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探究

2017-07-04 13:56司庆洛
体育风尚 2017年3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青少年发展

司庆洛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苏南地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本地区存在着硬件不足、组织薄弱、资金短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且,笔者认为,苏南地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要想获得良性发展,政府、学校、家庭、社区要形成合力,尽最大努力来满足青少年的体育需求,集中全力打造良好的青少年体育服务环境。

关键词:苏南地区;社会体育公共服务;青少年;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苏南地区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近年来,调查表明该地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状况呈下降趋势。当然,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不好和缺乏锻炼等,但是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为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体育运动,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青少年体育司”,制定了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提出了要“研究建设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战略目标;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又对建立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详细规划,足见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

一、概念及构成要素

所谓公共服务,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政府使用公共权利和公共资源满足全社会公众或某一类社会群体共同的、基本的、直接需求的社会生产过程,具有公众性、公益性和公用性特点。”[1]而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也就是為了满足青少年群体的体育需求,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为其所提供的有关体育的设施、指导建议、政策保障等系列服务,属于社会公共服务的范畴。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现了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主导性、公益性、公用性和均等化等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场地设施、组织、活动、指导、体质健康测试等方面的服务。

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由硬件保障、竞赛活动、组织管理、信息服务和体质监测评价等几个子体系组成,这些子体系既要满足满足青少年社会体育运动的各种需求,为其提供相关服务,又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确保了整个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顺利进行,并为青少年主动参与社会体育运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苏南地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

2015年,苏南地区总结了整个“十二五”时期本地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若干经验,对“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苏南地区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和青少年体育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宣传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划;2017年,本地区相关规划正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中。虽然,本地区非常重视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工作,但是我们也发现,本地区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在硬件保障、体育组织、专项经费投入等几个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总量不足或结构不平衡等。

(一)设施不足

当前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尚未成型,其健身需求与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供求矛盾极为突出。调查表明,截至2014年底,全国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m2,建筑面积2.59亿m2,场地面积19.92亿m2,平均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万人,体育场地面积1.46m2/人[2]。

但是,从相关硬件设施的分布情况来看,教育系统所持有的体育场地占比53%,而其他组织(如政府、社区、军队等)所持有的体育运动场地占比较低。青少年从事体育活动的主要环境有三个,即学校、家庭和社区。其中,学校是主要场所,家庭和社区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国家将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环境列为了“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二)组织薄弱

在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期间,苏南地区及全国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组织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例如美国的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组织学校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之外等几种常态组织外,健全的社区公共体育组织则是另一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社区性的公共体育组织(俱乐部、团体组织等)有些是政府支持的非营利性单位,也有些是由社会资金支持的体育俱乐部等等[3]。

在苏南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组织建设方面,社区体育组织建设亟待加强。但是,我们发现,当前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的发展,组织基础薄弱、资金支持来源单一、社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三)经费短缺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来保障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并且要求尽可能的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给予支持。虽然我国明确规定了体育经费的投入,但是我们发现青少年体育经费占比十分有限,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社会公共体育中。缺乏体育专项资金的投入,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虽然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及苏南地区都设立了一些专项基金,来保障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的支持相对较少。这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事业除了靠财政拨款之外,缺乏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

三、苏南地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服务环境、服务对象三大结构要素[4]。完善的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该通过政府、社区、学校和家庭等共同向青少年提供硬性和软性服务(图1)。基于此,笔者认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应该从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个层面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合力。

(一)政府保障

政府在整个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应该提高公共服务意识,首先对资源进行整合、匹配。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共同研究的重要问题。而作为政府来说,应该对现有公共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并开发新的体育资源,确保公共体育资源的不断补充和创新;其次,从宏观方面来说,监督和指导青少年体育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政府,应该义不容辞。作为政府来说,既是政策的制定者,更是政策的执行者和监督者,无论处于哪个角色,为青少年提供公共服務这一宗旨不能动摇,应该由政府牵头,教育、体育、卫生、人保、财政、法律等多部门联动,强化政策规划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大力扶持青少年体育工作。

(二)学校平台

学校是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主阵地,并在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学校而言,可以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活动场馆、活动组织、训练指导等多方面的内容。学校可以将本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免费或优惠开放,并在校内外通过创建体育俱乐部、体育活动中心、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措施,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添砖加瓦。

(三)家庭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并随着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本地区的社会体育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参与社区体育运动的人群多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少年参与活动较少。作为家长来说,应该积极带领孩子走出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加强锻炼;以身作则,主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才能保证本地区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事业的顺利发展。

(四)社会支持

社会应该从当前本地区青少年的真实需要出发,为其提供相关援助和鼓励。当前本地区青少年对参与健身锻炼有着迫切需求,社会应尽最大努力来满足其需求。社会支持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由政府和正式组织(非政府组织)主导的正式支持、以社区为主导的“准正式支持”、由个人网络提供的社会支持和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和组织提供的专业技术性支持[5]。这四类互为补充,有机融合。如政府、社区和学校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各种软硬件支持,如场馆设施、公共资源、指导训练等等;而家庭成员、朋友和同学组成了社会关系网,也可以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支持网,形成青少年成长的良性社会环境。

四、结语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身心健康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否,因此,建立健全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对于目前苏南地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硬件不足、组织薄弱、经费短缺等问题,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及教育者应以青少年体育需求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社团参与、公众受益的原则,依托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整合社会公共体育资源[6],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打造良好社会公共体育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童建红,等.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3):2.

[2]陆前安,张惠春,冯亚,等.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体育科研,2015,36(5):44-47.

[3]傅鹤宇,张守伟.青少年冬季校外体育活动“U-G-S”模式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2(11):44-47.

[4]李卫东,王健,朱斌,等.湖北省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政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6):13-16.

[5]柳鸣毅,张朋龙,李健楠,等.英国青少年校外体育参与模式研究—兼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权界[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4):78-83.

[6]林宇.公共体育服务视域下公共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56.

[7]夏贵霞,马蕊,王华倬.政府购买青少年课外体育服务的地方实践与制度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2):84-91.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青少年发展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青少年发明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