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14例

2017-07-01 23:01赵艳荣赵淑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肺泡早产儿

赵艳荣, 赵淑青, 闵 敏

(北京怀柔医院 儿科, 北京, 10140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14例

赵艳荣, 赵淑青, 闵 敏

(北京怀柔医院 儿科, 北京, 101400)

目的 研究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方法 选取本科室诊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2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MV组14例,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疗法并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NCPAP组14例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并辅助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析相关疗法对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儿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与治疗前指标对比,治疗后6、12、24 h的pH值、p(O2)及p(O2)/FiO2水平上升,p(CO2)水平下降,患儿病情显著改善 (P<0.05); 治疗后, 2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氧合指数等体征有明显改善,病情几乎恢复到正常, 2组以上指标差异显著(P<0.05); NCPAP的有效率为85.71%, 远高于MV的64.29%, 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CPAP患儿不良反应病发率为14.28%, 而MV患儿不良反应病发率为35.71%, 2组不良反应病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病情,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且疗效突出,并发症较少。

呼吸窘迫综合征; NCPAP;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PB)归因于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PS)分泌不足而导致的常见危急病[1]。在临床上,早产儿出生后还会表现出呼吸窘迫并伴有其他综合征,成为早产儿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针对此症,常规疗法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法、常规的机械通气(MV)法,同时联合辅助PS疗法[2-3], 但每种疗法的疗效对比报道较少。本院选择本科室诊治的RDSPB患儿2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疗法对患儿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本科室诊治RDSPB患儿2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疗法对患儿的临床疗效。RDSPB患儿通过伦理委员和家属知情的情况下,分为MV组14例,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疗法并辅助PS治疗; NCPAP组14例,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并辅助PS治疗。其中,MV组男4例,女5例; Apgar评分≥8分有2例, 4~6分有4例, <3分有3例; 病发时间:出生8 h内; 胎龄14~37周,平均胎龄(32.4±2.5)周; 平均体质量(1.65±0.5) kg; 6例剖宫产, 3例阴道分娩。NCPAP组男3例,女6例; Apgar评分≥8分有3例, 4~6分有3例, <3分有3例; 病发时间为出生8 h内; 胎龄26~36周,平均胎龄(31.7±2.4)周; 平均体质量(1.71±0.4) kg; 5例剖宫产, 4例阴道分娩。2组RDSPB患儿在性别、发病时间、病情、孕周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在实施基本保暖、乐卡供应及抗生素、多巴胺等预防性指导治疗外, MV组患儿给予PS(生产厂家: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 120 mg/1.5 mL), 采用前吸净气道分泌物后预热至体温,取患儿仰卧位,然后应用气管插管与患儿胃管接通在6 s左右完成给药120 mg/kg, 此外, 6 h内进行吸痰操作。给药完成后为使药物吸收较好进行加压给氧2 min。另外,根据患儿病情改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给药PS及机械通气。而NCPAP组患儿使用KD-300CPAP吸氧仪器(生产厂家:北京康都医疗器械公司),初始参数NCPAP为4 cmH2O, FiO2为0.35~0.55, FIOW为4 L/min, PS给药1 h后,可适当根据患儿病情微调参数,同时维持p(O2) 75 mmHg左右,p(CO2) 45 mmHg左右。另外,实时监测患儿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待患儿病情缓解CPAP降为 2 cmH2O时,p(O2)指标稳定60~75 mmHg, 可以改用头罩吸氧。

1.3 疗效分析

对比2组患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pH值、心率、通气时间、呼吸频率、p(O2)、p(CO2)及p(O2)/FiO2等动脉血气的变化指标水平,同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另外,对比住院时间及费用。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病情改善,p(O2)增加、p(CO2)降低,胸部X线基本恢复正常,不需要机械通气,改用头罩吸氧; 无效:以上指标改善不显著或有恶化趋势,继续依靠机械通气或NCPAP。

2 结 果

2.1 2组患儿治治疗前后动脉血血气指标对比

2组患儿治治疗前pH值、p(O2)、p(CO2)及p(O2)/FiO2等动脉血气的变化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与治疗前指标对比,在治疗后6、12、24 h的pH值、p(O2)及p(O2)/FiO2水平上升,p(CO2)水平下降,患儿病情显著改善 (P<0.05); 另外,2组患儿在同一时间点对比差异显著(P<0.01), 这说明通过NCPAP疗法较常规机械通气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病情,也显示其疗效突出。见表1。

表1 2组患儿治治疗前后动脉血血气指标对比

与治疗前对比, *P<0.05; 与MV组对比, ##P<0.01。

2.2 2组患儿治疗后相关情况变化分析

治疗后, 2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氧合指数等体征有明显改善,病情几乎恢复到正常。与采用MV疗法患儿对比, 2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另外, NCPAP患儿通气时间显著减少,患儿病痛显著减轻,住院时间也相应缩短,也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同时, NCPAP组的有效率为85.71%, 显著高于MV组的64.29%(P=0.0180)。见表2。

表2 2组患儿治疗后相关情况变化分析

与MV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后, NCPAP患儿仅出现1例肾功能衰竭、1例肺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 肺炎患儿经抗感染治疗控制后好转; 而MV患儿的对应的病发例数都较多,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291)。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n(%)]

与MV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新生儿RDS在早产儿临床症状中普遍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主要由于患儿缺乏PS而容易形成进行性肺泡萎缩,可见肺泡壁有透明膜,主要症状为出生后较短时间便出现呼吸困难,甚至衰竭,胎龄越小,病发率越高,成为早产儿主要的死亡病因[4-5]。目前,各大医疗研究机构进行多项随机临床分析显示,对于早产儿或出现此症患儿,早期给予一定的外源性PS实施预防及治疗,可使明显降低RDSPB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美国FDA已经批准PS成为RDS患儿的常规疗法之一[6-7]。

近年来有研究[8]显示,早期辅助PS能够明显修复早产儿肺功能,提高RDSPB患儿的治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儿与治疗前比较发现, pH值、p(O2)、p(CO2)及p(O2)/FiO2等动脉血气的变化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与治疗前指标对比,在治疗后6、12、24 h的pH值、p(O2)及p(O2)/FiO2水平上升,p(CO2)水平下降,患儿病情显著改善,表明PS可以改善患儿病情,主要归结于PS能够提前增加肺潮气量,改善肺功能残气量与肺顺应性,直接把氧血症和酸中毒等诱因从源头消灭,有效预防其发生[9]。另外, PS中卵磷脂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性等作用,此外, PS中蛋白质具有抗氧化、还具有抗感染、免疫调节作用,也对肺内滞留异物颗粒可以及时排除,有效减缓弹性蛋白酶给肺组织带来进一步损伤[10-11]。另外,结果也显示采用NCPAP疗法患儿在治疗后6 h、12 h、24 h的同一时间点对比明显由于常规MV疗法的效果,这说明通过NCPAP疗法较常规机械通气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病情,也显示其疗效突出。这也是由于NCPAP疗法是通过在治疗的整个呼吸过程中可给予维持肺泡保持扩张状态的一定压力,有效避免肺泡造成塌陷,进一步提高肺功能残气量,扩张肺泡面积,来修复肺顺应性,直接在源头上使肺内分流减少,最终改善患儿的费氧合指数。这与常规机械通气对比,NCPAP不仅对患儿无创性,也可以保证气道畅通性,同时减少呼吸机带来的相关系列的肺损伤病症等优点[12-13]。另外,借助Hering-Breuer反射并作用肺牵张感受器产生刺激,形成胸廓支架的稳定体系,阻止胸廓塌陷,加强患儿膈肌的呼吸强度,提高其呼吸功效,使患儿可以自主呼吸,且趋于正常化。

PS主要成分是磷脂与特异性蛋白质,分布于肺泡表面能够减缓肺泡张力,由肺泡Ⅱ型细胞在胎龄22~24周时生成,到34周后PS量才显著增加,如提前分娩会导致PS缺乏。采用外源性PS治疗RDSPB有特效作用,并已经被证实。PS联合NCPAP可以相互辅助维持肺泡生理功能,而NCPAP能减缓肺泡处毛细血管膜损伤,防止血浆蛋白进入肺泡腔,直接阻碍其对PS抑制[14-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所有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氧合指数等体征有明显改善,这显示了PS的功效。同时与采用MV疗法患儿对比差异显著, NCPAP患儿治疗后体征指标几乎恢复到正常。另外, NCPAP患儿通气时间显著减少,减轻患儿病痛,住院时间也相应缩短,也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同时, NCPAP的有效率为85.71%, 远高于MV的64.29%。这也是显示NCPAP与PS相互协同的作用,修复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

研究[17-19]显示,单一应用PS有时难以把RDS完全治愈,通过辅助MV疗法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但是MV治疗后给患儿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如肾功能衰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出血等。随着对此症的研究,一些临床分析显示,在给予患儿PS后辅助NCPAP也可以对NRD患儿有较大疗效。NCPAP为气管插管联合PS拔管后进行CPA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常规MV疗法产生的呼吸机引发的肺损伤及相关性肺炎的并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 NCPAP患儿仅出现1例肾功能衰竭, 1例肺炎,总发生率为14.28%, 肺炎患儿经抗感染治疗控制后好转; 而MV疗法患儿的对应的病发例数都较多,且总病发率为35.71%。这进一步说明NCPAP可以显著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综上所述,采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病情,疗效突出,并发症较少,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1] 赵小朋, 宋燕燕, 张炼, 等. 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1(6): 1270-1274.

[2] Dani C, Ravasio R, Fioravanti L, et al. Analysis of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surfactant treatment (Curosurf) i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rapy in preterm infants: early treatment compared to late treatment[J]. 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4, 40(1): 1-7.

[3] 柯华, 李占魁, 于西萍, 等. 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比较[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5): 400-404.

[4] 常明, 卢红艳, 相虹, 等.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11): 10614-1074.

[5] 刘春丽, 梅花, 刘春枝, 等. 蒙古族与汉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基因外显子7突变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6, 31(10): 774-777.

[6] 彭通. 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保护性通气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14(4): 632-635.

[7] 李欣颖.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及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20): 27143-27145.

[8] 汪丽, 赵锦宁, 胡章雪, 等.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114): 2034-2036.

[9] Garib M, Salama N, Deraz S. Early versus late extubation after surfactant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Egyptian Pediatric Association Gazette, 2015, 63(1): 1-5.

[10] 廖艳芳. 护理干预在行无创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6): 778-780.

[11] 严慧芳, 殷站茹, 杜晓宁, 等. 保护性机械通气在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6, 13(3): 414-51.

[12] 张朝贵, 张春林, 曹良海. 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细胞因子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14(114): 14-12.

[13] 宋冬梅, 温秋玉, 李士杰, 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盐酸氨溴索综合治疗对其血气指标及氧疗时间影响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5(4): 110-112.

[14] 谭蓉. 家庭干预在新生儿窒息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复苏后的应用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14(12): 104-106.

[15] 廖翎帆, 龚华, 易明, 等. 不同起始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疗效比较[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 38(4): 411-415.

[16] 汪丽, 赵锦宁, 胡章雪, 等.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19): 2034-2036.

[17] 马娟, 王晓蕾, 李征瀛, 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沐舒坦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20): 2486-2489.

[18] 李辉, 王英, 经廷森, 等.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3): 84-85.

[19] 金晓倩, 程晓妹, 林苗, 等. 乌司他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实效性探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10): 1780-1782.

Effect of nasal continuon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on treating 14 premature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ZHAO Yanrong, ZHAO Shuqing, MIN M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Beijing Huairou Hospital, Beijing, 1014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asal continuon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for premature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28 premature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ere divided into MV group with 14 patients give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rapy and conventional assisted pulmonary surfactant therapy, and NCPAP group with 14 patients given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erapy and pulmonary surface active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y were analyzed. Results With the treatment time prolonging,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indices before, pH valuep(O2) andp(O2)/FiO2levels after treatment increased at 6, 12, 24 h, andp(CO2) decreased,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0.05); After treatment, heart rate, respiratory frequency, average oxygen index and other sign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disease almost returned to normal.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bove indicators in two groups(P<0.05); The NCPAP rate was 85.71%, which was higher than 64.29% of MV group (P<0.05);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14.28% in NCPAP group, and 35.71% in MV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NCPAP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life quality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remature children, improve efficacy,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asal continuon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pulmonary surfactant; premature infant

2016-12-20

北京市怀柔区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2015-8)

R 441.8

A

1672-2353(2017)11-111-04

10.7619/jcmp.201711033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肺泡早产儿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新型金刚烷基杂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新型双苯基型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