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2017-07-04 01:15王琦胡芳
湖南教育·B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儿歌绘本创作

王琦+胡芳

2009年,我和我的搭档在一个荷花灿烂的湖畔,满怀骄傲地回忆着已经送毕业的“快乐无敌”班点点滴滴的进步时,不无遗憾地说:“假如早点接手这个班的话,或许会更好呢!”于是,我们又满怀憧憬地约定:“下次,我们一定要一起好好带一个班,从一年级带起,一直带到毕业,让每个孩子六年的人生都充满美好的回忆。”

写这篇文章时是2015年夏,在荷花飘香的季节,不由得想起了六年前,我和搭档的约定。真好!为着这个约定,我们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快乐的小学时光。

孩子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在六年的学习中,最值得骄傲的该是,一直在引领着孩子们阅读,让阅读点亮童心,让童诗绘本丰富孩子们的快乐童年。或许,这是孩子们最大的幸福吧!

从孩子们踏进校门,走进“快乐豆豆班”的那一刻起,我便深深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怎样传递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呢?中华五千年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不能等到孩子们长大了才去接触,才去了解,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孩子们触摸、学习。如果能坚持六年,孩子们身上定有一股书香气。可是,我该怎样引领孩子们在文学的世界里畅游呢?满腔热情的我一时不知道如何操作,遇到了瓶颈,便逛书店、上网络寻找相关书籍和资料。于是,《农历的天空》《我们班的阅读日记》《手心里的光》《深度语文》等书籍走进了我的视野,阅读和童诗绘本走进了我和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

绘本阅读,为孩子的童年着上纯净的底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专家张美妮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学,对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成长的伴侣,心灵的雨露,精神的家园和美的存在,还意味着笑的源泉,及第二个生命。”

是的,文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能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快乐、知识、智慧和勇气。

那么,选择怎样的文学作品让孩子们阅读呢?

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绘本阅读”成了我关注的词条。

于是,我知道了什么是绘本: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此外,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以封面、扉页、下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我也知道了绘本阅读的魅力:绘本符合孩子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因为,绘本是图画的艺术,也是文学的艺术;是视觉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更是感觉的艺术。图的线条、色彩,文的流畅、优美,能带给孩子美的享受。小学低段,孩子们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就这样,我毫不犹豫地“拿来”了绘本。首先选择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绘本:《花袜子小乌鸦的故事》《我的爸爸》《逃家小兔》《神奇校车系列》《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兔子彼得的故事》《鼠小弟的故事》……然后倡导每个家长为孩子购买一本书放到班上图书柜来与大家彼此交换阅读,于是“1=55!”也就成为必然;接着就是保证孩子们的阅读时间,每天中午午休时间陪着孩子们一起阅读半小时,让孩子们静静地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

记得一次给孩子们讲《花袜子小乌鸦的故事系列之——小乌鸦的绰号》时,我首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图画,猜猜小乌鸦为什么要给自己取绰号?然后就引导孩子们猜小乌鸦给自己取了哪些绰号,最后取了个什么绰号?只见孩子们或寂然思虑或高举小手,或悄然动容或跃跃欲试。就这样,孩子们不仅理解了故事内容,还明白了要怀着善意抓住特点给别人取“绰号”,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写下了《我的绰号》绘本作文。

在绘本阅读中,我和孩子们成了世界上最纯净、最幸福的人。

儿歌诵读。为孩子的童年增添诗样的情怀

在注重引导孩子们进行绘本阅读的同时,我还注意让孩子们诵读儿歌,发动每个家长为孩子们购买《经典童谣》《365夜儿歌》等书籍,给孩子们提供有书可读的条件。然后,每天,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诵读儿歌,一起给儿歌配上美丽的图画,一起陶醉在诗的世界里。每诵读儿歌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里便闪烁着晶莹、清澈的光芒,这光芒让我异常感动,并告诉自己,坚持才能走得更远。

为什么要让孩子们诵读儿歌呢?实在是诵读儿歌的好处太多了:一是培养乐感,得到美的享受。一首好童谣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节奏感强,诵读起来就是一首动听的歌,一首美妙的诗,一幅美丽的画,如《阳光》:“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河上跳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闪着。”

二是培养好品德,养成好习惯。很多童谣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的形象之中,長期诵读,会潜移默化,滋养一生。如《走路静悄悄》“我要学猫猫,/走路静悄悄,/楼下张婆婆,/最怕吵和闹。/脚步咚咚咚,/吓得她心跳。/要是吓出病,/那可怎么好?”多懂事的孩子啊!孩子们笑了,也明白了。

三是学到知识,启迪智慧。有的儿歌蕴含丰富的知识,讲述了万千世界的变化无穷,能开阔视野,如《捉迷藏》“太阳找月亮,/月亮紧紧藏。/月亮找太阳,/太阳下山梁。/一个藏白天,/一个藏晚上。/太阳和月亮,/最爱捉迷藏。”你看,在轻松愉悦的诵读中,学到了太阳和月亮的自然知识。

四是丰富语言词汇,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有的儿歌,用词准确、精练,对丰富语言词汇,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如《清夜》“月亮像一朵花,,开在天庭高高的枝丫。/乐陶陶,/静悄悄,/坐对着清夜,/微笑。”

五是培养想象力,训练形象思维。有的儿歌想象夸张奇特,能启迪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如《太阳》“太阳喝醉酒,/不小心碰到了山头,,就倒在了山头的后面。于是,,黑夜出现了。”儿歌一般采取拟人化手法,运用形象思维创作,对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写好作文,甚至将来创作文学作品大有帮助。

儿歌题材如此丰富,形式如此多样,篇幅又那么短小,语言也通俗形象生动,还寓教于乐。凡是真正喜欢诵读儿歌的孩子,一定会成为热爱生活、富有正义感、聪明伶俐的人。

就这样,“快乐豆豆班”的每一个孩子都爱上了儿歌。

古诗积累,为孩子的童年熏出文学的底蕴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教室里,孩子们摇头晃脑、神气活现地诵读着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准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还有汉乐府《乡云歌》:“乡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孩子们的父母就坐在台下,淘醉在孩子们的诵读中,陶醉在孩子们展示的古诗配画作品中,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幸福,流露出赞许、骄傲。而我,则幸福着他们的幸福,骄傲着他们的骄傲。

阅读古典诗词,能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能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能提高修养、完善人格。这就是我让孩子们诵读儿歌的同时也积累经典古诗词的原动力。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坦坦荡荡地做人,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正所谓“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根据以往带学生的经验,我认为古诗词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是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诵读大量古典诗文,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既能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

积累古诗词的时候,我常常带着孩子们品味其中的精彩语言。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色彩绚丽,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优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我也常常鼓励孩子们大声诵读。通过大声诵读,可更好地体会诗词作者的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在朗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让孩子们知道了凡事都要从多角度观察;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孩子们懂得知恩图报……我深知,很多诗词佳作,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因此,有些诗词,并不要求孩子们现在就能理解其深刻内涵,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加,孩子们就会慢慢领略其中蕴涵的哲理。

同样,我们也为古诗配上美丽的插图,这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谁能说孩子们在为古诗配画的时候,没有领略到诗歌的意蕴呢?

有家长和同事问我,现在就让孩子们接触如此深奥的古诗词,孩子们能理解吗?这时,我便提醒自己,不要着急,慢慢来,一路欣赏。记得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想,让孩子们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才是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只要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我相信孩子们也会有“欣然忘食”的那一刻,我更愿意相信,孩子们会在某一天某一个时刻突然顿悟,突然深沉,突然光彩照人!

绘本创作,为孩子的童年涂抹快乐的色彩

让孩子们阅读绘本,诵读儿歌,积累古诗,其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指向孩子们的创作。让孩子们进行绘本创作,也是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阅读的兴趣为绘本创作提供了能量的储备。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所产生的行为动力是不可估量的。”我已经感受到了这种不可估量的动力。班上有几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孩子,平时不太会听课,不太会写作业,但只要是进行绘本创作,她们就能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写写画画。

这是瑶豆豆创作的《贺年片》,你看,诗歌里她写道:

彩色的贺年片,

是天空送给我的,

那是一座彩虹桥。

天空告诉我,

把彩虹变成美丽的彩带,

送给朋友,

就可以让朋友的心連在一起。

诗歌里,她的想象那么有趣,再看她的画吧,几个好朋友在彩虹桥四周互相招呼,几乎可以猜到她们在互相说着什么,童年的天真无邪就这样流于笔端。

绘本创作就这样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快乐的学习生活,凸显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并留下了孩子们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每一次绘本创作的过程,都是孩子们记录自己成长的过程。而每一次的创作,都让我和孩子们充满期待,充满喜悦。没有哪一个孩子害怕这样的创作,相反,他们每次都会问:“老师,怎么还不写作文啊?”“老师,下次作文什么时候写啊?”孩子们的期待又给予我强大的动力,一定要坚持绘本创作。

绘本创作,让孩子们在信笔涂鸦中,为自己的童年涂抹上了最快乐、最迷人的色彩。

回顾走过的路,我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在文学阅读的路上,带着孩子们走得更远,让孩子们的童心在童诗绘本中闪烁快乐的光芒。

猜你喜欢
儿歌绘本创作
Jazz
绘本
绘本
绘本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儿歌6首等
念儿歌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