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职业化发展研究综述

2017-07-05 15:56韦安雨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化竞技网球

韦安雨



网球职业化发展研究综述

韦安雨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网球职业化研究进展进行整合和分析。文中对网球职业化的含义进行了说明,对中国网球职业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措施和发展趋势。

中国网球;职业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的不断壮大,竞技体育职业化已经成为我国体育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网球的职业化发展模式成为世界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典范。我国网球项目一直在探索职业化,并在探索职业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取得的成绩被世界所瞩目。但是不得不说我国网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还与世界上的一些网球强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这些年在理论界关于网球职业化改革的一些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科学的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日后能对我国网球运动的职业化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中国网球职业化的含义

通过对大量的文献阅读之后,发现当前不同的学者对于网球的职业化有不同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竞技网球职业化就是指从事网球运动训练的人员(包括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等)把网球运动训练和竞赛作为一种职业,使网球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向着市场商业化运作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5]也有人说争分,抢位,挣钱,并以此为生,即为职业。[16]也有学者从系统观出发,将网球职业化界定为含职业化的网球俱乐部、职业化的网球运动员和职业赛事等三方面的系统。[15]综合以上的观点,我个人认为,职业化就是让运动员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在赛场上为自己而战,为自己争取高排名、高奖金,把网球当做自己在社会立足、谋生的职业。

2 中国网球进行职业化改革的原因分析

2.1 奥运会的压力

奥运会和亚运会确定种子选手的方法进行了改革后是由ATP、WTA的排名系统决定的。[3]根据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规定每个国家都可以有两对选手参加女双的比赛,但是国际排名要在55以上才能够确定无疑的参赛,男单女单的参赛资格也需要按照国际排名。[8]这也就是说要想稳获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一定要有较高的排名。因此,为了使我国的网球运动员能够参赛,就必须走职业化道路,提高国际排名。

2.2 世界网球发展趋势的需要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日益激烈,竞技运动的水平不断提高,仅依靠以往的业余训练已经不可能达到最高的竞技水平,要想提高运动水平,达到竞技水平的最高峰运动员就必须融入职业化发展的轨道。[5]而网球运动作为世界上职业化、商业化和个体化程度极高的运动项目之一,要想突破国际网球职业赛制的制约,走职业化并与国际接轨是中国网球发展的必然之路。[8]

2.3 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具有群众基础的高水平竞技运动项目进入市场,进行职业化的市场运作已经成为体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之一。[11]并且随着人们对体育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职业已成为可能,并具有广泛的市场化,为体育职业化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5]

3 中国网球职业化发展过程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我发现网球在中国的职业化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1年-2002年为职业化的初涉阶段、2003年-2009年为职业化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为中国特色职业化阶段,见表1。

表1 中国网球职业化发展阶段

3.1 职业化初涉阶段(1991-2002)——中国网球职业化萌芽阶段

在1991-2002年在中国网协顾问李铁映的多次反映下,在1991年底一项具有中国特色有积分、有奖金、有排名的全国网球巡回赛出台了。[1]1997年中国网协在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下发了《中国网球协会俱乐部章程》以及《中国网球协会运动员转会细则》,这是中国网球与国际惯例接轨、向职业化迈进的重大举措。[2]1998年亚运会后,中国网协制定的《2001-2010年网球项目奥运争光计划》,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以女子为重点,女子双打为突破口”实施网球项目突破的指导思想。[4]2000年“吉隆泰”全国网球俱乐部甲级联赛启幕,这标志着中国网球开始了职业化改革步伐。[5]总的来说,在这一阶段由于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赛事的原因,使我国开始了走职业化的道路,但是由于受到国情和体制的制约,以及对职业化的认识不够全面等原因,使我国的职业化改革仅仅停留在积极参加国外赛事和更多的举办国内赛事。不过仅仅是这种模糊的探索,也是我国网球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在第11届亚运会潘兵首次获得了亚运会金牌、在第12届亚运会夏嘉平和李芳首次获得了亚运会混双的金牌。但是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的全面失利,使得我国网球协会管理中心不得不面对我国网球职业化存在的问题。

3.2 职业化快速发展阶段(2003-2008)——女子网球职业化突破阶段

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失利后,2003年初中国网球协会终于下定决心实施酝酿已久的“球员职业化模式”,确立了“必须坚持走职业化的道路”的指导思想。同时制定了“以女子网球为重点,以女子双打为突破口”的战略方针。[8]在2005年,中国网球为备战下届奥运会确立了“强化能力领先,以双打带动单打以单打促进双打,做强单打,做优双打”的指导思想,以为国争光为最终目标,将职业网球作为手段,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网球发展道路。[13]在这一阶段,对于网球职业化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之后,中国网球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04年雅典奥运会李婷和孙甜甜获得了女双金牌,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郑洁和晏紫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取得了女双冠军,创造了中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事的一个奇迹。不得不说我国在这一阶段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是瞩目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问题的存在。在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以只能率先发展女网,而使男网的发展滞后。并且随着与职业化越来越深入的接触,我国选手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赛事,使得国内赛事和国外赛事的冲突、运动员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对于自己的收入不满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也使我国网球协会管理中心,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来更好的使我国职业化网球更好的发展。

3.3 中国特色职业化阶段(2009至今)——“双轨制”模式

从08年年底09年年初至今,中国网球开始了“举国体制”+“单飞”的“双轨制”发展模式。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以后,中国网球开始进行“双轨制”改革——“彻底职业化选手+国家队集训”,彭帅、李娜、郑洁、晏紫四人开始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道路。[12]“单飞”之后,在2009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郑洁和彭帅就取得了16强的好成绩。在“单飞”后的第三年,李娜在澳网获得亚军,在法网获得冠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大满贯的冠军。使得网球运动在我国的热度达到了一个顶峰,中国网球在世界被瞩目。随后李娜在2013年,在WTA年终总决赛获得亚军。在2014年再次在澳网获得女单冠军。从取得的成绩看,“单飞”模式能够充分满足中国网球运动员的职业化发展需要。但是不是说这一模式就不存在问题了,我国网球的职业化道路,还得继续摸索、研究、深入、不断的改善。

4 中国网球职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国家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网球的培养组织与管理结构的行政垄断是阻碍我国网球职业化发展进程,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功能类似于企业、民间协会和政府派出机构等,成了集政府、社会、企业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特殊产物。有时候会因为高层领导的“同一”性,使得在某种情况下为了政绩和利益,做出一些明显有失公平的规定或限制。[6]

4.2 后备人才不足

首先我国网球运动员后备人才的数量严重不足,在后备人才的数量上面与国外的一些网球强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我国的后备选手在能力和水平方面尚未对一线优秀选手形成冲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链。后备人才接济不上的矛盾十分突出。[7]另外我国从事网球培训的高水平教练员很少,并且没有威信高的领军人物,教练队伍的核心及骨干教练员队伍尚未形成。[6]

4.3 中国网球的职业化发展存在不均衡性

由于我国女子网球率先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加上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网球协会在政策的制定与管理手段的实施上,优先发展女子项目,使得男子网球与女子网球相差很大,这将不利于我国网球运动的长远发展。[14]

4.4 国内赛事的举办和商业化运作

目前我国举办的竞赛在数量、级别及时间安排上还不够科学合理,特别在市场开发还不够成熟,尚不能很好的运用竞赛的市场效应来推动网球运动的普及与开展。虽然也有一些行业巨头参与到职业网球中来,但它们参与赞助的形式大都是一些非现金的实物、服务的赞助。[9]

4.5 科研水平不高、训练水平低

目前我国训练形式仍然是过去传统的方法将训练重点放在底线、网前、发球等传统技术要点的强化上,与之配合的体能、战术等训练也都是以运动员更好的发挥这些技术为目标而进行的。[10]缺乏技术的全面性,技术单调,打法传统,短板易于显露,容易遭致对手的反击而失去制胜优势。[17]而且我国在网球方面的科研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有待于提高。

5 中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的建议

5.1 改革国家管理机制

作为我国网球运动的调控部门“中国网球管理中心”首先在管理体制上要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造成行政垄断,使在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参赛等方面的时候,为了政治利益而做出一些有失公平的决定。其次要积极的将运动员送出国门,将眼界放向国际,不要只顾国内的比赛,鼓励运动员积极参加国外大型比赛,合理分配比赛奖金,充分保障运动员的利益。

5.2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改革培养体系

学习国外优秀网球运动员普遍的培养方式,形成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等多方位投入的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兴办网球学校,并在政策和经济上加以扶持。同时,在国内多多举办青少年网球比赛,以赛代练,提高我国网球后备人才的质量。

5.3 提高科研水平,构建职业训练新模式

首先加强对竞技网球的理论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弄清网球职业化的本质,探索当今网球技术的发展特点、网球人才的选材标准、竞技网球的制胜规律等。其次根据理论基础,制定适合我国网球运动员的训练原理、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

5.4 改革国内竞赛体制,提高商业化运作

首先要积极科学的引进国外的高水平赛事,以及适合青少年参加的国际赛事。同时在兼顾国外赛事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国内赛事,并且要求国内赛事要与国际赛事最大程度上契合,使两者不存在冲突。从而增加我国网球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数量,增加比赛经验,以赛代练,磨练意志,提高技术。在商业化运作方面要积极发挥一些明星球员的效应,积极开拓市场,寻求企业赞助,提高商业化运作。

6 中国网球职业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学习之后,我认为中国网球未来职业化发展的几个趋势为:

第一,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深化探索“双轨制”的发展模式,从而提出更加适合职业化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能很好的解决我国现存模式下“培养”与“选拔”之间的脱节、运动员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第二,借鉴女网成功的经验,制定适当的政策,使男网得到发展,努力使我国网球的整体发展处于一个均衡的态势。

第三,更加多的举办国内赛事,引进国外赛事,全面与国外赛事接轨。吸引更多高水平运动员参赛,提高国际影响力,充分开发国内的网球市场。

第四,努力提高网球在我国的群众基础,大力建设网球基础设施,降低参与网球运动的“门槛”。

第五,大力发展网球经纪人,形成一个成熟的经纪人培养模式。

[1] 张耀光.向职业化迈进——我国有奖金、有积分、有排名的网球巡回赛制出台[J].体育博览,1992,06:20-21.

[2] 时明.众说纷纭职业化[J].网球天地,1997,02:9.

[3] 海光.中国网球探索职业化[J].网球天地,2003,02:15.

[4] 万建斌.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5] 王艳.中国女子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网球职业化改革设想的初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6] 刘青.论我国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及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5:53-56+67.

[7] 刘青,田园.中国网球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障碍与途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1557-1559+1583.

[8] 刘青,田园.论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6:831-833.

[9] 田园,刘青.中国职业网球的困境及发展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2:60-64.

[10] 刘世军.内善技术,外修体制——谈中国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的两大着眼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4:569-571.

[11] 余进波,聂丹.我国网球职业化前景的SWOT分析[J].体育学刊,2008,08:35-39.

[12] 毛坤.从“举国体制”到“双轨制”——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管理体制的嬗变[J].科技资讯,2010,20:202-203.

[13] 蔡杰.对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的分析[J].网络财富,2010,23:180-181.

[14] 姜富生,刘亚,刘青.论当前我国网球职业化发展的政策与舆论导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02:97-100.

[15] 赵立霞,刘保华.中国网球职业化的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01:5-8.

[16] 张喆.中国竞技网球举国体制与职业化共赢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4,06:206-207.

[17] 朱伟伟,王三保.中国竞技网球发展瓶颈及突破路径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5:103-108.

Overview on Chinese Tennis Professionalization Research

Wei Anyu

Using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integrat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nnis professionalization.It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ization, teases its development trace, finds out the developmental problems, as well as offers solu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Chinese tennis; professionalization

韦安雨(1993-),男,山东曹县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Sport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G845

A

1005-0256(2017)07-0053-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7.023

猜你喜欢
职业化竞技网球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超级殚跳
花与竞技少女
加速职业化
同台竞技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