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青年裴锦泽:将扶贫助农进行到底

2017-07-04 02:38林萍姗
就业与保障 2017年9期
关键词:梦想计划农业

林萍姗

逐梦青年裴锦泽:将扶贫助农进行到底

林萍姗

弯腰低头,凝视农田,手里抱着瓜果,鞋底沾着泥……裴锦泽在农地里一待就是小半天。时而与同伴共提箩筐,时而独自遥望远方,他仿佛与农业有关的一切格外亲近,从出身到发展,从学业到事业,裴锦泽半步不离“农”字,这是他的人生,与“农”结缘,以“农”为伴。

裴锦泽如今就读于福建农林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研二。这两年,裴锦泽的专业综合成绩排名均为第一。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更是一个扎根扶贫助农事业的高素质人才。他的创业故事,要从他的助农梦想说起……

服务“三农”的梦想 自高中时萌生

裴锦泽的家乡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这是一个陶瓷业十分发达的地方,许多创业者好以陶瓷生意发家,裴锦泽则不然。同样是创业,裴锦泽的眼光瞄准了农业,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财富,而是农民的生活与家乡的建设。

高中的时候,懂事的裴锦泽深感父母务农艰辛,年少的他暗自在心中立志:刻苦学习与农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待有能力之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发展现状。大学以后,裴锦泽更是有意识地关注民生,从一些社会事件中得到了启发,因而更加坚定扶贫助农的决心。

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裴锦泽开始进行创业方面的探索。2013年6月,裴锦泽参与了SIYB创业培训,为日后的创业实战奠定了基础。裴锦泽的正式创业始于2015年7月,他与合作伙伴成立“福州市正当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帮助农户解决红柚、土鸡、山猪等农产品滞销问题,累计销售额达数万元,用行动实实在在地践行服务“三农”的梦想。

对于那些农户而言,裴锦泽的出现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转机,自然是对之充满了感激与敬意;对于裴锦泽个人而言,创业初期就迎来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付出换来了回报,在收获多方肯定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

懵懂青年初长成,赤子之心怀大志,裴锦泽趁着势头又将助农事业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他也为想要创业的学弟学妹指点迷津,促成多个创业团队的组建。

同年12月,裴锦泽还组织了一次“寻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专项行动,作为号召者,他亲力亲为地联系地方政府及各地的家庭农场,在培训会上又将自己的经验同去往各地的50多支队伍分享。裴锦泽的目标很明确:农村地区精准扶贫需要有志青年的力量,这样的行动能让他获得更多农村致富的经验,也能引起更大的社会反响,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关心农村的发展建设。

一个还在校园里的学生能做出这样一件又一件有影响力的事,不难看出他的才华与雄心。脚步踩得多深,梦想的分量就有多重,裴锦泽用成果回馈他的付出。裴锦泽笑言:“我在校期间做这些事,对学业有正面的影响,正因为每一件事都是专业内容的实践,才助我研究生两年综合测评成绩均为专业第一。”

艰辛的创业路 爱与希望伴随左右

创业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团队共同的挑战,若是团队成员意见无法一致、利益难以协调成为了常态,团队终会面临崩塌的一天,而这一天,在2016年年底出现了。当时,公司内部出现了问题,裴锦泽与原团队分离。

助农的梦想在那个阶段给了裴锦泽很大的力量,在裴锦泽看来,一次放弃不意味着一次意志低迷的开始。他沉下心,筹备更好的助农项目,不久后又重新创办了民办非企“福建省引凤扶贫服务中心”。

过去已然“翻篇”,但项目经验却能一直伴随着裴锦泽走向未来。回看创业初期的艰辛,裴锦泽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人手不足,他和团队成员在炎热的夏天骑电动车到大学城送货,骑快了怕货物塌陷,骑慢了怕赶不上与客户约定的时间。压力之下,支持着他们继续向前的是梦想。第一次创业时紧张又期待的心情,如今或许不能再拥有,而青春的热血沸腾,他仍旧能够感知。

一次看似平凡的创业,实际上承载了团队每一个人的梦想,助农这件事儿在这个时代大多数年轻人的意识里或许还较为模糊,但是裴锦泽的思路却很清晰。他明白,让梦想回归土地,付出劳动远比外界的评价重要,踏踏实实地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才能对得起所有愿意帮助且信任他的人。

裴锦泽创业走的每一步路,他的父母都看在眼里,他们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虽然他们能为裴锦泽做的事不多,但是他们的支持就是对裴锦泽最大的鼓励。

在农场做试验

为返乡创业青年服务的“引凤计划”

在裴锦泽的长远规划中,让大学生返乡创业推动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始终是重中之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的发展相对迟缓,返乡创业的人很少,无法有力地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裴锦泽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最适合在农村这片沃土发展的,他们的知识素养与创造力正能为乡村的建设所用,只要一条路走对了,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很大。

为此,裴锦泽调查了福建省内所有的大学生联合会,接着又分析了返乡大学生的状况,与相关组织联系。这件事做起来不易,裴锦泽花了半年之久,但是他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也积累了人脉。青年返乡创业项目,是裴锦泽要攻克的难关,他的“引凤计划”就是为此而生的。

裴锦泽说,“引凤计划”取自成语“引凤还巢”,他欲引导青年人才重新认识乡村的发展前景,从而返乡创业。“引凤计划”裴锦泽在2014年就已提出,然而没有多少人将之放在心上,社会反响平平,无奈只能暂时放下。

2015年初,裴锦泽无意中发现中国农业大学正在推行“我为家乡送信息”活动,这活动与自己的“引凤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处,他抓住机会与活动负责人取得联系,“引凤计划”迎来了重生的良好契机,《福建日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2016年初,为了帮助驻村书记开展扶贫工作,裴锦泽的团队与三明市驻村和蹲点干部总队联合招募了9支队伍,82名青年扶贫志愿者,根据贫困地区的“四因四缺”到驻村书记所在的贫困村开展助力精准扶贫行动,他的“引凤计划”在多个乡村实施,而加入青年扶贫志愿者实践队的不乏国家重点高校的学生。年底,他全力创办的“福建省引凤扶贫服务中心”,让“引凤计划”有了一个家。

“引凤计划”的社会影响力逐年增高,同时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展模式。近来,裴锦泽正努力推进“引凤计划”助力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准备建立一支对贫困地区开展专业化服务的人才团队。

“我会研究农业发展的脉络,梳理农业发展的方向,研读政府的政策。”裴锦泽说,未来的十年将是公益组织井喷、休闲农业和品牌农业快速发展的十年,“引凤计划”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志愿者队伍将越来越壮大。

在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下,裴锦泽对农村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他坚信,青年返乡创业从事休闲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爱心不止 助农当成为全民行动

与“引凤计划”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个名为“三农爱心社”的公益组织,这是裴锦泽大一时在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一手创办的,如今运营状况良好,成为了农业人才的集聚地,但“三农爱心社”成立之初也曾经历严峻的考验。

大二时,裴锦泽回到本部,“三农爱心社”也随之而迁,作为经济学院的一个社团存在。如何在本部扩大影响力成为当务之急,裴锦泽与成员们一起探索,为了顺应生存的需要,社团将服务拓展为三大板块,分别是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学术研究。裴锦泽的团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创业大赛,提升影响力。曾经一度引起社会关注与热议的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裴锦泽也报名参加了。虽未能取得佳绩,但他并不为之感到可惜。他在参赛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为自己的团队汲取“养分”。

这些年,裴锦泽的成长速度飞快,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他多次受邀到各高校开讲座,甚至到北京大学交流。其中,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在拓荒学子讲坛中,他引导一批大学生投身到公益助农的行动中来,帮助大学生找到兴趣点、利益点、追求点。裴锦泽认为,助农当成为全民行动。

几年来,裴锦泽先后获“创青春”首届福建省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金奖、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2016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同时,他还参与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精准扶贫”课题、参与北京大学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农民增收”课题调研……

裴锦泽用创业行为与公益行为为精准扶贫行动献力,一人为之不如众人循之,裴锦泽对创业筹备者的建议是: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梦想,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做一件正确但很难的事情,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

猜你喜欢
梦想计划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暑假计划
梦想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