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0例临床疗效分析

2017-07-07 00:56符纯川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6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符纯川

636150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70例临床疗效分析

符纯川

636150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率越来越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如果未能给予及时治疗,就会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出现癌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14年6月-2017年1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40例,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1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4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70)、观察组(n=70)。对照组患者中,女32例,男38例;年龄20~48岁,平均(36.8±5.0)岁;单发性结石40例,多发性结石30例;病程3~58 h,平均(38.9±7.4)h。观察组患者中,女30例,男40例;年龄21~50岁,平均(37.2±4.9)岁;单发性结石39例,多发性结石31例;病程3~57 h,平均(38.5±7.1)h。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加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原则。

方法:①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成功之后,于患者右上腹部腹直肌处做一个切口,开腹以后对胆囊周围粘连予以完全分离,将胆囊充分暴露出来;如果能够直接找到胆囊,可给予相应处理后直接进行切除,未能直接找到胆囊的患者,应先将胆囊全层予以切除,切口长度0.5~1.0 cm,之后从此切口吸净胆囊内容物,在探针引导下分离胆囊管,与胆总管距离0.5 cm处切断胆囊管,并对胆囊管近端予以结扎、缝合;在切除胆囊的时候,应先切除肝脏组织附近胆囊前壁与后壁组织,切除后于胆囊窝处置入引流管,24~48 h后拔管,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之后,方可进食。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防感染。②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采用四孔法予以手术。对患者进行脐上穿刺,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按照四孔常规穿刺点分别置入Crocar,之后由脐上Crocar置入腹腔镜,对患者腹腔情况进行全面探查,观察是否合并其他器官疾病。如果患者肝下间隙存在脓液,应先吸净脓液;如果患者胆囊附近存在黏液,应先沿着肝缘找出肠管粘连区域,用点钩勾起少量粘连纤维予以电切,并将胆囊底分离出来,用胆囊抓钳夹持底部,牵引到右上方,然后再用吸引棒从胆囊底部已经分离处沿着胆囊壁予以分离,遇到纤维束后,用电钩切断,逐渐分离胆囊与Calot三角。如果患者胆囊内张力较大,胆囊抓钳未能有效抓持,可在胆囊底用电钩灼一个小孔,吸出胆汁,以此便于牵拉胆囊。在伴有Calot三角粘连、水肿症状时,先沿着壶腹用电钩切开炎性浆膜层,之后用吸引棒对Calot三角部位炎性组织进行刮吸,边吸边分离,解剖出胆囊管与胆囊动脉,之后用生物夹夹闭、切断。如果患者胆囊管比较粗,先用4号丝线予以结扎,之后用生物夹夹闭。采用电切分离法对单囊浆膜下层组织间隙予以分离,然后切除胆囊。如果属于积脓型胆囊炎,胆囊壁失去解剖间隙,可先取出结石,然后采用电切法切除胆囊。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防感染。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肠粘连、胆管损伤。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录入SPSS 21.0版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s)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 71.6±6.6 280.3±12.8观察组 57.5±6.3 167.2±13.1 t 12.929 51.619 P 0.000 0.000

表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s)

表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s)

组别 下床活动时间(h) 胃肠道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20.1±4.2 38.5±5.5 9.2±1.7观察组 10.7±4.0 20.1±5.4 6.5±1.3 t 13.560 19.973 10.556 P 0.000 0.000 0.000

结 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的17.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急性胆囊炎指的是因为结石堵塞胆囊管致使胆囊内胆汁聚集,出现细菌性感染,从而诱发急性胆囊炎症[3]。有关文献报道显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附近组织炎性反应较为严重,在手术切除中,普遍存在出血量过大的情况,同时胆囊炎症会导致患者胆囊异常肿大,影响手术夹持操作,进而影响治疗效果[4,5]。现今,临床学者多认为手术切除胆囊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主要手段,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为常用[6]。

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切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恢复较慢,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对于胆囊位置异常的患者而言,开腹胆囊切除术风险非常高[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方法,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8]。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野更清晰,便于手术操作,进而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9]。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同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十分近似[10],进一步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总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更好,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少等优势,安全可靠,且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1] 李红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中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5):658-660.

[2] 黄广彬.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8):74.

[3] 李旭.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6(3):12-13.

[4] 邓仲鸣,赵云.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预后[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6):418-420.

[5] 张旭升,李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吉林医学,2014,6(12):2623.

[6] 张睿杰.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4,5(11):255-256.

[7] 罗昌赐.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5(10):148.

[8] 刘三在,马波.浅议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75-76.

[9] 李建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6):258-259.

[10]郑立,史朝辉.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521-4522.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in 70 cases

Fu Chunchu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uanhan County,Sichuan Province 63615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Methods:140 patients with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cholecystectom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We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ambulation time,gastrointestinal recovery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was significant.

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Clinical efficacy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6.24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