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计生专干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基于山东、湖北和甘肃三省调研数据

2017-07-05 14:03舒施妙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专干计生工资

舒施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村(居)计生专干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基于山东、湖北和甘肃三省调研数据

舒施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基于村(居)计生专干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山东、甘肃、湖北三省1635名村(居)计生专干的调研数据,分析村(居)计生专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村(居)计生专干自身能力素质不高、工资福利待遇偏低、工作考核机制不健全,有关部门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改善村(居)计生专干建设现状。

村(居)计生专干;现状调查;对策建议

伴随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受人口结构性问题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我国计划生育目标的转变成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必须。计划生育目标已由稳定低生育水平转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这使得计划生育工作更具挑战性。然而,无论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提供优质的计生服务,还是完善家庭功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些人口战略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扎实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广大村(社区)作为计划生育政策最基层、最前沿的工作阵地,需要村(居)计生专干在村(社区)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提供优质的计生服务、完善家庭功能等。村(居)计生专干作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直接深入基层群众,是党和政府与计生对象联系的中介和纽带。因而,加强基层计生专干队伍建设,保证乡镇和村(居)基层计划生育队伍的稳定,是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继2013年卫生局和卫计委合并之后,国家卫计委下发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指导发[2014]37号〗)文件中,也强调了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村(居)计生专干作为做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加强基层计生专干队伍建设,需从村(居)计生专干入手。因此,分析村(居)计生专干的现状,发现并解决当前基层计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基层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加强基层计生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依托基于湖北、甘肃和山东村(社区)计生专干队伍的抽样调查数据,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从计生专干基本特征、工资待遇和工作考核情况三个方面,分析这些地区的村(社区)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目标瞄准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探索提高基层计划生育队伍业务水平的长效机制,为建设一支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素质高、业务专的基层计划生育队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的后续研究将重点放在如何建立该队伍的工作激励机制,了解该队伍的离职意愿及其工作稳定性,考察怎样提高该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以确保新时期各项计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源于山东、湖北和甘肃三省中13个县、区的村(社区)计划生育队伍基本情况的实地调研数据。该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抽样方法。第一阶段从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抽取山东、湖北和甘肃三省,分别作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代表省份。第二阶段按照各个省份的县、区数量,共从三个省中随机抽取13个县、区。最后,从这些县、区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行政村作为最后的调查单位,经筛选共获得有效样本1635个。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选取的行政村中,目前在职的村(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又称计生专员或及计生专干),调查内容涉及村(居)计生专干基本素质、工资补贴状况、培训状况、工作绩效考核、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等。调查数据的录入、统计和制图利用SPSS17.0专业统计软件完成,保证数据处理可靠准确。

二、村(居)计生专干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1635名村(居)计生专干中,男性81人,约占总人数的5%,女性1554人,占比95%。女性计生专干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这与村(居)计生专干的工作性质有密切关系,女性更容易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从年龄结构上看,20~29岁的人数为85,占被调查总体的5.3%;30~39岁的人员有395人,占总人数的24.4%;40~49岁的人数为770,占比最高为47.6%;50岁及以上的人数为369,占比22.6%。这说明村(居)计生专干的年龄主要分布在40~49岁之间,计生干部队伍略显老化,年龄层次呈“两头小,中间大”特征。以中年为主,30岁及以下和50岁以上的计生专干所占比重较小。从婚姻状况上看,未婚29人,占总人数的1.8%;已婚1542人,占总人数的95.3%。已婚人数的比例远远高于未婚人数。这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对象有关,育龄妇女作为计生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已婚计生专干更容易为这部分人群提供优质的计生服务,有利于计生工作的有序进行。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为12,只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7%。受教育程度在初中的计生专干人数为633,占比38.7%。具有中专或高中文化程度的计生专干有756人,在调查总体中占比最高,为46.2%。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计生专干有234人,占比为14.3%。这说明村(居)计生专干的受教育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有待提高。

表1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从以上分析中可知,村(居)计生专干队伍的自身能力不足。随着群众整体素质的上升,对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当前村(居)计生专干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服务能力有限,不利于村(居)计生专干队伍的能力建设。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缺乏基本的激励机制、合理的考核、监督机制,导致村(居)计生专干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这支队伍整体上存在年龄老化,新鲜血液补充不足的问题,导致队伍缺乏活力,缺乏有效提供社会需求的能力。其结果是时间越长,年龄越大,供给能力就越低。

三、村(居)计生专干工资待遇情况

结合以往研究文献观点,如李晓泉(2003)、杨作志、刘宝斌(2005)、胡俭芝(2011)、孙友然、温勇(2012)和徐斌(2015)[1-6]等学者的相关文献工资可知,待遇、社会保险等问题会对计生专干的工作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了解村(居)计生专干工资待遇及其落实情况,对增强该队伍的稳定性、保障基层计生工作的有序进行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将从村(居)计生专干的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参保情况说明该队伍工资待遇现状。

表2 2014年村(居)计生专干工资补贴情况

根据表2可知,2014年村(居)计生专干总工资补贴分布情况,年工资补贴在5000元及以下的村(居)计生专干人数为526人,占调查样本数的35%。处于5001~10000元工资层次的有704人。此工资段人数最多,占比最高为46.9%。工资补贴在10001~15000元之间的人数由130人,占总人数的8.7%。处于15001~20000元工资阶层的村(居)计生专干有34人,人数最少,占比最低仅2.3%。20001元以上的村(居)计生专干人数为107人,占比7.1%。从工资补贴上看,年工资补贴在5001~10000元之间的村(居)计生专干人数最多。其次为工资补贴在5000元及以下的计生专干人数,说明村(居)计生专干的工资补贴水平较低,将减弱该队伍的工作稳定性。随着计划生育目标已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转变,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村(居)计生专干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也随之发生转变。因此,现阶段适当提高工资补贴标准,有利于更好开展基层计生工作。

表3 政府为村(居)计生专干投保情况

除工资补贴外,参保福利问题一直是各地村(居)计生专干关心的问题之一。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和公积金。而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关系到村(居)计生干部的现实保障,养老保险关系到将来的退休养老保障问题。从表3可以看出,政府为村(居)计生专干购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他保险所占比例分别为42.6%、12.1%、9.5%、15.1%、8.3%、以及5.6%。在调查中发现,政府为村(居)计生专干购买各项保险的比例相对较少,福利待遇较低。政府为计生专干购买的各项保险中医疗保险的投保率最高,远远高于其他险种,主要受益于新型合作医疗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逐渐扩大,使得村(居)计生专干基本上都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而养老保险和生育保险所占比例相当,且远低于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其他各类保险均占比较低,其中提高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解决村(居)计生专干的养老问题,是提高该队伍社会保障水平和加强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从村(居)计生专干的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的参保率来看,村(居)计生专干的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首先,补贴和福利待遇作为工资的补充也关乎计生专干的切身利益,同样能保障计生专干的基本生活,为他们减轻负担。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工资补贴总体较低,政府为村(居)计生专干购买的保险数量少,种类不够齐全。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政府有关部门对基层计生专干的福利待遇问题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基本的福利待遇对他们工作的激励作用。二是没有制定相应政策,采取适当措施保障基层计生专干的基本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以上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会降低村(居)计生专干的工作积极性。

四、村(居)计生专干工作考核情况

工作考核是指在一定期间,完成某一项或多项任务所取得的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马士斌,1999)。定期对村(居)计生专干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有利于了解计生专干工作绩效考核现状,对改善和加强基层人口计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考核内容

从表4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1635名计生工作人员中,考核内容占比最高的为婚姻、孕情、出生信息,高达88.5%。其次为发放避孕药具,占到了83.6%。排在第三位的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情况,占比为83.5%。而排在最后一位和倒数第二位的分别是对群众满意率和办证服务情况的考核,仅占到了47.8%和62.6%。

表4 计生专干考核内容

(二)考核周期

从表5可以看到,日常工作中的考核周期为不定期考核所占比例最高,为48.4%,而考核周期为定期的一年、半年、一季度、一月的占比分别为15.8%、14.7%、11.6%和4.9%,占比都较低。不定期的考核周期占比较高,说明相关考核单位对计生专干的考核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计划生育队伍的考核工作进行规范的、定期的、有效的管理。

表5 计生专干考核周期

(三)考核结果的影响

通过考核产生的考核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计生工作人员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从表6可知,在被调查的1635名计生专干中,考核结果对工作去留与工资收入的影响较大的人数占比较高,分别占到了35.9%和44.8%,而认为考核结果对奖金福利、进修培训、职位晋升和社会声誉的影响都不是很大。不能忽视的是,有6.2%的工作人员仍然认为考核所得的结果对他们的工作没有产生任何的影响。这说明很多考核结果并没有落实到真正的工作中,并没有实现考核应该产生的效果。

表6 计生专干考核结果影响

从考核内容、考核周期、考核结果的影响来看,考核内容稍显陈旧、周期不定期、考核结果影响较大。通过调研发现现有的指标体系,一般以出生率、增长率、计划生育率、长效措施避孕率等定量指标为主,与当前计生工作强调优质服务的要求相比,缺乏反映服务能力、水平的指标,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显得陈旧。考核周期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计生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懈怠,进而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非常不利于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以及工作的持续开展。而考核结果仅对工作去留和工资收入的影响较大,对奖金福利、进修培训、职位晋升和社会声誉的影响都较小。这说明考核机制并不健全。

五、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村(居)计生专干的现状分析,大致了解了村(居)计生专干基本情况、工资待遇、考核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一)提升村(居)计生专干队伍自身素质

首先保证成为村(居)计生专干队伍的人员至少应是高中学历,村(居)计生干部的学历应提升至大专学历及以上。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村(居)计生专干的文化与专业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人口理论、计划生育专业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村(居)计生专干的服务水平。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使每位计生专干都会将自己的评价结果同周围同仁同时进行比较,激发基层计生干部的竞争意识。在考核结果上,通过评出优劣等次,不同的考核结果将直接对晋升、奖励、级别和工资待遇产生影响,进而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适时提高村(居)计生专干的工资待遇

在确保村(居)计生专干的工资达到村(居)主任薪酬收入的80%前提下,再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计生服务对象的扩大,适当提高村(居)计生专干的工资待遇。

[1]李晓泉.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保障计生专干待遇[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7).

[2]杨作志,刘宝斌.基层计生队伍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人口科学,2005(1).

[3]胡俭芝.加强社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1).

[4]孙友然等.我国村级计划生育干部薪酬管理现状[J].人口与发展,2012(3).

[5]徐斌.基层卫生计生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人才,2015(10).

[6]马士斌.现代企业竞争利器——人力资源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244.

[责任编辑:焦柳英]

2017-05-0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资助项目“全面二孩背景下村(居)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现状与激励机制研究”。

舒施妙,女,湖北潜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学。

R169.1

A

1672-1047(2017)03-0102-04

10.3969/j.issn.1672-1047.2017.03.27

猜你喜欢
专干计生工资
老人,老屋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平陆县圣人涧镇:加减法,让党建专干强起来
60多名“专干”参加劳动争议调解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培训班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
《移动通信》2015年专题计划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