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理实务》连载四十三合作社的薪酬福利及培训教育

2017-07-07 15:06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7年6期
关键词:评奖薪酬管理人员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理实务》连载四十三合作社的薪酬福利
及培训教育

一、薪酬福利

确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是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合理的薪酬可有效激发雇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创造性,可以起到吸引人才、留住入才和激励人才的积极作用,保持组织的生命力。

(一)薪酬量化结构体系

1.基本工资。即保证经营管理人员基本生活开支需求的薪酬,下限是当地政府所确定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岗位津贴。即给予经营管理人员履行本岗位工作职责享受的补贴性薪酬(如电话费、交通费等补助),原则上应按照各人所任职务的高低,统筹考虑,分类、分档加以制定。

3.缴纳保险。即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法律、法规和录用合同明确的条款,由本组织负责为经营管理人员所缴纳的基本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其费基、费率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4.奖励工资。即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一定时期内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成绩,以及其对发展本组织生产经营所作出的贡献,给予的奖励性薪酬。具体可通过年度、季度经营与效益实绩的考核或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评,给予完成经营与效益目标任务或者考评称职的经理、副经理、财务会计等专业技术人员,发放一次性奖金;对于超额完成经营与效益目标任务或考评优秀者,再行颁发物质奖励,其数额由理事会研究确定。

案例 浙江省平阳县立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计酬制度

实行成员内持岗基础工资定额与“五字一奖扣”统评计酬制度。即因合作社业务工作需要,成员内持岗工作售货员实行基础工资制,农技管理员代表每月600元,农民成员代表每月800元,基础工资中的300元,按德、绩、责、能、效、奖的“五字一奖扣”统评计酬制度进行浮动管理:

1.德,即日常工作中的“三德”:占月基础工资总额10%,为60分(元),其中事业公德20分(元),职业道德20分(元),为人品德20分(元)。

2.绩,即日常工作业绩:占月基础工资总额10%,为60分(元),其中服务态度20分(元),服务技巧20分(元),服务效率20分(元)。

3.责,即日常工作责任:占月基础工资总额10%,为60分(元),其中工作差错率20分(元),工作安全率20分(元),工作进展率20分(元)。

4.能,即日常工作能力:占月基础工资总额10%,为60分(元),其中开拓创新能力20分(元),经营活动能力20分(元),生产实践能力20分(元)。

5.效,即日常工作效果:占月基础工资总额10%,为60分(元),其中“点子”效果20分(元),办事效果20分(元),增益效果20分(元)。

6.奖扣,即奖励与扣分:以上德、绩、责、能、效五项满分的,作为年终奖励的主要依据;德、绩、责、能、效五项15个子项,一个子项不及格,即扣除基础工资分20分(基础工资20元)。特殊贡献者外加基础工资额20%至30%的奖励。

(二)奖励金来源和评奖制度及方法

合作社奖励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按章程规定,可从生产经营盈余中提取,单独列支;也可从项目节支资金中提取;各级政府奖励资金。

定位与导航的算法实现过程中使用了ROS提供的开源库函数:RVIZ可将机器人转化为可视的三维模型;TF是坐标转换库,提供系统中任一个点在坐标系之间坐标转换的查询和变换服务。

在评奖制度及方法上,可通过成员大会或理事会决议,规定奖励的类型、次数及评奖依据。比如,每财务年度年终依据成员大会或理事会决议通过的评奖依据奖励一次,分集体奖、个人奖,及不同奖项的等次;评定方法涉及差额推荐、自荐、民主评议打分,先民主后集中等不同方法。

案例 浙江省平阳县立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奖励评定

每年度设年终评奖一次。设集体奖一、二、三等奖各一个,各生产经营核算单位为主体,以安全生产、文明经营、利润数额评选等次;个人年终奖结合德、绩、责、能、效、奖的“五字一奖扣”和特殊贡献奖的标准综合评分评奖。集体奖由总经理统筹初评;个人奖先由个人的自我初评后,由日常监察小组和办公室会审后集中报总经理初评,然后均由理事会决策小组审定颁奖。

(三)考勤管理制度

考勤管理是落实薪酬制度的基础,是薪酬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层而言,如果是以薪酬聘任的,制定相应的考勤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案例 浙江省平阳县立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考勤管理制度

第一,考勤管理和基础工资相结合。全年无故缺勤1/4者,年终不得参与评奖。考勤记录卡由经理负责造册,上岗人员每人一册,设每日上下午工作内容记录,自己登记,每月交财务室由出纳与会计初审,再由经理和监察小组审核确定。

二、培训教育

(一)加强合作社法的宣传教育

要认真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报刊、电视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要使广大基层干部、合作社骨干通过认真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确理解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了解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遵循的原则,法律所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和基本特征等;搞清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搞清楚现在发展的和过去传统的集体经济组织有什么区别;搞清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

(二)对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生产经营计划,主要是依靠其经营管理人员去具体组织实施的。他(她)们业务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对于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效益,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特别要重视培养合作社理事长、经营管理人才、合作社营销人才、财务会计人才。因此,在积极搞好选聘工作、切实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本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问题;要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能吸引更多的各类大专院校学生进入农村、进入专业合作社工作。

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应当着眼于以下目的展开:一是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之能够适应岗位要求,做到岗位成才。二是要切实强化对本组织性质特点和文化取向的教育,不断培育搞好生产经营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观念,使之能够接照组织目标和事业发展的需要,自觉地实现成长与进步。三是要积极鼓励学以致用,大力支持探索创新,使之能够充分挖掘和开发自身的潜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岗位职责的各项工作。尤其要加强合作经济知识的教育,使其深刻了解合作社的理念、宗旨、文化等,培养其热爱合作社、献身合作社的理想和志向。

(三)加强合作社产业技术人才培训

每个专业合作社都有较集中的专业生产经营领域,有一定的主产品经营规模,合作社成员对主导产业或主产品的技术需求具有共同性特点。因此,需要针对合作社产业特点,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布局,选用一些有资质的、掌握合作社产业技能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服务;同时,应挖掘合作社内部乡土人才潜力,经过培训成为合作社示范户,带动其他成员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技术水平。目前,可资利用的政府对合作社人才培训方式有:

1.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其他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培训班、函授班,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的讲座、网络咨询等。

2.按照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08—2020年)举办的培训,如农村经纪人培训计划、农民工转移培训计划等。

3.与大专院校或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的合作社院系或专业联系,将合作社人才培训纳入其中,定向为合作社培训符合自身需要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评奖薪酬管理人员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第二届“重宇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评奖揭晓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迎接中国关工委成立二十周年征文]评奖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