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细胞起始因子3和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7-07-01 23:01高雪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附睾卵巢癌卵巢

王 瀚, 高雪梅, 杜 娟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 妇产科, 湖北 武汉, 430022)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3和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 瀚, 高雪梅, 杜 娟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 妇产科, 湖北 武汉, 430022)

目的 探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3(elF3a)和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9例卵巢癌术后组织表标本、4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标本、4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中的elF3a、HE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elF3a、HE4蛋白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 卵巢癌中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率64.56%、39.25%, 卵巢良性肿瘤中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率22.50%、7.50%, 正常卵巢组织中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率0%、0%。3种组织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卵巢癌中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1); 卵巢癌中elF3a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 卵巢癌中HE4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显著升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3; 人附睾蛋白4; 卵巢癌

卵巢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研究[1]显示卵巢癌的发病率居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3位,且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卵巢癌容易早期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预后较差[2]。

生物学分子在影响卵巢癌细胞增殖或者分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3(elF3a)和人附睾蛋白4(HE4)等可以通过影响到卵巢生发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并促进细胞侵袭能力的增强[3-5]。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9例卵巢癌术后组织表标本中elF3a、HE4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本院病理科收集的术后卵巢癌组织标本79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40例、正常卵巢组织40例。

卵巢癌组79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9.2±8.7)岁; 病理类型: 浆液性卵巢癌61例,黏液性卵巢癌18例; 国际妇产联盟(FIGO)病理分期: Ⅰ期8例,Ⅱ期11例,Ⅲ期42例,Ⅳ期18例。良性肿瘤组40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8.7±10.2)岁; 浆液性囊腺瘤21例、黏液性囊腺瘤19例。正常卵巢组织40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50.0±10.8)岁。纳入标准: ① 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标准[6]; ② 年龄≥30岁; ③ 卵巢癌患者手术前未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 ④ 纳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① 未经病理学证实的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 ② 转移性卵巢癌患者; ③ 手术前已经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的卵巢癌患者。

1.2 免疫组化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脱蜡至水,切片厚度3 mm, 3%H2O2室温孵育5 min, 采用去离子水水冲洗3次,每次3 min, 采用浓度为10%牛奶蛋白(1 g蛋白加入100 mL纯水)封闭,室温孵育5 min, 加入elF3a、HE4抗体(鼠来源,南京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7 ℃ 孵育2 h, PBS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5 min,滴加HRP标记的二抗(兔来源,购自罗氏检测公司),37 ℃孵育 30 min,PBS 冲洗3次,每次5 min, 加入 NBT/BCIP色剂显色5 min, 复染,脱水,透明,封片,镜下观察。OLIPICS电子显微镜购自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配套试剂购自南京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判断标准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elF3a、HE4蛋白表达的阳性着色表达于细胞浆, HE4蛋白少量阳性表达于细胞核,呈黄色、棕黄色、褐色表达。① 根据着色强度: 0分为无色,1分为淡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褐色、黑色; ② 根据阳性细胞比例: 阳性细胞数目所占比例<10%为1分,阳性细胞所占比例11%~50%为2分,阳性细胞数51%~75%为3分,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75%为4分,两种积分相乘总分<3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为总分<3分,阴性表达; (+)为3~5分,弱阳性表达; (2+)为6~9分,中阳性表达; (3+)为>9分,强阳性表达。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AS 1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百分率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卵巢癌中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率64.56%、39.25%,卵巢良性肿瘤中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率22.50%、7.50%, 正常卵巢组织中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率0%、0%, 卵巢癌组织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良性肿瘤组织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见表1、2。卵巢癌中elF3a、HE4蛋白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P<0.001), 见表3。卵巢癌中elF3a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 见表4。卵巢癌中HE4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见表5。

表1 3种组织标本中elF3a蛋白表达情况

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 *P<0.05; 与卵巢良性肿瘤比较, #P<0.05。

表2 3种组织标本中HE4蛋白表达情况

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 *P<0.05; 与卵巢良性肿瘤比较, #P<0.05。

表3 卵巢癌组织标本中elF3a、HE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表4 卵巢癌组织标本中elF3a蛋白表达的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

与同一因素另一亚项比较, *P<0.05。

表5 卵巢癌组织标本中HE4蛋白表达的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

与同一因素另一亚项比较, *P<0.05。

3 讨 论

遗传易感基因、射线及化学毒物等均可以促进卵巢上皮来源恶性肿瘤的异常增殖和病变,促进卵巢癌的发生。近年来相关流行病学研究[7]表明,卵巢癌在年龄35~5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可达0.09%以上。有效的静脉化疗方案可以提高5%左右的5年生存率,并延长3~4个月的术后生存时间。但一项汇集118例卵巢癌患者的术后化疗的随访研究[8]表明, 35%的卵巢癌患者对于静脉化疗不敏感,同时化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不足55%, 停药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可接近25%, 临床预后较差。而对于卵巢癌发病过程中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可以为卵巢癌的综合性放化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并为卵巢癌的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HE4是构成卵巢癌细胞骨架成分的重要分子结构,广泛分布于恶性肿瘤的细胞质内,在卵巢癌细胞的异常扩增及增殖的过程中,通过外分泌的方式释放入血[9-10], 同时HE4作为恶性肿瘤糖蛋白超家族成员,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磷酸化的氨基酸序列,在肿瘤细胞的异常分化等病理过程中HE4的合成增多,并随着卵巢癌细胞的凋亡和细胞膜的破碎而释放入血[11-12]; elF3作为恶性肿瘤细胞周期转录调控起始因子,可以通过激活下游HIPPO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内第二信使如三磷酸腺苷二钠的激活,进而干预细胞正常的分化,促进肺癌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病情发展[13]。

本研究发现,卵巢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elF3a、HE4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elF3a、HE4可能参与到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lF3a、HE4的高表达,可以通过促进卵巢上皮细胞中癌基因的异常转录或者活化,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Zhu L等[14- 15]通过回顾性分析了70例样本量的卵巢癌免疫组化资料,发现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HE4表达强度可较对照组上升25%以上,且卵巢癌临床分期越高,HE4的表达强度也随之升高,这与本研究的结论较为相似。相关关系分析发现,elF3a、HE4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提示二者在促进卵巢癌病情的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协同作用。考虑elF3a在诱导卵巢癌p53、p16等癌基因的转录起始因子的活化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可能促进了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促进HE4的上升,并借此发挥了协同促进卵巢癌病变进展的作用。对于HE4等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发现,卵巢癌中elF3a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elF3a在影响淋巴结侵袭或者组织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提示其可以作为评估卵巢癌患者病情或者预后的重要潜在指标。本研究并未发现卵巢癌中HE4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组织分化的关系,这与Zhu L等研究者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考虑到样本量的选择偏倚、检测方法的不一致等,均可能导致了最终结论的差别。

综上所述,在卵巢癌组织中,elF3a、HE4均呈现出了明显的高表达,二者在促进卵巢癌病灶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可能发挥了一定的协同作用。但本研究对于elF3a、HE4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等远期预后指标的研究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Fujiwara H, Suzuki M, Takeshima N, et al. Evaluation of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HE4) and Risk of Ovarian Malignancy Algorithm (ROMA) as diagnostic tools of type I and type II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n Japanese women[J]. Tumor Biology, 2015, 36(2): 1045-1053.

[2] 卓果然. MSCT和MRI对浆液性卵巢囊腺癌和黏液性卵巢囊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 20(06): 7-9.

[3] 石华, 罗蔚, 李文胜, 等. 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水平检测在卵巢癌的应用价值[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 22(04): 267-270.

[4] 刘静, 曲芃芃. 人附睾分泌蛋白4、糖链多肽抗原125联合卵巢恶性肿瘤风险预测模型对上皮性卵巢癌预测和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5, 32(07): 649-652.

[5] 赵立平, 赵淑萍. eIF4A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 25(10): 730-734.

[6] 邹姝丽, 崔恒. 人附睾分泌蛋白4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22(01): 66-69.

[7] Zhuang H, Tan M, Liu J, et al.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in association with Annexin II promote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ovarian cancer cells[J]. Molecular Cancer, 2014, 13(1): 243-245.

[8] Chen Y, Chen Q, Liu Q, et al.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expression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iR-21 and served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ovarian cancer[J]. Tumor Biology, 2016, 37(6): 8359-8365.

[9] 李轲, 谢付静, 李军. 血清人附睾蛋白4联合糖类抗原125检测对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J]. 山东医药, 2016, 32(09): 79-80.

[10] 郑丽娥, 曲军英, 李桑, 等. 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 25(11): 996-999.

[11] 朱亚飞, 高国兰, 黄清水, 等. 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对人卵巢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1, 22(24): 1559-1564.

[12] 刘玉嵚, 李永川, 邢玥, 等.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分泌蛋白4、糖类抗原125和B7同源体4表达及意义[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2(17): 4242-4244.

[13] 章采奕, 张淑芬, 刘英姿, 等. eIF3a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铂类药物治疗敏感性的关系[J]. 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5, 32(06): 617-622.

[14] 马宏龙, 马成斌, 谢晖亮, 等. 恶性肿瘤风险指数结合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5(02): 271-273.

[15] Zhu L, Guo Q, Jin S, et al. Analysis of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in response to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cells[J]. Oncology Reports, 2016, 22(05): 90-92.

Express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3 and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in ovarian cancer tissues

WANG Han, GAO Xuemei, DU Ju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Wuhan First Hospital, Wuhan, Hubei, 43002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3 (elF3a) and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HE4) in ovarian cancer tissu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varian cancer.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elF3a, HE4 in 79 cases of ovarian cancer tissue specimens, 40 postoperative cases of ovarian benign tumor tissues and 40 cases of normal ovarian tissu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HE4 and elF3a protein and clinical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ovarian cancer,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elF3a, HE4 protein were 64.56%, 39.25%. In benign ovarian tumors,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elF3a, HE4 protein were 22.50% and 7.50%. In normal ovarian tissues,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elF3a, HE4 protein were 0%, 0%.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lF3a and HE4 among ovarian cancer tissues, benign ovarian tumor and normal ovarian tissue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varian carcinoma elF3a and HE4 protein positive expression (P<0.001).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elF3a protein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was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P<0.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HE4 protein was correlated with incid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HE4 and elF3a protein in ovarian cancer tissue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wo indexes.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3;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ovarian cancer

2016-11-19

湖北省卫生厅立项课题(2013299)

R 737.31

A

1672-2353(2017)11-097-04

10.7619/jcmp.201711029

猜你喜欢
附睾卵巢癌卵巢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保养卵巢吃这些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人附睾蛋白4(HE4)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高频超声对附睾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