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教学中的虚拟情境创设

2017-07-01 03:25韩盼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法创设

韩盼

摘 要:新课改以来,一线历史教师都在摸索适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教学手段,而虚拟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饱受争议。

关键词:虚拟情境;教学法;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24

虚拟情境创设就是通过复现、模拟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跨越时空,让师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其他的情境创设不同在于,这些都是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以史实为依据,虚构出来的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可能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及情节)。历史上没有其人或其事,但是叙事中涉及的事情在历史上有可能发生,或者虚拟人物生活的历史环境在历史上是真实的。目前,历史教学界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创设虚拟情境只是一种吸引眼球的形式,采用虚拟情境教学法的课堂设计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以一节课堂节选《太平天国运动》为例,进行具体解说。

目标:理解“新型社会的蓝图”——《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喜旺,金田村人,他随着太平军的队伍四处征战,最后一起来到了天京。不久,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一家人非常高兴,觉得好日子来了!

一、

一天,村里的卒长来了,要把喜旺家里唯一的一只羊牵走。他不愿意,没有了羊,他们就没有收入了。可是卒长说,把财产都交给天国,到时候你需要什么,天国会发给你的。最后还承诺负责喜旺的老母亲的吃饭问题,让他放心去打仗。

二、

喜旺跟随大帅出去打仗,8年后回到了天京。到家后,发现母亲早就饿死了。他去找卒长评理,结果被告知,他们家的土地比不上别人的土地收成好,只能靠天国过日子,但是天国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养活他们。后来天国发布诏令“照旧交粮纳税”。喜旺想:不是说“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吗?他怎么觉得又回到过去的日子了?

三、

不久,天国为了扭转败局,颁布了《资政新篇》,喜旺又看到了一线希望,结果政策中根本就没提他们农民的事,提的内容他都不懂。方案刚一出台,天京的防御战又打响了,这个方案就不了了之了。绝望的喜旺也接到了出征的命令,只能又一次离开了家乡。

实践:结合《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喜旺为什么高兴呢?

卒长说的是什么制度呢?

为什么喜旺家日子还是很穷?

喜旺为什么看不懂《资政新篇》?为什么最后会不了了之呢?

这里创设的虚拟情境极其灵活多样,深刻体现了学科人文性,它考查的不再是机械地记忆,它考查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考查。在本节课里,通过对喜旺这个虚拟人物的分析,把一个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简化剖析,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解决问题,轻松掌握知识点,真正做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享受虚拟情境教学的丰硕成果的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虚拟教学存在很多待商榷之处。

首先,要確定创设虚拟情境是否得当。情境的趣味性暂且不谈,单看创设虚拟情境的目的是否明确,尤其是要注意这种创设是否有史实作为依据。虚拟的创设要格外注重内容的合理性,不能犯“主题先行”的错误,为达到教学目的,忽视历史史实,更有甚者有悖于客观存在的历史背景等。

夏辉辉是虚拟情境教学的最早一批“实干家”之一。为了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他设计了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雅典农民帕帕迪(《雅典公民帕帕迪的政治生活》),将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的众多特点集于帕帕迪一身,使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充分了解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特点。随后全国争相效仿,陆续出现了“二毛”“阿牛”等虚拟人物。 有人斥责这种现象,说这是在“人造史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保证虚拟情境建立在历史真实基础之上,是对历史真实的再造和加工,是为教学而服务的。

其次,虚拟情境在创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启发性的作用,问题的设置不能华而不实。在进行虚拟情境的创设时,要充分考虑到两点,要以能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历史事实和应用历史事实的能力的获得最终的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来创设情境。力争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想象、分析、归纳、 综合、讨论等活动。创设情境中设计的有质量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学得知识,还能使其潜移默化地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训练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虚拟情境教学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想象、模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他们在提高学习历史兴趣的同时,将潜力转化为创造力。通过运用恰如其分的虚拟情境,将刻板的文字转化为充满趣味的场景,让学生“深入历史”,让学生喜欢历史,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1] 郭秀平.历史教学能用“人造史料”吗?[J].历史教学,2009(1).

[2] 夏辉辉.历史教学中的想象与虚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6).

[ 责任编辑 林娜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法创设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注环境创设 感悟数学魅力
创设未来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