔市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流行病学调查[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7): 1006-1007.

[6] 耿全现. 老年人头晕与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0): 4374-4376.

[7] 洪波. 关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一些问题[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0(7): 337-338, 358.

[8] 王丹, 刘伟, 胡月新, 等. 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 38(8): 893-896.

[9] 刘丽, 白雪. 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与后循环缺血相关性研究[J]. 医学综述, 2012, 18(24): 4267-4269.

[10] 涂雪松. 椎-基底动脉狭窄及其引发的缺血性卒中的治疗[J]. 包头医学, 2013, 37(2): 65-67.

[11] 李星亮, 杨笑一, 林江霞, 等. 椎-基底动脉穿颅底段血管狭窄的3种影像学检查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5): 551-555.

[12] 王贺新, 张婷婷, 王正, 等.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 23(1): 49-53.

[13] 李艳丽, 朱晓旭, 韩煦,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椎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 22(6): 38-40, 53.

[14] 赵丽, 孙玉山. 颈部血管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价值[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 24(8): 942-943.

[15] 谢惠, 覃川, 吕发金, 等. 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3D-TOP-MRA与DSA对照研究[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6, 25(2): 189-195.

Effect of vertebral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ZENG Dehu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Haikou People′s Hospital, Haikou, Hainan, 572000)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vertebral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CI) and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non plaque group (n=36), the stable plaque group (n=62) and the unstable plaque group (n=52)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CT angiography. The incidence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CI,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Barthel index score, the European versi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 (ESS) score, the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score on admiss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with CI were followed for 2 years,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follow-up period of CI patient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the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circulation CI in the unstable plaqu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 plaque group or the stable plaque group (P<0.05). The NHISS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unstable plaqu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 plaque group or the stable plaque group, while MMSE score, Barthel score, ESS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non plaque group and the stable plaque group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CI in the unstable plaqu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 plaque group or the stable plaque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vertebral basilar artery plaque is correlated with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he incidence of CI an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vertebral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cerebral infarction; prognosis; neurological function

2017-01-10

海南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省重点科技计划)课题(ZDXM20130066)

R 743

A

1672-2353(2017)11-028-03

10.7619/jcmp.201711009

猜你喜欢
基底斑块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向量方法——基底建模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