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信息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2017-07-01 15:54朱正伟焦竹青储开斌徐守坤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验教学人才

朱正伟, 焦竹青, 储开斌, 徐守坤

(常州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OBE理念下信息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朱正伟, 焦竹青, 储开斌, 徐守坤

(常州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常州 213164)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培养信息类人才存在的问题,以培养信息类创新人才为目标驱动、以OBE理念为指导进行系统设计,精准实施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并持续改进设计和实施路径,形成了“信息类人才”为主体,“实验教学”、“创新竞赛”、“项目训练”和“企业实践”四翼协同的信息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OBE理念;信息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

0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以“要素驱动”以及“投资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迫切需要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在这一发展模式转型的过渡阶段,一方面,产业空间成倍拓展,需要大批能够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应用型人才[1];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中国制造2025”以及促进“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形成,对我国高校培养出大量创新型信息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使命及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信息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与其他行业人才相比,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鲜明的特征:①要求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及新动向,突出强调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能够服务当地经济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创新型信息技术人才;②要求紧密结合新时代下学生的兴趣、价值观等内在需求及特征,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全面、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思维突出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必须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培养人才的各种教学要素、教学程序等做出整体设计,基此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2]。

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领域。在OBE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学生产出而非教科书或教师经验成为驱动教育系统运作的动力,这显然同传统上内容驱动和重视投入的教育理念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这个意义上说,OBE教育模式可被认为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

作为一种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和凝练出来的原创性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OBE强调人才培养在宏观层面上要跟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微观层面上跟进学生的思想、兴趣等内在需求,将“与时俱进”、“与人为本”视为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指导思想。OBE的本质内涵是用创新的思维及方式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3]。因此,将OBE理念应用于高校信息类人才培养,有利于契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也有助于迎合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特点,这不失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和借鉴路径。

1 地方高校信息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众多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把增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其办学根本和特色。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办学条件的影响,当前我国地方高校信息类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一个“信息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却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信息类专业人才”的悖论[4]。导致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在培养信息类专业人才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

1.1 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地方高校传统的“专业对口”人才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毕业后能立即成为某一专门技术岗位的专业人员,使得在教学计划上,形成了以某一狭窄专业的专业课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窄、综合能力差、就业和工作范围比较局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更缺乏创新和开拓精神。因此,如何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适时改革当前不太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地方高校培养电子信息类人才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缺乏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该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更新慢,没有适时反映最新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成果,导致学生专业面不够广,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另外,缺乏结合工程运用的多学科知识的教育[5],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一方面,目前我国地方高校信息类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另一方面,目前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学手段落后,启发效果欠佳,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厌学等问题;如何利用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开展项目化教学,建立分层次、分阶段的“立体化、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开展强化实践、校企结合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研究,实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当前我国地方高校信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3 尚未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就工程化教育而言,地方高校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和产业界互相依存、互惠互利、协调发展的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的有效机制,与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6]。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尤其紧密的信息类专业人才,如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机构,建立协同培养人才机制也成为我国地方高校信息类人才培养过程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难题。

2 信息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当前,就如何有效开展信息类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培养应用型信息类专业人才,国内有些学者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部分高校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但是这些探索多体现在对传统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注重通过实验教学或竞赛活动等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我们认为,就地方高校而言,要改革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以下机制的改革入手:①树立明确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对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②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地方高校大多数该类专业开设的相关课程只是作为该类专业的一般培养目标的课程,在该类专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还未形成较完善的课程体系;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尽管地方高校信息类专业目前开设的相关课程看起来能紧跟当前技术潮流,但实际上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综合培养,其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就业后,学生的专业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达不到实际应用效果,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要求。

3 “一体四翼”培养体系

近年来,我校信息类专业在OBE理念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持续改进”的思路,积极探索符合社会需求的信息类人才的科学培养方法。通过长期探索与实践,研究构建并实践了以“信息类创新人才”为主体,以“实验教学”、“创新竞赛”、“项目训练”和“企业实践”为四翼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体四翼”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为形成科学化的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基础。

图1 “一体四翼”培养体系示意图

4 “一体四翼”培养模式构建及实施

4.1 “一体四翼”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我校近年来开展的“一体四翼”信息类人才培养实践,从“目标驱动”、“系统设计”、“精准实施”、“持续改进”四个方面来构建“一体四翼”培养模式,通过搭建多形式的实验教学框架,确立多种类的创新竞赛机制,设置多层次的项目训练平台以及推行多角色的企业实践模式,解决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促进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4.2 “一体四翼”培养模式的实施

1)目标驱动

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信息类创新人才。

2)系统设计

(1)在软件类实验教学中借鉴先进的软件设计方法,在硬件类实验教学中寻找丰富的器件应用资源,创建具有良好互动性的开放式课内实验教学体系。

(2)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掌握信息行业的新技术、新器件和新方法,需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各项竞赛环境中,去体验独立分析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乐趣。

(3)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战的形式训练其对信息类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为了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打破校园与企业之间的藩篱,按照信息类企业用人标准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缩小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实现校企之间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

3)精准实施

(1) 搭建了多形式的实验教学框架。积极开展电工电子类和程序设计类在线实验课程建设,编写了《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等反映信息前沿技术、新器件和先进方法的理论与实验教材,通过课前学习、师生互动、小组协作等方式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与东软、国光等企业合作开发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平台学生可学习Python等最新软件设计和高速放大器、FPGA等新型器件应用,掌握区域链和大数据应用、展示高速电路设计、软件无线电等实验技能。

(2)确立多种类的创新竞赛机制。针对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ACM等不同种类的学科竞赛,开展综合性实训和专题性集训。通过全员参与的学校电子信息技能大赛的一系列比赛项目吸引、选拔和锻炼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的学生,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为更高级别的比赛输送人才。设置的不同竞赛组别覆盖了所有年级,低年级学生通过校内竞赛夯实了知识基础,高年级学生通过省、国家级竞赛提高了实践能力。

(3) 设置多层次的项目训练平台。教师可以从自身科研工作中提出适合学生的项目或在研课题的子项目,挑选对项目有兴趣和有完成能力的学生为组长,以点带面组队共同完成。学生还可以自行提出研究构想,寻找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团队,按照“创意-设计-实施”的原则,利用开源硬件和开源代码自主完成项目研究,实现产品自设计、自制造。从命题训练、师生协作、自由探索等多个层次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品质。

(4) 推行多角色的企业实践模式。我校信息类多个专业与中软、杰普等企业合作开展嵌入式技术培养,与同惠电子等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在企业中充当系统架构师、硬件工程师、程序员、测试工程师、质检员等不同角色,通过岗位交流实现系统集成、模块开发、质量控制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促进了学生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4)持续改进

通过社会问卷、企业走访、在校生座谈、毕业生反馈等途径,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及时分析总结,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方案、实验方案、教材、竞赛等处着手,持续改进系统设计和精准实施路径,创新竞赛参与面由不到30%提高到近100%。在培养方案中增加法律、人文、心理和安全等素质相关内容,通过培养方法的科学化、工程化、社会化实现信息类创新人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目标达成。

5 结语

基于我校近年来开展的“一体四翼”信息类人才培养实践,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四翼协同,提高信息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与社会接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通道,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较好地解决了我校为长三角信息行业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骨干人才的问题。

然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涉及办学规模、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的综合性课题,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功能,就必须建立和坚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机制。随着学校教学综合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本课题将进一步研究电子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1] 于杰.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训兴趣[J].北京:职业,2015,(5):116-117.

[2] 李文军, 李东升,郑永军等.校企联合培养工科学生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3): 62-65.

[3] 杨俊东,蔡光卉,罗亚军,等.低年级学生的生产参观实习教学的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37(1):46-48.

[4] 李琰, 吴建强, 齐凤艳. 开放与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实验教学体系[J].上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31(1): 134-137.

[5] 姚嘉凌,闵永军.高校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07. (3):81-82.

[6] 张琳,彭剑,刘麟等.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管理与运行机制对比研究. 常州: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5(3): 108-111.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for Information Talents under OBE Concept

ZHU Zheng-wei, JIAO Zhu-qing, CHU Kai-bin, XU Shou-kun

(School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ChangzhouUniversity,Changzhou213164,China)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take cultivating innovative information talents as the goal-driven, and take OBE concept as the guidance for system design, to accurately implement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abili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social adaptabilit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These have formed a cultivating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for information talents with the information talents as the main body,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novation competition, project training and business practices as four collaborative wings.

OBE concept; information talents; four collaborative wing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2016-11-28;

2017-03- 10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5JSJG111),常州大学重点课题(GJYJ2015005),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GJY12020016),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5XSJY09),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课题(CDGZ2015002)。

朱正伟(1963-),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仪器仪表专业教学和科研,E-mail:zhuzw@cczu.edu.cn

G642.3

A

1008-0686(2017)02-0030-04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验教学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