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纷争背后的百亿生意

2017-07-03 10:55刘佳玲
东西南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格斗武林武术

刘佳玲

25秒KO、视频单日播放量破亿、120万的巨额出场费,格斗狂人徐晓冬挑衅武林的事件背后,隐藏了一盘急需被盘活的商业大棋。

4月27日,自称MMA(Mixed Martial Arts,综合格斗)最早推广人的徐晓冬和雷公太极掌门魏雷的一场比武,震动整个中华武坛,引发公众对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孰优孰劣的争论。

徐晓冬表示,自己是在“以人民的名义打假”,治治那些把武术妖魔化的假大师。但是,徐晓冬KO魏雷后,搏击赛事《勇士的荣耀》的创始人郭晨冬立刻赞助徐晓冬挑战武林门派掌门人。届时《勇士的荣耀》将提供120万元的奖金为约战双方提供奖励。这不禁让人嗅到了“约架”背后浓浓的商业气息。

资本试水百亿搏击领域

事实上,资本在搏击领域早就跃跃欲试。搏击因为场地大小适合直播,动作观赏性较强,受到了资本的青睐。2011年以来,行业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2015年产业规模约220亿元。

过去一年,中国搏击领域新冒出的赛事IP十余个。据不完全统计,有名气的品牌搏击赛事将近22个,各地举办的相关赛事也超过200场。每逢周末,全国至少会有5场相同或类似的搏击赛事通过各种平台进行直播。

但是国内赛事的举办和运营的变现效果始终差强人意。一方面赛事缺乏行业规范,优秀赛事IP缺乏,造成赛事同质化严重,搏击选手也无法得到很好的成长。另一方面,搏击赛事举办方承担着非常高的风险。因为赛事举办和制作方前期的投入成本都是刚性的,但内容制作出来后,推广和销售则取决于赛事举办方的运营能力。

目前,业务真正在向全产业链延伸的只有《昆仑决》、《武林风》和《勇士的荣耀》三大赛事。其中,《武林风》虽然拥有稳固的播出终端,内容生产能力极强,但权属不清的商业推广模式,造成绝大多数节目及赛事内容版权模糊,较难进行进一步输出和交易。

《昆仑决》于2016年获得B轮融资2亿人民币,市值3.5亿美金。但有市场人士表示,其缺乏一个清晰的、可持续发展的链式商业盈利模式。对于《勇士的荣耀》,一位行业内人士表示,其最大优势是培养明星赛手,而参与此次“约架”事件无疑是将市场关注度带入赛事的一种商业手段。

徐晓冬的武林网红进击之路

在视频中,比赛开始还不到25秒,魏雷便被击倒在地。事后,陈氏太极拳多位弟子、广东梅花桩拳法研究会会长杨国栋、自称少林寺第一护法的释延觉、自称崆峒派弟子的秦玉龙等多位中国传统门派高手拍案而起,纷纷向徐晓冬“约战”。

功夫巨星李连杰也通过视频发声,支持太极再战徐晓冬。“国民老公”王思聪则力挺徐晓冬:虽有炒作嫌疑,但他起码在打假。甚至连马云也罕见发了长微博,表示这是一场“唱戏的”和“看戏的”互动得最好的“秀”,竟然有人还为此生了气,当了真!详情可回顾:刚刚,马云插手武林纷争,他力挺太极拳,还评价了徐晓冬与魏雷的打戏……

事实上,今年38岁,一场职业综合格斗比赛都没有打过的徐晓冬不算是职业搏击运动员。他的身份应该是综合格斗运动推广人,和所有运动生涯步入尾声的运动员一样,他迫切需要布局自己的生意规划。

根据公开资料,徐晓冬是北京拓天陛图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法人。由拓天传媒主办的“拳城出击”格斗系列赛事之城市拳馆争霸赛,已经在北京举办四届,但赛事运营场场都赔钱。

为什么次次赔钱仍然坚持下来了呢?拓天传媒员工向媒体表示,赛事都是拓天伟业的老板自掏腰包,一是他的个人爱好,二是他相信未来比赛会赚钱。

根据公开资料,拓天传媒的股东除了徐晓冬之外,还有两个企业法人——北京拓天伟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拓天伟业(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拓天传媒的注册资本为300万元,两个企业法人就认缴了225万元。而这两家企业法人都有同一个自然人股东——李显玉。李显玉是北京及周边金融小贷领域的杰出人物,2013年,李显玉成立拓天伟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业务是投资和金融信息服务,创下三年成交百亿的成绩。

如果没有金主李显玉,徐晓冬的赛事运营可能早就黄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网络约架引发的武林纷争,着实让徐晓冬火了一把。在微博上,徐曉冬不仅主动求战,强调王思聪对自己的支持,而且为自己联合创始的新俱乐部宣传,推广自创栏目《冬哥辣评》的直播平台和谋划出场费高达120万元的搏击赛事《勇士的荣耀》。

武术公司接连上市

随着人们对健康、娱乐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传统武术门派探索商业化道路,更多公司开始发展武术培训、赛事运营等大众化业务。

经营一家跆拳道培训场馆的陈经理说:“这几年学习跆拳道的小孩越来越多,仅在东莞市,老板就先后开了6家场馆做培训。目前在这家场馆上课的孩子大概有250人,大部分是周六周日来上课。如果在寒暑假,报名的学生会更多。”

粗略计算,这家场馆面积约为1800平米,每月租金约为7.2万元。按每个学生每月学费为400元计算,场馆每月利润约为2万元。寒暑假期间的利润会更高。

近两年,旺盛的武术培训需求,助推不少武术培训机构接连上市。

2017年3月1日,山西鑫度武术俱乐部在北京举行新三板挂牌仪式,主要从事武术培训、赛事运营和特殊保卫服务。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41.99万元,按年增长162%,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281万元,按年增长177%。

2015年7月,专注搏击比赛运营和推广的北京博克森传媒登陆新三板,是国内首只登陆资本市场挂牌交易的搏击股。博克森的主营业务是提供赛事节目内容集成发行,以及赛事播出平台管理服务。最新数据显示,博克森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800.41万元,同比增长985%,净利润达到1091.47万元,同比大涨1413%。

功夫商业化带来的武林乱象

功夫商业化带来的价值令人眼红,但也因此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让人怀疑武术的实战能力。

实际上,古代中国传统武术就是为了实战。到了元代,一些武术出于观赏需要被引入宫廷舞当中,成为了比较早的武术套路。武术套路和武术实战的要求完全不同:武术套路讲究动作的高、难、美,武术散打则要求快、准、狠。

但是,为了追求高昂的商业价值,提高自身名气,不少“武林中人”刻意模糊武术套路和武术实战的界限,将一些本属于健体、养生的武术套路,吹捧为独步武林的实战功夫。甚至有人打着功夫的旗号招摇撞骗,令不少名人也上了当。

例如当年名噪一时的“气功大师”王林,自称可以隔空发功、意念取物,甚至包治百病。不少官员、明星和企业家都是他的拥趸。最后被弟子揭发,成为了江湖“大忽悠”。

25秒KO、视频单日播放量破亿、120万的巨额出场费……格斗狂人徐晓冬挑衅武林的事件背后,隐藏了一盘急需被盘活的商业大棋。如果徐晓冬的约架事件可以持续地、规范地发酵,或许可以肃清武林乱象,重新点燃人们的尚武精神,助力武林市场造星、造势。

猜你喜欢
格斗武林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叮铃铃,叮铃铃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