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妾原来是一件麻烦事

2017-07-05 02:53
奥秘 2017年3期
关键词:纳妾世子庶民

纳妾即娶妾,即纳入作为妾的女性的婚姻行为,又称填房。在影视作品中,古代达官贵人无不是三妻四妾,羡煞旁人。殊不知,就算您在古代身居高位,小妾也并非您随心所欲想怎么纳就怎么纳,条条框框的规定可不少!

恳请准许纳妾生子

根据古时相关规定,想要纳妾,首先,得父母同意;其次,大老婆也得同意;再者,还需履行纳妾仪式,即办婚礼。

想要将小老婆娶回家,大人们还得向诸位小老婆的家里送少量财物,这些财物即“纳妾之资”。各类仪式也不简单,正如娶大老婆一样,纳小老婆,也需要用一顶青衣轿抬着小老婆进门,当然走的可不是正门,而是房屋的侧门或角门。拜堂也必不可少,当然,天地和父母是不用拜的,只用向大老婆叩头、敬茶就可以了。

此外,纳妾也不是您有钱就能随意纳,政治约束摆在那儿。

先秦时期,根据规定,天子可以拥有136个大小老婆,诸侯有10个,大夫3个,士人2个。汉代,但凡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便可以拥有9个大小老婆,卿大夫3个,士人2个。在明朝,亲王可以有大小老婆11个,世子郡王5个,将军4个,中尉3个。

除了总量上有限制外,纳妾也并不是可以一次性用完所有指标的。在明代,除了亲王可以一次性用完所有纳妾指标外,其他世子、郡王年满25岁还没生子,可以提取两个纳妾指标,假如纳后生子,则剩余的两个指标作废。而且即使有纳妾指标,也并非什么女人都能纳,逃亡的、地位身份不配的,任职低的民女,都不准纳为妾;尤其是女艺人,更不能被纳为小妾,否则六十大板伺候,还得被强迫离婚。但总体来说,官越大,纳妾指标就越多,纳妾已成为贵族、官员的一项酬庸、福利。

那么,普通百姓可以纳妾吗?当然不行了。从古至今,朝廷对普通百姓都只实行一夫一妻制。当然也有例外,譬如元代时,四川道有个监察主官谭澄,他对年满40岁还没生子的庶民忽生怜悯,谏书忽必烈,恳请准许他们纳妾生子,没想到忽必烈还真同意了。此外,明朝虽然对民间的男女关系控制很严,但在嘉靖时期,为发展人口,壮大国威,嘉靖帝也照抄忽必烈时代庶民纳妾的政策,只不过,庶民在纳妾前需上报政府审批,否则打四十小板。

为什么古代会有纳妾这种现象呢?一说古代中国娶妾是因为正室不能生育,传统上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妻子如未能生育,害怕丈夫绝后,妻子为了维持自己在夫家的地位,所以才出此下策,但后来这却成了男人为了欲念而进行的一种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是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延伸。

在中国大陆,妾的合法性止于民国政府的建立,但真正严格的禁止则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当时,纳妾制度被废除,这一不尊重女性的封建糟粕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香港和澳门等地,纳妾亦是法例所禁止的,否则就是犯重婚罪;较为特别的是,香港政府直至1971年才完全废止大清律例,禁止纳妾。

●珠珠 荐自《报刊荟萃·非常关注》

猜你喜欢
纳妾世子庶民
“无子”问题与社会、家庭应对策略
颠倒黑白的世子华
韩国电影《思悼》的叙事特色分析
张献忠“江口沉银”考古又有新发现
霸权更迭、俄国革命与“庶民”意涵的变迁
——重返“五四”之一①
谈中国古代纳妾制度的前因后果
《思悼》:一曲迟到的挽歌
中国共产党废除一夫多妻制的过程考察
新旧の文化が交わり庶民の郷愁誘う景観
论西周时期的民间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