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对尿毒症微炎症状态影响及肾功能保护研究

2017-07-07 13:16刘秀艳
河北医药 2017年13期
关键词:尿毒尿毒症缬沙坦

刘秀艳

·论著·

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对尿毒症微炎症状态影响及肾功能保护研究

刘秀艳

目的 探究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对尿毒症微炎症状态影响及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7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均在常规腹膜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加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TNF-α、SCr及RRF。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体内hs-CRP、TNF-α及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s-CRP、TNF-α及SCr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hs-CRP、TNF-α、SCr变化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RRF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尿毒临床疗效较好,患者hs-CRP、TNF-α等炎性因子有显著变化,微炎性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残余肾功能有明显提升,提示对肾脏保护作用明显。

尿毒清;缬沙坦;尿毒症;微炎症;肾功能

尿毒症是由于人体肾脏功能丧失不能将多余的水分和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最终导致体内毒素堆积、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综合病症,一般认为是尿毒症并非单一病症名称,而是肾功能衰竭到终末期的必然结果[1,2]。目前肾衰竭患者治疗没有较好的方法,常见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成本较高,长期使用也可能诱发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尿毒清是临床上肾病科较常使用的一种中成药,用来替代和稳定肾脏功能,帮助排出体内堆积毒素,减轻患者肾脏负担,延长透析时间[3]。本研究探究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对尿毒症微炎症状态影响及肾功能保护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7例尿毒症患者[诊断标准:血清肌酐(SCr)

含量>455 μmol/L,血尿素氮(BUN)含量>20 mmol/L,血磷含量>1.7 mmol/L,尿比重低于1.018[4]]作为本次研究试验对象,其中男40例,女27例;年龄23~75岁;病程14~61个月。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尿毒症,且临床症状明显;(2)入院前1个月无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心绞痛或其他急慢性疾病;(3)无恶性肿瘤患者;(4)近3个月无服用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类药物;(5)无精神病史患者;(6)无肝、脾、肺等方面疾病患者;(7)无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8)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及禁忌证。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血压、尿量、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包括者血常规、血压、尿量、炎性因子及各项肾功能指标(仪器为迈瑞BC-3600型全自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公司提供)。2组患者均给予低盐、低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控制,对有高血糖、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定期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缬沙坦(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规格:80 mg)治疗,剂量为8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尿毒清颗粒(康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5 g)治疗,以温开水冲服,剂量为5 g/次,4次/d。分别治疗2个月、3个月后测量患者血压以及各项肾功能指标。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Cr以及残余肾功能指标(RRF)等。

1.4 评价标准 RRF=(肾尿素清除率+肾肌酐清除率)/2;肾尿清除率=(尿液尿素氮浓度/血清尿素氮浓度)×24 h尿量/1 440 ml;肾肌酐清除率=(尿液肌酐浓度/血清肌酐浓度)×24 h尿量/1 440 ml。

2 结果

2.1 2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hs-CRP水平变化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治疗前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观察组(n=34)7.5±2.96.2±1.9*4.1±1.2*#对照组(n=33)7.8±3.17.4±2.37.0±2.4t值0.40922.33136.0815P值0.68370.02290.000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2个月比较,#P<0.05

2.2 2组患者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水平下降较快,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治疗前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观察组(n=34)69.5±26.451.5±21.9*48.6±18.4*#对照组(n=33)68.8±24.766.7±22.365.5±23.9t值0.11202.81483.2490P值0.91120.00060.0018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2个月比较,#P<0.05

2.3 2组患者SCr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水平下降较快,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组别治疗前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观察组(n=34)523.5±108.3433.5±101.7*367.2±98.5*#对照组(n=33)534.8±112.6516.4±106.8521.5±104.9t值0.41875.60986.2087P值0.67680.00000.000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2个月比较,#P<0.05

2.4 2组患者RRF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R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RF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组别治疗前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观察组(n=34)5.7±1.64.8±1.3*4.3±0.8*对照组(n=33)5.8±1.35.6±1.75.5±1.4t值0.28032.16774.3239P值0.78020.03380.000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反应迟钝、贫血、尿量减少、下肢水肿、皮肤溃烂、瘙痒以及高血压等症状[5,6]。目前临床上对于尿毒症患者多采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治疗,虽然两种透析方式都能清除患者血液中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起到代替肾脏的作用。但是研究也发现长期采用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体内hs-CRP、TNF-α、IL-1、IL-6等一些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升高,炎性反应增多,人体内环境进入一种微炎症状态[7,8]。

尿毒清是由黄芪、大黄、何首乌、茯苓、白术、苦参等数味中药制成。何首乌有补肾益精、强筋健骨、安神之功效,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大黄能清热解毒、泻下攻积,研究表明大黄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有明显抑制作用。TNF-α是经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同时它还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和分化。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体内TNF-α水平下降明显,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明显减少,治疗3月后平均降低至(48.6±18.4)pg/L,而同时期采用缬沙坦治疗的患者体内TNF-α无显著变化,证实尿毒清颗粒能有效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减轻体内炎性反应[9-11]。

黄芪则有补气益中、消肿利尿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黄芪对于需要维持透析治疗的患者体内CRP、白介素-6(IL-6)等多项微炎症指标有明显作用。CRP是人肝脏细胞在受到微生物入侵或者自身组织受损的时候合成并释放的一种蛋白物质,在临床上常用作疾病感染的诊断指标,其值越大表明机体感染越严重,炎性反应越多。CRP的产生属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一种,同时CRP还能促进巨噬细胞增殖。本次探究试验中采用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治疗前hs-CRP含量平均为(7.5±2.9)mg/L,治疗后降低至(4.1±1.2)mg/L,炎性因子降低,消炎作用显著,再次证实尿毒清能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苦参可清热燥湿,利尿便血,临床研究报告显示:苦参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体内hs-CRP、IL-1以及TNF-α等炎性因子含量[12,13]。

RRF是指正常肾脏在受到损伤后残留的那一部分功能,以肾尿素清除率和肾肌酐清除率计算而得。一般来说,肾脏功能衰竭末期患者肾脏功能较差,但对于机体多余水分的清除、维持营养以及控制血压仍有较大帮助,保护这部分肾脏功能对肾衰竭患者来说尤为重要[14,15]。本研究显示,采用尿毒清联合缬沙坦治疗后的尿毒症患者相对于治疗前RRF得到明显改善,说明患者肾脏功能有改善,并且数据与同时期仅采用缬沙坦治疗的患者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证实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在治疗尿毒症患者时,对其肾脏功能也有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这也可能是尿毒清在改善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时起到了保护肾脏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尿毒清颗粒联合缬沙坦治疗尿毒临床疗效较好,患者体内hs-CRP、TNF-α等炎性因子有显著变化,微炎症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残余肾功能有明显提升,提示对肾脏保护作用明显。

1 Yu C,Tan S,Zhou C,et al.Berberine reduces uremia-associated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damage.Biol Pharm Bull,2016,39:1787-1792.

2 方园,张亚军.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13,35:1095-1096

3 雷云波,余艳军,王燕,等.尿毒清颗粒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医药前沿,2011,11:169-170.

4 杨兰英,黄国权,汪健文,等.CT及MRI在尿毒症脑病的诊断价值.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215-217,221.

5 Shang W,Shen Y,Gao S,et al.Comparison of HLA-A,-B and -DRB1 loci polymorphism between kidney transplants of uremia patient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in central china.PLoS One,2016,25:e0165426.

6 何志兰,蔡保兰,温杏良,等.中医辨证施护对改善尿毒症保守治疗患者胃肠道症状的护理体会.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58-59.

7 林明增,陈霄峰,范佳妮,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国血液净化,2013,12:487-490.

8 宋晓丽.应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治疗38例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效果观察.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148-149.

9 漆映辉,曲晓璐,唐咏华,等.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附60例报告.新医学,2013,44:105-107.

10 周娲,周超尘,李成,等.大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AA及hs-CRP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42-45.

11 熊有明,张继波,邓晓蔚,等.大黄蛰虫丸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348-349.

12 何平.黄芪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5-46.

13 李晓宁,吕晶,郝亚宁,等.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陕西中医,2014,16:688-689.

14 Miyamoto K.Impact of impaired renal function on 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J Cardiol,2016,69:1-2.

15 庄振起,周广宇,尹敏,等.尿毒清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841-3843.

10.3969/j.issn.1002-7386.2017.13.018

064200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R 334.1

A

1002-7386(2017)13-1986-03

2017-01-05)

猜你喜欢
尿毒尿毒症缬沙坦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励志大学生与肾衰竭做斗争,追求自己的梦想
人物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