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漆立体创作中的应用

2017-07-03 14:48何锦章
上海工艺美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漆艺立体成型

何锦章

3D打印技术在漆立体创作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Paint Three-dimension Creation

何锦章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它也推动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作为传统手工艺的漆立体艺术若借助3D打印技术取长补短,将极大地改善漆立体造型成型工艺慢、造型样式单一的缺点,打破传统漆立体造型的成型方式,解决各种因造型复杂而无法制作出理想成品的难题。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漆立体创作,将推动漆立体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As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f three-dimension art takes advantage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to absorb strong points from each other, this will greatly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paint three-dimension art (slow modeling process and single style), innovate modeling approach of tradition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solve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complex modeling and failure to roll out satisfying finished products. Flexible use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 in paint three-dimension creation will boost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paint three-dimension art.

3D打印漆立体(西村拓纪)

一、3D打印技术

3D(Three Dimensions)打印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大概的雏形,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1],通过计算机设计出三维模型,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一些特殊材料(蜡、金属粉末、陶瓷粉末、塑料粉等)经过分层逐层黏合、叠加成型,制造出产品的实体。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熔融沉积成型、激光近净形成型、热熔胶粘接薄材、光固化成型、粉末激光烧结成型和喷涂粘接成型 [2]。3D打印无需机械模具,材料选择空间大、利用率高,可将设计模型快速转化为实体,节省时间和成本,在个性化创作和生产中体现出极大的优势,受到各行业的追捧和青睐。在艺术设计领域,3D打印技术也掀起一股风潮,运用该技术创作的各种陶瓷、漆艺作品层出不穷,成为了造型构造复杂、材质多样的载体,体现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漆艺的造型设计,为艺术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提供更多支持,既保留艺术创作的人文情怀,又保证产品的美学和质感,符合艺术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漆立体艺术

中国漆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脱胎漆器更是中国工艺美术三宝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通常将以天然漆、腰果漆等漆材作为创作媒介进行的艺术创作统称为“漆艺”。根据作品的形态不同,漆艺又分为漆画、漆器、漆塑三种主要门类。而漆立体,是现代学科教学中出现的概念[3],是漆器与漆塑的统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多元文化的驱使下,现代人对漆艺的审美也有着新的看法和追求,传统的漆器和装饰已经无法满足大众市场的认可,而漆立体艺术作为当代文化艺术思想发展的产物,在新材料和新技术方面不断创新提高,更符合当代漆艺术的表现形式。

夹纻胎 何锦章

鱼之乐 系列 何锦章

三、3D打印技术对漆立体创作的促进作用

(一)材料方面

漆艺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原材料是不可替代的。天然漆又称大漆、土漆、国漆、生漆,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汁液,经过滤、提炼制成茶色的透明漆,进而与色粉调和研制成黑漆和各种色漆。天然漆耐用、抗腐蚀,防酸,无环境污染,一直被视为漆艺的首选材料,上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大漆存在品种单一、生产率低、成本高等局限,并且几乎所有从事漆艺工作的人接触未干的大漆都会过敏,严重者甚至闻到味道也能引起皮肤瘙痒难耐,非常不利于漆艺的创作与发展。3D打印技术所用的材料多样,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其中,塑料材料因其强度高、耐热而被广泛应用,例如本人3D打印漆立体作品采用的生物塑料聚丙交酯(PLA),热稳定性好,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挤压、纺丝、拉伸、吹塑,造型上丝毫不亚于传统手工翻制的器形,且制成的产品可生物降解,环保性好,同时整个成型过程效率高,大大减少了创作者与大漆接触的机会,相比于传统手工艺制作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成型工艺

荷相 何锦章

家园 何锦章

漆立体的成型工艺有很多种,主要有胎骨,或称胚胎、胚地,如藤胎、铜胎、锡胎、窑胎、纸胎、皮胎、竹胎、金胎等。最常用的是夹纻胎,也称重布胎,具有体轻、光洁美观等优点,不易变形和开裂,可以做出相对复杂优美的造型,可以说是现代雕塑的雏形。关于夹纻像的制作技法,《刘正奉塑记》中概括了其过程:“漫帛土偶而髹之,已而支其土,髹帛俨然成像矣”。即以泥塑成的形作为内范,用生漆灰表布,干固后,然后去掉里面的泥,即成器形。令人扼腕的是夹纻像由于体质轻,比石刻更易移动散失,且制作周期长、过程复杂。制作过程均是先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作为粘剂,然后用夏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等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重复数十道工艺,最后施以各种装饰机理效果,历时几个月才制作出成品,整个创作周期长,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3D打印技术的魅力在于它不需要生产模具与反复加工,而是通过电脑三维软件进行建模,直接构建出复杂、生动、流畅的理想造型,并通过3D打印设备1:1输出,整个打印过程只需要几个小时,极大地简化了传统创作的几十道工序,还可以有效避免手工制作中一些偶然因素所导致的遗憾,提高造型精确度。例如本人的漆立体作品《鱼之乐系列二》先用3Dmax设计出比较理想的虚拟模型,再通过熔融沉积成型打印机逐层打印出基础模型,后期通过髹漆工艺、犀皮、贴箔、打磨抛光等技法完成全部创作。与之前的手工造模创作相比,省时省力,而又不失大漆的质感和造型的美感,创作过程依然保留了现代艺术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又如3D打印漆立体作品《鸟》,既具整体的流畅感又保留了3D打印的细节与纹理。将3D打印技术运用于漆艺创作,在工艺、材料、样式等方面进行新尝试和探索无疑是可行的。

(三)视觉艺术层面

漆立体存在于三维空间视觉中,要接受绕观视觉审美的检验。在现代漆立体造型设计造型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形态元素进行装饰来打破物体的静止、单调,此外,还要追求平衡和稳定的比例效果,以避免作品呆板乏味。漆立体造型设计要把立体造型的色、形、肌理、装饰、造型等因素统一在相同风格之中,正确运用形的对比、线条的对比、面积的对比等因素来强化立体空间的视觉层次,以产生某种特定的造型风格,继而产生具有旋律美感的形式,形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和谐造型。

传统的手工创作需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再翻制阴模,在面对复杂、生动、细腻的造型时,难免遇到挑战和失败,十分不利于创作。而通过三维建模参数化设计,则可以保证设计师完全不受限制,自由创作,无论是精准模仿自然物体原生态之美,还是在自然形态上进行艺术的加工与提炼,或是创新性的几何构造,构建规律或者多变的视觉美感,3D打印技术都可以实现,充分展示出设计与表达空间,有助于设计师创作出更多个性、细腻、生动的作品,实现当代与传统、理性与艺术相互融合,视觉冲击和意义表达的统一。

总的来说,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漆立体艺术创作中,可以突破传统漆立体创作成型工艺慢、造型样式单一的局限,打破传统设计中的各种约束,极大地缩短创作周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1)提高创作效率:通过3D打印技术可实现设计流程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缩短制作时间,且该技术成型快,在成胎时弥补传统制胎工艺的缺限,将手稿直接放大,辅以漆艺髹饰工艺,成为一类漆立体作品。(2)降低产品设计成本:3D打印技术基于叠加式制造技术,可实现个性化作品的随时、随地、按不同需要进行制作,大幅度降低设计过程成本。具体表现在:造型设计阶段:在早期设计过程中,采用三维打印技术构建模型,可以随时对设计对象进行结构、形状的检查和修改,及时纠正不理想形态,反复构造和优化改进设计出最理想的造型,加速作品创作的同时,降低成本。作品成型阶段:提高制作效率和精度,降低返工率,从而降低成本。(3)提升设计空间:传统漆艺创作过程对产品造型的限制因素很多,尤其是复杂的造型设计,往往受制于工具和手工操作。3D打印技术可以突破创作的局限性,通过三维软件直接构建出复杂、生动、流畅的造型,弥补传统手工艺的缺陷。对于漆立体表面浮雕装饰的胎形制作,3D打印技术可以轻松设计并排列重复的元素,大大拓展了浮雕的维度和工艺难度,进而丰富漆立体的装饰语言。(4)提升创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即使传统工匠手工艺一流,在作品的成型制作中,成品和理想造型往往有一定的误差;而3D打印技术由计算机操控制作,成品尺寸大小、形状都受到计算机严格精准的控制,提高了创作的成功率。

四、3D打印技术辅助漆立体创作的展望与思考

漆立体的发展、进步与新技术、当代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充分挖掘 3D 打印技术与漆立体创作的结合点,能够创作出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漆立体,使其时代风格更为鲜明,更能够走进现代生活。3D打印技术为漆立体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将其应用于漆立体的造型设计,特别是仿生造型和重复性语言的浮雕装饰,可以大大拓展漆艺立体造型的视觉形态和表达语言,是值得相关从业人员和艺术家思考、研究、拓展的重要领域。同时,3D打印技术也降低了造型设计的门槛,有助于更多的人投入到漆立体创作的领域,促进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

纵然3D打印技术有诸多优势,但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漆立体工艺。3D打印技术受到材料的限制,在漆立体创作中仅适用于辅助造型设计,打印出基础的造型后还需通过后期髹漆工艺和打磨抛光等技法完成全部创作。此外,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偶然性和缺憾性往往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别具一格,这份独特性与唯一性更是赋予了作品生命力与更高的价值。而3D打印技术的精准完美则避免了这些特性,其低成本、可复制性也容易降低作品的艺术价值。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既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创作出理想、生动的造型,又可以使创作者的情感、手艺与材料的肌理、质感等共融共鸣。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是每一位漆立体创作者需要思考和注意的关键。

〔1〕沈仙法. 3D打印技术:快速成型[J]. 三江高教, 2013(2).

〔2〕付航, 李鹏. 3D打印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概况[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10):85-87.

〔3〕乔十光.漆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5

猜你喜欢
漆艺立体成型
热成型零件点焊对碰撞的影响
念个立体咒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奇妙的漆艺之旅
立体登陆
三向接头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