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研究

2017-07-04 11:35张丹丹
对外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产业白酒贵州省

[摘要]白酒产业是贵州省的重点产业之一,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贵州白酒产量、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稳步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茅台集团发展良好,品牌建设成果突出,但同时存在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层次低、产能过剩、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提出重点突破,科学布局;提高质量,塑造品牌;断臂求存,创新体制;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政策帮扶,走向国际市场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白酒;产业;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4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5-0062-03

[作者简介]张丹丹(1980-),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一、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概况

1产量、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稳步提升

2012—2016年,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产量呈逐年上升態势,2012年产量为2683万千升,2013年3238万千升,2014年3804万千升,2015年428万千升,2016年49万千升。

2015年,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57亿元,工业增加值662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6%,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94%。

2016年1月—8月,贵州省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318万千升(折65度,商品量),比2015年同期增长77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587亿元,工业增加值488亿元,同比增长104%。

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虽然贵州白酒产业产能在全国占比只有三个百分点,但是其利润却占了整个行业的大约1/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135836万千升,同比增长323%。白酒产量前三甲分别是:第一名四川省,白酒年产量40267万千升,增长865%;第二名河南省,白酒产量11750万千升,增长365%;第三名山东省,白酒年产量11264万千升,下降072%(见表1)。

3总量偏小

2013年,贵州省白酒产量居全国第11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位。相比四川、山东、河南、江苏等白酒大省,贵州白酒产量并不高(见表2)。

4茅台集团发展良好,品牌建设成果突出

2013年,茅台集团实现白酒产量87万千升,工业总产值330亿元,工业增加值264亿元,同比增长211%(茅台酒产量385万千升,同比增长1444%;包装量16万千升,同比增长1021%)。

2014年茅台酒产量达92万余吨,销售收入408亿,利润223亿,上缴税费超165亿。

2017年1-3月,茅台酒产量224万吨,比上年第一季度增长156%;白酒销量为233万吨,比上年同一时期增长2734%;含税收入15966亿元(不含税收入137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5%;完成利润6999亿元,比2016年第一季度增长1308%;利税107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5%。

除了茅台酒,贵州省还有鸭溪、赖永初等酒业公司获得了“中华老字号”称号,并有十多枚白酒注册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目前,贵州省已经形成了包括酱香型、浓香型、兼香型等香型、中高端产品并举的格局。

二、贵州省白酒产业存在的问题

1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层次低

贵州省的酿酒企业,除茅台集团外,大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白酒生产总量偏小,产值和销售收入不高。大多数中小白酒企业在贵州省内相互竞争挤压对方,不利于资源整合,也无法形成白酒企业的规模效应,自然无法快速发展。

同时,贵州省白酒产业结构水平较低。高附加值、高品质产品少,而中、低端产品则居多。20世纪90年代,贵州省白酒名优品牌有数十个,例如当时的董酒、青酒、珍酒等,可是现在能让人们想起的只有“国酒茅台”,其他酒厂存在落后改制、产能闲置、资金不足等问题,恢复生产缓慢。

2产能过剩带来了一系列矛盾

在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里,为了追逐利润,大批资金和从业者流入白酒产业,由于市场调整不及时,导致贵州省白酒产业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矛盾,目前销售遇阻等问题就是这一矛盾的集中表现。

2012年下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和有关政策影响,全国白酒市场呈现低迷状态,贵州省白酒产业也受到了影响,省内白酒企业产品库存积压严重,尤其是高端白酒。白酒产业是贵州省的十大产业之一,白酒产业增速放缓,成为贵州省工业经济增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未来,随着白酒行业产能的集中释放,贵州省白酒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进一步下滑,亏损面也会增大,整个行业可能出现恶性竞争,比如恶性价格战,行业洗牌、分化在所难免,部分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3融资渠道单一,限制了贵州酒企业规模化发展

酱香型是贵州省白酒的主要品种,这一类型白酒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以及大量的流动资金支持,但是现实情况是金融无法对贵州省白酒产业提供足够的支撑,白酒产业扩大生产融资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国酒茅台”的成功上市,“深振业”向贵州董酒厂实现资本嫁接,给贵州白酒企业的融资方式,提供了实践依据。如今,贵州省一些酒企业已经有条件进入资本市场,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直接上市、借壳或者买壳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资金问题是实现贵州省白酒企业做大做强乃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市场拓展,都需要有良好的融资渠道。

三、贵州白酒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1重点突破,科学布局

基于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全省白酒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划分和布局,整合省内资源,建立贵州知名白酒品牌,将贵州白酒推向全国和全世界。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传统区域和重点区域加大扶持力度。根据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相关政策规定,在贵州省优质白酒主产区建立特色产业示范区,对示范区内的企业给予一系列政策优惠,鼓励它们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鼓励其率先发展。

2提高质量,塑造品牌

第一,对于知名白酒企业的研发和生产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潜力。由于品牌标识和企业形象对白酒企业尤为重要,要加深白酒企业对此的认知,同时鼓励白酒企业建立综合品牌,引导它们进行相关的宣传策划活动,促进龙头企业的品牌整合。第二,积极推进贵州省白酒产业技术进步,加快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步伐,加大科技投入,引进相关人才,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对产品结构和产品组合进行调整和优化,对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开发活动给予鼓励。

3断臂求存,创新体制

要加快贵州酒业的发展和复兴,必须卸掉历史包袱。

要加快企业间的重组,针对企业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的政策:一些没有市场竞争力的老旧企业,直接淘汰;一些有市场竞争力、有发展实力和潜力的企业,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帮扶,使企业的存量资产得以盘活,使企业的资源得以整合,使企业的发展活力得以恢复;消除白酒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如所有制和地域界限。积极吸收外来资本和行业外资本,为我所用,以促进资本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整合。对贵州省中心型白酒企业,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省内白酒企业资产重组和品牌联合,鼓励出让国有股权。

4协调发展,共享发展

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布局集中是白酒产业发展原则,集约发展是白酒健康发展的必然道路。一是要求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良性沟通机制,各项规划与建设要满足贵州白酒产业协调推进的要求。二是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前期做好准备工作,使项目具备可操作性;同时,对重点项目涉及到的投资强度、环保影响、产出效率都要进行明确界定。三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以及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协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间的利益关系,从而达到各方利益共享格局。

5政策帮扶,走向国际市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消费品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上白酒的替代品日益增多、国内白酒市场发展空间逐步趋于饱和,白酒企业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尽早尽快开拓国际市场,解决国内白酒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已经成为贵州省白酒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为了帮助省内白酒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政府部门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对于有实力的白酒企业,要积极帮助其采取合资或者直接投资的方式,打开国际市场;其次,国际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政府部门要做好相关政策、信息的传递工作,以便省内白酒企业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做好应对之策;第三,打破各种不公平的贸易壁垒,建立公平合理对等的贸易条件;第四,大力宣传白酒文化,使国外消費者了解白酒文化;第五,进一步完善白酒企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增加白酒企业的出口积极性;第六,加快培养白酒国际化专业人才,以适应白酒产业走向国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龚成.贵州白酒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J].中国市场,2014(11).

[2] 杨丽芳.贵州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经济现况及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J].酿酒科技,2014(8).

[3]唐福敬.缔造黔酒舰队——贵州白酒产业发展态势观察[J].当代贵州,2011(8).

(责任编辑:顾晓滨马琳)

猜你喜欢
产业白酒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推动白酒行业生产方式升级(二)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太白酒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一起自制白酒引起甲醇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