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7-07-07 08:28
试题与研究·中考物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灯泡解析电阻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

1.牛顿 力 弹簧测力计

解析:牛顿是力的单位,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安培是电流的单位,测量工具是电流表。(只要合理均可)

2.升华 质量(或体积)

解析:温度一直低于0 ℃,冰雕不会融化;冰雕会慢慢变小,是因为它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了。冰雕慢慢变小的过程中,它的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3.漫 靠近

解析: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表面不发光的物体,是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特写更清楚地看到七彩幸福菊的细微之处,像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所以照相机应靠近七彩幸福菊。

4.做功 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液滴

解析:向瓶内打气,压缩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大;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液滴,瓶中出现了白雾。

5.1.08×106 1500 84%

解析: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W= 0.18元 /(0.6元/kW·h)=0.3 kW·h=1.08×106 J;实际功率为P=W/t=1.08×106 J/(12×60 s)=1500 W;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有P额= P实=1500 W;水吸收的热量为:Q=cmΔt= 4.2×103 J/(kg·℃)×2.4 kg×(100 ℃-10 ℃)= 907 200 J。

则烧水效率为:η=[Q W]×100%=[907 200 J1.08×106 J]×100%=84%。

6.(1)榔头的前端做的尖锐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2)利用吸磁杆的磁性可吸引铁物质;(3)使手电筒中的3个LED灯并联连接,他们工作时互不影响。

解析:(1)榔头的前端做的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2)磁性是指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因此利用吸磁杆的磁性能吸引铁物质;(3)使手电筒中的3个LED灯并联连接,他们工作时互不影响。(只要合理均可)

7.A

解析: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只能看到指示灯在闪烁,但是不能听见铃声;②由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音叉发声时用手按住音叉,声音就消失了;③由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碎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④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上以快慢不同的速度划过的时候,产生的音调不同;故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②③。

8.D

解析: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日晷是根据影子的变化计时的,而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用放大镜看图案时,图案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9.C

解析:磁悬浮列车的目的是减小车和轨道之间的摩擦,提高車速,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微微离开轨道,减小了摩擦,故A正确;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高频率、波长短的电磁波,故B正确;头发和气球摩擦时,使气球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能吸引细小水流,故C错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不但和电流方向有关,还和磁场方向有关,故D正确。

10.C

解析:由图象上看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但是电阻不为零,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都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没有关系,故A不正确;由图象可求得导体的电阻为R=U /I =3 V /0.6 A =5 Ω,并且不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故B不正确,C正确;当导体电压为2 V时,由图象可以找到此时对应的电流0.4 A,故D不正确。

11.C

解析:以“帆船”为参照物,“青山”和“帆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是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青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青山”是静止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A正确。温度较高,花香分子运动速度较快,扩散较快,“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C错误;满树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D正确。

12.B

解析:能量在转移或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A错;核能是不可再生资源,C错;能量转化是有方向性的,不能滥用,D错;故B正确。

13.CD

解析: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运动的轨迹是曲线,运动状态在时刻改变,A选项错误;脚对球的力和球对脚的力,是相互作用力,他们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三要素不相同,B选项错误;足球从高空竖直下落时,重力的大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由P=Gv=mgv可知重力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C选项正确;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选项正确。

14.B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闭合时R2、A2、V2被短路,A2、V2示数为零。电路中只有R1与 A1串联,V1测电源电压。断开开关S,R1与R2串联,A1、A2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流表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A错误。将R1与R2位置互换后则R1被短路,电流表A2示数仍为零,电路中只有R2,由于R2>R1,则电路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流表A1变小,故B正确。将R1与闭合的开关S位置互换,电路变成R1与R2并联,V1被开关S短路,V2测电源电压,则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A1测干路电流,A2测量R2的电流,由于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电流表A1、A2示数都变大;所以三个电表示数将变大,故C正确。将R2与电压表V2位置互换,S闭合时仍是R2、A2、V2被短路,A2、V2示数仍为零,各电表示数不变,故D错误。

15.如图所示

解析:不倒翁受到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重力G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支持力F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垂直向上。

16.如图所示

解析:两灯泡并联,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泡;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顶端,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如图所示。

17.(1)37.4 (2)158 20 7.9×103

解析:(1)由图知: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37 ℃+0.4 ℃=37.4 ℃。

(2)金属块的质量m=100 g+50 g+5 g+3 g=158 g;

金属块的体积V=60 mL-40 mL=20 mL=20 cm3;

金属块的密度ρ=m /V =158 g /20 cm3 =7.9 g/cm3=7.9×103 kg/m3

18.(1)右 (2)便于测量力臂(合理即可) (3)左侧下降 (4)①b.右侧大于2倍OA的B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拉力F1 c.OB、OA的长l1、l2 ②[l1l2]F1

解析:(1)杠杆左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右移,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

(2)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左边=3G×2l=6Gl; 右边=2G×3l=6Gl;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取下一个相同的钩码后:左边=2G×2l=4Gl;右边=G×3l=3Gl;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左边会下沉。

(4)①实验步骤:a.把被测物体挂在杠杆右侧A点,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右侧大于2倍OA的B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读出拉力F1。b.分别用刻度尺测出OA、OB的长l1、l2。②被测物体重力的计算表达式:G乙=[l1l2]F1

19.(1)如图所示 (2)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灯泡两端电压的大小,多测量几组数据,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3)增大 减小

(4)A

解析:(1)在连接电路时,电压表应该接“0~3 V”量程,滑动变阻器接下接线柱。

(2)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电路中的作用是保护电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大小,这样可在实验中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3)取下灯泡,相当于灯丝断路,故电路中没有电流,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还和电源处于连通的状态,故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4)因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必须保证电阻不变,而此题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不能完成该实验。

20.(1)熱 3、4 (2)67 200 J (3)86.8 s

解析:(1)电蒸汽挂烫机工作时,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热量,对水加热,使水汽化为蒸汽,因此电热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由电路图知,旋转开关1、2与3、4接触时,两电阻丝并联,电路中电阻最小,电源电压U一定,由P=U2/R可知,此时电路中功率最大,电熨斗处于高温挡;(2分)

(2)水吸收的热量:

Q=cmΔt=4.2×103 J/(kg·℃)×0.2 kg×(100 ℃-20 ℃)=67 200 J;(2分)

(3)当两电阻并联时挂烫机的功率最大,加热时间最短,

则:Q=(U2 /R1 +U2 /R2 )tη,(2分)

即:67 200 J=〔(220 V)2 /100 Ω +(220 V)2 /100 Ω 〕×t×80%,(1分)

解得t≈86.8 s;(1分)

21.(1)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 (2)1.4× 105 Pa (3)4.2×105 J (4)53% (5)减小平衡车的行驶速度或避免在坡度较大的路面上行驶

解:(1)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分)

(2)从表格数据可知,平衡车的质量m车=12.8 kg;

行驶时平衡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总=(m人+m车)g=(57.2 kg+12.8 kg)×10 N/kg=700 N(1分)

平衡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S=2× 25 cm2=50 cm2=50×10-4 m2(1分)

此时平衡车对地面压强:p=F/S =700 N/50×10?4 m2 =1.4×105 Pa;(2分)

(3)根据题意可得,平衡车受到的阻力:

f=0.03G总=0.03×700 N=21 N,(1分)

已知平衡车行驶20 km,则平衡车克服阻力做的功:

W=fs=21 N×20×103 m=4.2×105 J;(1分)

(4)从表格数据可知,平衡车百公里耗电量为1.1 kW·h,则平衡车行驶20 km消耗的电能为:W电=(20 km /100 km )×1.1 kW·h= 0.22 kW·h=0.22×3.6×106 J=7.92×105 J;(1分)

所以平衡车的效率:η=W /W电 =4.2×105J /7.92×105 J ≈53%(1分)

(5)为了行驶的安全,应减小平衡车的行驶速度或避免在坡度较大的路面上行驶(合理即可)(1分)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二)

1.3×108 振动

解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108 m/s,一切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2.热传递 不变

解析:火焰温度高于水温,烧水时,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所以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水的内能。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 机械能 增大

解析:电动车行驶时消耗电能运动起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车轮上的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能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4.0.83 电磁波

解析:平均速度v=[st]=[2000 m+2500 m1800 s×3]≈0.83 m/s;智能运动手环是通过电磁波向手机发送运动数据的。

5.B 大于 0

解析:由图甲可知,当壶中的水超过隔水管B时,水流会从B管中流出;由图乙可知,隔水管A的上端高于壶嘴,所以倒装壶能够装水的多少是由隔水管B决定的。比较两图可知,图乙中水面较低,则水对壶底的压强较小。图乙中,隔水管A下表面没有水,没有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所以不受浮力。

6.1.26×106 78%(或77.8%) 0.03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Δt =cρVΔt=4.2×103 J/(kg·℃)×1×103 kg/m3×12× 10-3 m3×(45 ℃-20 ℃)=1.26×106 J;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W=[9002000]×3.6×106 J=1.62×106 J,则该电热水器的热效率η=[QW]=[1.26×106 J1.62×106 J]≈77.8%;若不考虑能量损失,Q放=Q吸,需要完全燃烧天然气的体积V=[Q放q]=[1.26×106 J4.2×107 J/m3]= 0.03 m3。

7.B

解析: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 s, 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m,室内适宜的温度约为20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8.D

解析:发现有人触电,要先断开电源开关,切不可直接用手拉人;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要接触笔尾金属体;开关接在零线上可以控制灯的明灭,但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故A、B、C项错误。三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孔上,虽然可以使用,但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说法正确。

9.C

解析:A项属于熔化现象,需吸热;B项属于汽化现象,需吸热;C项属于液化现象,需放热;D项属于升华现象,需吸热。

10.B

解析: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所以光屏上是烛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为15 m,像距为30 cm。将蜡烛移到“20 cm”刻度处,物距为30 cm,则像距为15 cm,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呈倒立缩小的实像。由此可知,光屏上的像一直是倒立的实像,开始像比物体大,后来像比物体小,像一直变小,故A、C、D项说法正确,B项说错误。

11.D

解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A项错误;惯性不是力,不能和力比大小,故B項错误;绕地飞行过程中,神舟十一号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非平衡力作用,故C项错误。

12.A

解析: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项错误。电动机的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故C项错误。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D项错误。

13.BC

解析:起跳阶段,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要恢复形变,所以跳板对运动员的弹力方向向上,故A项说法正确;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故B项说法错误;落水阶段(未接触水面),运动员的所在高度变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项说法错误;因不计摩擦,所以在腾空、落水(未接触水面)两个阶段,运动员的机械能总量不变,故D项说法正确。

14.CD

解析:当S1、S2同时闭合时,滑片移到最右端,R0与灯L并联后,再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故A项错误。只闭合S1时,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滑片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值变大,则电路中电流变小,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故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项错误。只闭合S2时,灯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当滑片P右移动一段距离,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值变大,则电路中电流变小,故灯泡变暗,故C项正确。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变阻器的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因为变阻器连入电路中阻值变大,故D项正确。

15.如图所示

解析:人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进入人眼,所以水中的光线是入射光线,空气中的光线是折射光线。人看到水中的物体的像,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注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

16.如图所示

解析:重物在它的几何重心上,方向是竖直向下,用G表示。过力臂l1上面的端点的垂线,也OA相交于一点,这条垂线即为动力作用线,动力方向与力臂垂直向上。

17.操作方法:将条形铁块甲靠近条形铁块乙的中间,如图所示(1分)

实验现象及分析:若甲能吸引乙,说明甲有磁性,乙没有磁性(1分);若甲不能吸引乙,说明甲没有磁性,乙有磁性。(1分)

实验中利用的物理知识:条形磁体磁极在两端,中间磁性最弱(2分)(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18.(1)1.2(1分) (2)0.8(1分)无关(1分) (3)80(1分) 1.5×103(1分) (4)如图所示(1分)

解析:(1)在第1、2、3次实验中,杯中水未溢出,这说明物体并没有进入水中,因此没有受到水的浮力,则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物体的重力,即G=1.2 N;(2)随着物体的下降,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来越多,杯中的水也在不断地溢出,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越来越小。当物体下降到一定深度后,水不再溢出,说明此时物体已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随着物体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而变化,而是保持不变,这说明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不再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 N,物体受到浮力为1.2 N-0.4 N=0.8 N;(3)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相等,则V=V排=[F浮ρ水g]=[0.8 N1.0×103 kg/m3×10 N/kg]= 8×10-5 m3=80 cm3,则物体的密度ρ=[GVg]=[1.2 N8×10-5m3×10 N/kg]=1.5×103 kg/m3;(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为1 cm、2 cm、3 cm、4 cm、5 cm、6 cm时,所受浮力分别为0.2 N、0.4 N、0.6 N、0.8 N、0.8 N、 0.8 N,以上数据描点画线,即可得出所求图线。

19.〔分析与交流〕:(1)小灯泡发光的明暗程度(1分) (2)长度越长(1分) 大(1分) (3)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1分)

[拓展延伸](1)当导体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其长度成正比(2分) (2)(0.07 Ω/cm)·l(2分)

解析:[分析与交流]电阻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小灯泡发光越暗,所以在本实验中是通过小灯泡的明暗程度表示电阻的大小的。因为导体电阻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电流变化相差不大时,小灯泡的明暗变化不明确,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电流值的变化,所以为了较准确地知道电流值的变化,应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

[拓展延伸]由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根电阻丝的长度增大几倍,它的有效电阻值就增大几倍,这说明在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设R=kl,将表中的R=2.1 Ω,l=30 cm代入得:2.1 Ω=30 cm×k,则k=0.07 Ω/cm,则R=(0.07 Ω/cm)·l。

20.解:(1)拉力的功率P=Fv绳=75 N×2×0.3 m/s=45 W (3分)

(2)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GFn]=[120 N75 N×2]=80% (3分)

(3)小超对水平面的压力 F压=G-F= 600 N-75 N=525 N (1分)

则他对水平面的压强p=[F压S]=[525 N350×10-4 m2]=1.5×104 Pa (2分)

21.解:(1)小灯泡的电阻 RL=[U2额P额]=[(12 V)26 W]=24 Ω (2分)

(2)当滑动变阻器片P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阻值为0,灯L和定值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R1消耗的功率为P1。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说明UL=U额=12 V,电路中的电流I=I额=[P额U额]=[6 W12 V]=0.5 A

此时电源电压 U=UL+[UR1]=12 V+[UR1]① (1分)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时,灯L、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1、R2两端总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R1消耗的功率为P2。

因为P1=4P2,则由P=I2R可知,滑片在最左端与最右端时,电路中电流之比I1∶I2=2∶1。

此时电路中电流I′=0.25 A

则R2两端电压[UR2]=I′R2=0.25 A×48 Ω=12 V

又由U=IR可知,此时灯L两端电压UL′=[12]UL=[12]×12 V=6 V,R1两端电压[UR1]′=[12][UR1] (1分)

则电源电压 U=UL′+[UR1]′+[UR2]=6V+UR1+12 V ② (1分)

①②联立,解之得[UR1]=12 V,U=24 V (1分)

(3)当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U1=[UR1]=12 V

电压表测量部分消耗的电功率P=U1I= 12 V×0.5 A=6 W (1分)

当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U2=[UR1]′+[UR2]=6 V+12 V=18 V

电压表测量部分消耗的电功率P′=U2I′=18 V×0.25 A=4.5 W (1分)

则P∶P′=6 W∶4.5 W=4∶3 (1分)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三)

1.C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空气中传播得快。

2.B

解析: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过程中,沿近圆轨道飞行,组合体的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交会对接后,以神舟十一号飞船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组合体连接在一起,二者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航天员与地面飞控中心的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进行的;质量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由神舟十一号飞船带到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中的航天员食品质量不会因为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C

解析:尺子的振动快慢(频率)受多因素的影响,在“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时要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的振幅相同;由于尺子振动的频率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有关,所以可以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4.C

解析: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瓶子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瓶子的支持力、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是相互作用力;瓶子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瓶子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瓶子上的,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构成一对平衡力;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尽管都是作用在桌子上,但这两个力的大小不等,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大小与桌子的重力和瓶子的重力的合力相等。

5.D

解析:在家庭电路中,若开关可以直接接在零线和火线之间,当开关闭合后就直接造成短路;家庭電路中,用铜导线替代熔丝,由于铜导线的熔点很高,在电流突然增大到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时,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铜导线熔断,也就无法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所以很不安全;在一个普通插线板上长时间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连接插板的导线上通过的电流很大,容易引起导线发热而烧断,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三脚插头的一个插头是与用电器金属外壳相连的,当插在三孔插座上时,与之对应的插孔通过导线与大地相连,使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所带的电荷通过这根导线与大地构成回路而导走,避免引发触电事故。

6.B

解析:雾和露都是由水蒸气液化来的,霜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雪是水蒸气凝华或凝固形成的。

7.D

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沿着磁感线的方向运动时,不切割磁感线,无感应电流产生。

8.D

解析:由于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在闭合开关后,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9.D

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内能的增加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在相同的物态时,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随之减少。

10.B

解析:同一小球的重力是相等的,处在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在甲和乙两种液体中漂浮或悬浮,小球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在丙液体中下沉触底,浮力小于其重力。

11.B

解析:烛焰在图示位置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以此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投影仪的原理是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成像在光屏上发生漫反射才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应选用较粗糙的白色光屏;凸透镜成像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蜡烛要远离凸透镜才行;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将会向上移动。

12.D

解析:由于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小球到达b点时,橡皮筋处于自然下垂状态,对球没有拉力,则球只受重力作用,则合力不为零;c点是小球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c点时由于小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绳子的弹性势能,对小球的拉力大于小球的重力,则合力不为零;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一直在增加,但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不断减小,在达到c点时,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所以在小球从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动能是先增加后减小;当小球经过b点后,小球受到向上的弹力,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动能也逐渐减小,直到下落到最低点c点时,动能为零,橡皮筋伸长到最长,则弹性势能最大。

1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的平衡原理) 足够长的杠杆和合适的支点

解析:撬动地球需要使用杠杆,杠杆必须有支点,有足够长的杠杆和合适的支点,就可以得到足够大的力来撬动地球。

14.核裂变 不可

解析:核能的利用,可控核能是核裂变,核聚变目前不能实现可控,核能不可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5.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

解析: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对外表现与分子间的距离大小有关。

16.比热容 吸热

解析: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的小;蒸发吸热,物体温度降低。

17.变大 熄灭

解析:图示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电灯L1兩端的电压,若灯泡L1的灯丝突然断开,相对于电压表通过电流表和开关接在电源的正极上,通过电灯L2接在电源的负极上,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示数变大了;此时电路中的电阻很大,相当于开路,L2将不会发光。

18.如图所示

解析:通电螺旋管的左端为N极,可以判定该通电螺旋管的磁感线方向是向右的,电源的左端为负极,右端为正极,小磁针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19.(1)重合 不能 (2)相等 等于

解析:用等效替代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同样的蜡烛重合后即找到像的位置,判断出像的大小,由于成的是虚像,所以无法在光屏上呈现。实验数据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等大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0.(1)远 增大 (2)大 大客车 (3)惯性

解析:运用理想实验推理法,在图甲中,通过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反映阻力的大小,又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远近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图知,平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可以科学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知道阻力较小的雨雪天路面,为了安全,要保持较大的刹车距离,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在图乙中,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小球对外做功越多,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进而可知公路限速方面,大客车要保持较低的行驶速度;车辆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造成交通的主要原因,即车辆的惯性。

21.(1)右 (2)F (3)10 0.3 (4)控制变量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解析:电路连接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处于阻值最大处,以防止闭合开关电路中的电阻小电流过大烧坏电路元件,图中滑动变阻器左端连接电阻丝,右端连接金属棒,所以开关闭合,滑片要处于最右端;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所以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要接在电阻的左端,即F点;电流表选用0~0.6 A量程,读数是0.3 A,根据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知,当电流是0.3 A时,电阻的阻值是10 Ω;电路中的电流既与电压有关,又与电阻有关,所以在探究时,实验采用的控制变量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2.解:(1)由公式v=[st]可知,路程s=vt=30 km/h×2 h=60 km;(2)车对路面的压力F=G=1000 N,产生的压强p=F/S=1000 N/20×10-4 m2=5×105 Pa;(3)电动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W有=Fs=fs=0.05Gs=0.05×100 kg× 10 N/kg×60 000 m=3×106 J,电动车消耗的电能所做功为总功W总=1 kW·h=3.6×106 J,所以η=W有/W总=83.3%。

23.解:(1)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p=ρ海水gh=1.03×103 kg/m3×10 N/kg×70 m=7.21×105 Pa;(2)物体在水下受平衡力的作用,则G=F浮+F举 ,则F举=G-F浮=ρ物gV-ρ海水gV=2.7×103 kg/m3×10 N/kg×0.02 m3-1.03× 103 kg/m3×10 N/kg×0.02 m3=334 N;(3)由图象可知,海水阻力与机器人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当机器人运动速度为0.5 m/s时,f=175 N,机器人匀速前进时,机器人水平推进力F=f,P=Fv=175 N×0.5 m/s=87.5 W 。

24.解:(1)应置于C位置。此时两只电阻丝并联在电路中,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2)由图可知,开关S接在B处时,只有电阻R1工作,放出的是温水,功率是2.2 kW;开关S接在C处时,R1、R2并联工作,放出的是热水,功率是3.3 kW,所以R2的发热功率为1.1 kW,由此可以求出R2=U 2/P=(220 V)2/1100 W= 44 Ω;(3)每分钟放出水的质量m=ρV=1.0× 103 kg/m3×10-3 m3=1 kg,每分钟水最多吸收的热量是Q=W=Pt=3300 W×60 s=198 000 J,水温可以升高Δt=Q/cm=198 000J/[4.2×103 J/(kg·℃)×1 kg]=47.1 ℃,所以放出热水的最高温度是51.1 ℃。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

1.C

解析:中学生的步幅在50 cm左右,自行车车轮的半径与此差不多,约为50 cm,A选项不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 ℃左右,变化幅度很小,B选项不符合实际;初三男子跑完1000 m的时间在3.5 min,平均速度在v=s/t=1000 m/210 s≈4.7 m/s,接近 4.5 m/s,C选项符合实际;电热壶的额定功率在1500 W左右,家用微波炉的功率与此差不多,D选项不符合实际。

2.B

解析:手机发出声音,是由于扬声器振动,A错误;能区分人与汤姆猫的声音是由于他们的音色不同,B正确;很小的音量是因为响度不同,C错误;声音从手机传到人耳,人说话通过空气传入其他人耳朵中,声速相同,D错误。

3.C

解析:铁的比热容小,A错误;炒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内能,B错误;蒸通过热传递和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的内能增加,蒸熟榆钱饭,C正确;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错误。

4.D

解析:导体电阻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有关,与其两端电压无关。

5.B

解析: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A.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B.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液体体积的变化去认识它,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C.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研究方法是推理法;D.在学习蒸发与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这种研究方法是类比法。

6.B

解析:筷子在正常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错;筷子的前端刻有凹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正确;竹筷漂浮在水面上,是由于筷子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C错;用铝制筷子夹取食物,手对筷子施加了力,会发生形变,只是人眼看不出来,故D错。

7.B

解析:当压力增大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其两端分到的电压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8.C

解析:手机充电器属于小功率用电器,不会造成电路中总功率过大,因而保险装置跳闸可能是由于短路造成的。

9.A

解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图中乒乓球静止时,球的下方没有水,所以不受浮力作用,故A选项正确;乒乓球静止时,受重力、水的压力和支持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B选项错误;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C选项错误;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不变,当乒乓球开始露出水面时,V排减小,由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减小。故D选项错误。

10.C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灯泡串联,由图象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3 V时,电路中的电流I=0.6 A,由U=IR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IR滑=0.6 A×20 Ω=12 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U=UL+U滑=3 V+12 V=15 V,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 V时,电路中的电流I′=1 A,因额定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PL额]=[UL额]I′=6 V×1 A=6 W,故B错误;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L额]=15 V?6 V=9 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滑=U′滑/I′= 9 V/1 A=9 Ω,故C正确;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滑=U′滑I′=9 V×1 A=9 W,故D错误。

11.虚像 光的折射

解析: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影布石上”中“鱼的影子”是人看到鱼在水中的形成的影子,所以属于光的折射。

12增大 改变用力的方向

解析:健身器是利用杠杆原理的装置;人用力拉重物時消耗内能转化为重物的重力势能,故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大;健身器的设计是为了方便人们健身,故此装置的目的主要是改变力的方向。

13.1.68×107 30%

解析:Q放=Vq=0.4 m3×4.2×107 J/m3=1.68×107 J;

Q吸=cm(t-t0)=4.2×103 J/(kg·℃)×15 kg×(100 ℃-20 ℃)=5.04×106 J;

η=[Q吸Q放×]100%=[5.04×106 J1.68×107 J×]100%=30%。

14.右 送血

解析:当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活塞向右移动,此时K2关闭,K1打开,故处于送血状态。

15.电磁波 可再生

16.(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17.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家庭电路中电压220 V一定,人体与试电笔中很大的电阻串联,通过人体和试电笔的电流很小。较小的电流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18. (1)不变 (2)两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

(3)同种 运动状态

19.(1)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相等

(2)远离 变大

(3)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0.(1)A (2)游码没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3)27 10 2.7 (4)不变

解析:(1)经分析得,测量鹅卵石密度的步骤为: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鹅卵石的密度ρ;故选A。

(2)托盘天平使用时,首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在调节横梁平衡前,要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而在图示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游码仍在标尺的中间,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3)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砝码的质量为20 g、5 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2 g,则鹅卵石的质量m=20 g+5 g+2 g=27 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5 cm3,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为25 cm3,则石子的体积V=25 cm3-15 cm3= 10 cm3。则鹅卵石的密度:ρ=[mV]=[27 g10 cm3]= 2.7 g/cm3=2.7×103 kg/m3。

(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不变。

21.(1)如图所示 (2)小灯泡断路 (3)C(4)A 0.6 (5)20

22.(1)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2) 1、2或3、4 (3) 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合理即可)

23.(1)洒水车的重力:G车=m车g= 6000 kg×10 N/kg=6×104 N

水的重力:G水=m水g=ρ水V水g=1.0× 103 kg/m3×5 m3×10 N/kg=5×104 N

车对地面的压力:F压=G车+G水=6×104 N+5×104 N=1.1×105 N

车的受力面积:S=0.5 m2

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压/S =1.1× 105 N/0.5 m2=2.2×105 Pa

(2)空车运动时的阻力:f=0.01G车=0.01×6×104 N=600 N

因为车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牵引力F=f=600 N。

(3)汽车的工作原理是汽车发动机将汽油的内能转化为汽车的动能;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的应用,而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安全带起着约束位移和缓冲的作用,吸收撞击能量,缓解惯性带来的危害,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受伤的程度;车轮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等。

24.(1)Ie=Pe/Ue=3 W/6 V=0.5 A

RL=Ue/Ie=6 V/0.5 A=12 Ω

(2)当滑片在最左端时,R2=0 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I=0.5 A,此时乙灯正常发光

U1=I R1=0.5 A×6 Ω=3 V,UL=Ue=6 V

U=Ue+U1 =6 V+3 V=9 V

(3)当滑片在最右端时,R2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I=0.3 A,U2=6 V

U1= I R1=0.3 A×6 Ω=1.8 V

U 实= U -U1-U2=9V-1.8 V-6 V=1.2 V

P实= U 实I=1.2 V×0.3 A=0.36 W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五)

1.A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形式传播,故选项A正确;人唱歌是靠声带振动发声,故选项B不对;“清脆悦耳”是指声音的音色好,而非响度大,故选项C不对;辨别不同的声音是靠音色,而非音调,故选项D不对。

2.B

解析: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的折射所致,因而选项B正确。

3.D

解析:无舵雪橇在雪道中高速滑下,这说明它是运动的,因而选择的参照物必须与无舵雪橇有位置的变化,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比赛场上的观众或冰道符合题目要求,故答案为D。

4.C

解析: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而动能越大,则发生交通事故时,其破坏力就越强,因而从物理的思维来说,限速主要是为了限制动能,故答案选C。

5.B

解析:冰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因而选项A正确;日常中所用的石油气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故选项B不对;液体凝固时都会放热,因而选项C正确;冰箱都是利用液体的蒸发吸热降温的,因而选项D正确。

6.C

解析:由题图得,只闭合S2时L1与L2是串联,故选项A不对;只闭合S3时电路只有L1工作,故选项B不对;只闭合S1和S3时,L1与L2是并联,故选项C正确;只闭合S2和S3时,L2被短路,故选项D不对。

7.B

解析: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而拉力等于摩擦力,故选项A不对;当F=3 N时,物体做匀速运动,故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故选项B正确;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由于其对接触面的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因而摩擦力不变,故此时的摩擦力仍是3 N,所以选项CD不对;

8.会聚 热传递 可再生

解析:太阳灶是利用凹镜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来提高温度的;水壶内的水被加热是热传递所致;太阳能可以长时间源源不断地提供,因而是可再生能源。

9.物质 电子 引力

解析: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固体能够有一定的形状与体积是分子间的引力所致。

10.水 浅 蒸发

解析:人向后划水时,手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人同时施加向前的力使其前进;人在岸上看水池时,池底处的反射光線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光在水面发生了折射,而折射光线由于远离法线,故人眼沿折射光线看池底时,看到的位置就变高(浅)了;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体由于有大量的水蒸发,而蒸发有致冷作用。

11.火花塞 压缩 9.2×106

解析: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有火花塞。由图可知,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故是压缩冲程,0.2 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qm=4.6×107 J/kg×0.2 kg= 9.2×106 J。

12.2000 = >

解析:由压强公式可得,p=ρgh=1× 103 kg/m3×10 N/kg×0.2 m=2000 Pa;未拔出软木塞时,a、b两管构成连通器,故a、b两管液面相平,即h1=h2;当拔出软木塞后,b管的下部窄小,因而水流较快,根据流速大,压强小可知,a管下水的压强大于b管下水的压强,因而h1′>h2′。

13.电 B A

解析:当用力使线圈A向右运动时,切割了磁感线,产生了感应电流,故此现象是电磁感应,反映了发电机原理;当电流通过B线圈时,发现悬挂着的线圈B也随着摆动,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反映了电动机的原理。

14. 5 10 1.5×10-3

解析:R2=R总-R1=[UI]-5 Ω=[3 V0.3 A]-5 Ω= 5 Ω;因为FA×lAO=FB×lOB,所以FA×40 cm=5 N×80 cm,故FA=10 N;球受到的浮力:F浮=FA+G=10 N+2 N=12 N,V排=[F浮ρg]=[12 N10 N/kg×0.8×103 kg/m3]=1.5×10-3 m3。

15.(1) 如图甲所示 (2) 如图乙所示

(3)如图丙所示

16.(1)增长 0.24 (2)2.00 左 32.6

4.075×103

解析:(1)小车滑下的时间较短,不容易测量时间,因而通过坡度较小的斜面,可以减小速度来增长时间,减小误差;v=s/t=120 cm/5 s= 24 cm/s=0.24 m/s;(2)由图可得,木块的长度是2.00 cm;当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调才能使天平平衡;由题意得,木块的质量为m=20 g+10 g+2.6 g=32.6 g;木块的体积V=(2.00 cm)3=8 cm3;木块的密度ρ=m/V=32.6 g/8 cm3=4.075 g/cm3=4.075× 103 kg/m3。

17.(1)焦距 (2)下 (3)左 清晰

(4)f

解析:(1)该实验需要明确凸透镜的焦距,因而需要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偏低,所以可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3)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远像近”的规律,若烛焰向左移动,则物距u增大,故像距v减小,所以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才是蜡烛真正的像;(4)光屏上出现的放大的实像,属于物距f2f时成缩小倒立的像,当f

18.(1)如图所示 (2)电压 电流 电阻(或电功率) (3)小灯泡断路 (4)第二步:S1、S2闭合,S3断开,移动滑动变阻器划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UO;第三步:滑动变阻器P不动,S1、S3闭合,S2断开,记下电压表示数为U,则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表达式P=[U0(U-U0)R0 ]。

19.解:(1)p=F/S=80 N/(200×10-4 m2)=4000 Pa;(2)W=Fs=50 N×0.2 m/s×1×60 s=600 J;P=W/t=600 J/60 s=10 W;(3)η=fh/Fs,所以f=Fsη/h=3Fη=3×50 N×80%=120 N

20. 解:(1)P=UI=220 V×0.2 A=44 W; (2)I1=U/R1=220 V/110 Ω=2 A;(3)I总=P/U= 660 W/220 V=3 A;I2=3 A-0.2 A-2 A=0.8 A,R2=U/I2=220 V/0.8 A=275 Ω。

21.(1)晶体 (2)0 98 (3)增大

(4)大 (5)液体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1)熔化时温度不变,属于晶体; (2)由图象可得,熔点是0 ℃,沸点是98 ℃;(3)BC时间段属于熔化过程,需吸热,故内能增大;(4)冰熔成不水,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5)水沸腾后温度不变,所以图象中的温度不可能再升高。

22.(1)9 (2)b (3)减小 不变

(4)2.25×102 (5)5×103

解析:(1)由图甲可知,A的重力是9 N;(2)随着物体的浸入,它受到浮力将增大,而拉力会变小,故b图象是反映拉力的变化图象;(3)未浸没时,浮力增大,则拉力变小,浸没后,浮力不变,则拉力不变;(4)A浸没后,受到的浮力是F浮=9 N-7.2 N=1.8 N,则相当于A排出1.8 N的水,这排出的水的重力就是对容器底所增大的压力,所以该排出的水使容器底增加的压强Δp=ΔF/S=1.8 N/(80×10-4 m2)=2.25×102 Pa;(5)A的质量m=9 N/(10 N/kg)=0.9 kg;VA=V排=F浮/ρg=1.8 N/1×103 kg/m3×10 N/kg=1.8×10-4 m3;ρ=m/V=0.9 kg/(1.8×10-4 m3)= 5×103 kg/m3。

23.(1)越大 4 (2)增大 不变 增大

(3)0.4

解析:(1)当导线拉长2倍后则电阻会增大2倍,而同时横截面积减小到原来的1/2,则电阻又增大到原来的2倍,所以增大到原来的4倍;(2)在触点移动,整个电路的电阻不变,因而电流不变,而R2两端的电压变大时,则说明R2的阻值也变大,而电阻变大是由长度变长所致;(3)由于电路中的电流不变,P=UI=4 V×0.1 A=0.4 W。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1. C

解析:A.响度是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衣架时衣架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不能探究出影响响度的因素,故A不符合题意;B.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该实验不能改变衣架振动的频率,故B不符合题意;C.小明用手指堵住双耳,切断了声音从空气中传播的途径,若此时敲打衣架的声音仍传到耳朵里,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C符合题意;D.在不改变两人距离的情况下,小明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所用时间是相同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C

解析:A.切蛋器裝有很细的钢丝,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鸡蛋的压强,不符合题意;B.冰刀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坦克上安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坦克对地面的压强,符合题意; D.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墙壁的压强,不符合题意。故选C。

3.A

解析:我们看到水中的硬币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硬币的像抬高了一点,是虚像。杯子和水在侧面构成了凸透镜,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

4. B

解析:一般的人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低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高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我们称为“超声波”。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可听见的声音。故选B。

5.B

解析:经过的路线是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A.在相等时间间隔里位置没有变化,即静止;B.已知时间间隔相同,每个时间段内通过的距离也相同,说明物体在这一时间内可能做匀速运动;C.已知时间间隔相同,相同时间段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已知时间间隔相同,相同时间段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选项B正确,故选B。

6. C

解析:A.据图能看出,当振动时,线圈会发生运动,即恰好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使得电路中产生电流,故该装置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该装置是通过线圈运动而产生电能的,即消耗机械能产生电能,故该装置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由于线圈的运动方向是改变的,故在线圈中的电流的方向也是改变的,故小灯珠中流过的电流是交流电,故选项C符合题意;D.由于线圈的运动方向是改变的,故在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也是改变的,故小灯珠中流过的电流是交流电,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B

解析:电工检测发现:开关处确实断开,但水泵和井水都带电,由此可知开关应接在零线上。井水温度从此明显变高的原因是由于水泵与火线未断开,与大地构成闭合回路,水泵线圈中有电流通过产生热量所致,故选B。

8. B

解析:灯和压缩机是并联关系,且各自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故选B。

9.B

解析:由压强公式p=ρgh,故剩余部分:p′甲=ρ甲gh′甲=p′乙=ρ乙gh′乙,又h′甲ρ乙,因为ρ甲gh>ρ乙gh,ρ甲gh′甲+ρ甲gh>ρ乙gh‘乙+ρ乙gh,由此可知:p甲>p乙,故选B。

10.B

解析: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 g,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 g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 g,则溢出水的质量为(128 g+33 g)-131 g=30 g。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干玉米粒的体积V玉米粒=V水=[m水ρ水]=[30 g1.0 g/cm3]=30 cm3,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干玉米粒的密度ρ=[mV]=[33 g30 cm3]=1.1×103 kg/m3,故选B。

11.A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小车在光滑轨道上匀速运动,小钢球相对于小车竖直向上被弹出,由于具有惯性,小球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小球落下的位置在小车内弹簧上端,故选A。

12.C

解析: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U=IR=0.2 A×50 Ω=10 V,电源电压U总=10 V+2 V=12 V;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U′=IR′=0.3 A×25 Ω=7.5 V;灯泡的额定电压UL=12 V-7.5 V=4.5 V;灯泡的额定功率PL=I′UL=0.3 A×4.5 V=1.35 W。故选C。

13.(1)2.73~2.77 (2)37.68~37.72

14.(1)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越大 (2)陶瓷碗对台面的压力大于塑料碗对台面的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解析:(1)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越大 (2)陶瓷碗对台面的压力大于塑料碗对台面的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15.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斥

16.(1)10.0 (2)不能成像(或成虚像)

解析:(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作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

(2)物体放在焦点上,即物距为10 cm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物距小于焦距10 cm,成虚像。

17 .加速 匀速

解析: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即“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一开始重力大于空气阻力,所以先加速下落,但随着速度增大,其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当阻力大小与雨滴的重力相等時,雨滴受平衡力的作用,其速度不再变化,阻力也就不再变化,雨滴将匀速下落。

18. s=v2/8 8

解析: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即制动距离一定与速度有关,但明显不是正比关系。故猜想可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通过计算发现制动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s=v2/8。则当速度为8 m/s,对应的制动距离为8 m。

19. 电流 变大 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在纸上,一段时间后,纸会点燃(合理即可)

解析:(1)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线直接将电源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时,容易烧坏电路或形成火灾;(2)透明的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凸透镜可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焦点,焦点的温度很高。

20.(1)并联 (2)4.6 (3)3.42×104

解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2)当S与2、3接触时,电路中只有灯丝B,电路的功率最小,由电功率P=UI的公式变形求出通过灯丝的电流I=P/U=55 W/12 V=4.6 A;(3)由图象可知远景照明工作4分钟,近景照明工作6分钟,可求出大灯消耗的电能W=W远景+W近景=60 W×240 s+55 W×360 s=3.42×104 J。

21. 变大 先变大后不变 增大

解析: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由此可见,小瓶在下沉过程中,水对小瓶瓶口的压强变大,小瓶所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悬浮时小瓶中水的质量与挤压前相比增大。

22.热传递 < 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发热功率越小

解析:电热膜取暖器工作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得室内温度升高,因此墨线是并联的。如图中,若通过每条墨线的电流为I,则IA=3I,IB=9I,因此IA

23.如图所示

24.解:(1)根据热量计算公式可得Q=cmΔt=4.2×10[3J/(kg·℃)×80 kg]×(50 ℃-20 ℃)=1.008×107 J ;

根据功率公式可得:t=[WP]=[QP]=[1.008×107 J 1000 W]=10 080 s=2.8 h

(2)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U1=U-U2=220 V-12 V=208 V

由欧姆定律公式可得:R=[U1I]=[208 V0.02 mA]=1.04×107 Ω

25.(1)灯泡断路 1.14 (2)不动 [I1RI2-I1] 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 使I1=[3.8 VR ]

解析:(1)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断路或灯泡短路或灯泡之外的电路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存在断路; 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灯泡两端相连,灯泡之外电路不存在断路; 综合分析可知电路故障为灯泡断路;确定电流表的量程、最小分度值,然后读出电流表示数, 由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2)a.小红所在小组想使用等效替代法,根据等效替代法分析答题;b.开关拨到2时,应保持滑片位置不动; c.先由欧姆定律求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再由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流过灯泡的电流,最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 d.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题中所求电阻值RL与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不相等,所以根据P0=U02/R0 求出的功率与额定功率的真实值相差较大;e.为准确测出灯泡功率,只需在步骤②中进行如下操作即可:开关S拨到位置1,移动滑片P直到灯泡正常发光为止,读出电流表示数I1。

26.(1)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弹簧的弹性有关 (2)秒表 (3)①没有控制质量不变 ②小球来回振动一次的时间太短,记时误差太大 ③实验次数太少,不能得出普遍规律(不能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解析:(1)小球振动快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与小球的弹性大小有关,与弹簧的形变大小有关,等等。(2)要探究小球振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必须控制时间,所以需要秒表。(3)实验步骤中,两次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小球,质量可能不同;虽然距离不同,但两个距离都很小,计时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实验次数太少,不能得出普遍规律(不能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27.(1)凸 大于

(2)电 紫外线

(3)小明第一次投入的是一枚5角硬币

(4)1.5 4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七)

1.C

解析:手機、卫星通信以及蓝牙技术等都是利用的电磁波。

2.D

解析:A.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辨别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D.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选项正确。

3.A

解析:A.小露珠相当于凸透镜,u

4.B

解析: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处于平衡时,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F1G;C.定滑轮,F3=G;D.动滑轮,F4=[12]G;由以上分析可知,用力最大的是F2。故B选项正确。

5.B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运动论。(b)图中,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由于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氮受重力作用会向下扩散,而验证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应排除重力的干扰,故(b)图放置最不合理,故B选项正确。

6.D

解析:A.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B、C均演示的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原理;D选项演示的是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原理。故D选项正确。

7.A

解析:A.热机的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C、D选项均正确。故答案为A。

8.C

解析:A.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的原理;B.吸饮料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C.在压力一定时,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增大了受力面积,可以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保护路面;D.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故C选项正确。

9.B

解析:A.核电站若做好保护措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极小的,故应该合理地利用核电站,而不应该关闭;B.太阳能、风力、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获取,且对环境几乎无污染,故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C.尽管能量是守恒的,但由于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无节制的消耗能源会造成能源危机;D.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水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选项正确。

10.C

解析:L1、L2并联接在电路中,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电流表A的示数一定大于A1的示数;并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故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等于V1的示数。故C选项正确。

11.D

解析:A.开关应接在火线上,而不是零线,而灯座的螺旋套应该接零线;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家庭电路中插座和电灯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的;C.使用测电笔时手或身体需要触碰笔尾金属体,才能辨别出是火线还是零线;D.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故D选项正确。

12.A

解析:由丙图可知:当U=1.3 V时I=0.1 A;当U=0.3 V时I=0.6 A;故有:

U=1.3 V+0.1 A·r……①

U=0.3 V+0.6 A·r……②

由①②两式联立解之得:r=2 Ω。故A选项正确。

13.液化 升华 吸热

解析:刚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上;温度低于冰的熔点,冰不会熔化,但可以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升华需要吸热,是个吸热过程。

14.不变 3 放大 靠近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虚像。不管后退多远,始终等大、等距;后退0.5 m,人距离平面镜1.5 m,像距离镜面也是1.5 m,故像距人3.0 m;凸透镜成像,u=18 cm,f=10 cm,即f

15.负 运动状态 受

解析:小球被推开,互相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小球带负电;小球被推开,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故小球静止后受平衡力。

16.力臂 1 大

解析: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方向为竖直方向,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很容易根据钩码所挂的位置读出力臂的大小;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F1=[F2×l2l1]=[1.5 N×20 cm30 cm=1 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1 N;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拉力力臂变短,杠杆平衡,故拉力要变大。

17.80 20 压缩

解析:热机工作遵循“一四二二一”,即: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2400 r/min”即“40 r/s”,在1 s内曲轴转了40周,故在1 s内完成了80个冲程,对外做功20次。由图可知:此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要么是压缩冲程、要么是做功冲程,而活塞是向上运动,只能是压缩冲程。

18.(1)桶和沙的重力 弹簧测力计 (2)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析: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绳子拉力大小。小桶也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绳子拉力大小等于桶和沙的重力;把毛巾铺在木板上,改变了接触面粗糙程度,要装入更多的沙子说明摩擦力变大。

19.10 10-3 2.7×103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重力G=27 N,而该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17 N。故F浮=G-F′=27 N-17 N=10 N;物体的质量:m=[Gg=][27 N10 N/kg]=2.7 kg。F浮=ρ水gV排 ,故V排 =[F浮ρ水g]=[10 N1.0×103 kg/m3×10 N/kg]=10[-3 m3]。因为浸没,故V物=V排 =10[-3 m3],所以物体的密度:ρ=[mV物]=[2.7 kg10-3 m3]=2.7[×103 kg/m3]。

20.2017.6 13 200 44 0.2 240 12 960

解析:电能表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故示数为2017.6 kW·h;转盘转动11转消耗的电能W=[1 kW·h3000][×11=3.6×106 J3000×11=13 200 J];电动机工作时电功率:P=[Wt=13 200 J300 s=44 W];电流:I=[PU=44 W220 V]=0.2 A;5 min内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Q=I2Rt=(0.2A)[2×20 Ω×300 s]=240 J;电动机在5 min内输出的机械能是:W机械=W-Q=13 200 J- 240 J=12 960 J。

21.(1)如图所示

(2) 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22.(1)左 (2)45 1.125×103 (3)偏大(4)ρ=ρ[水][m2-m0m1-m0]

解析:(1)天平和杠杆调节遵循“左翘向左调,右翘向右调”,指针偏右说明横梁左翘,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2)由题图可知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62 g,酱油的体积为40 cm3,故酱油的密度为:ρ=[m2-m0V=62 g-17 g40 cm3]=1.125 g/cm[3]=1.125×10[3]g/cm[3];

(3)此方法中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会有少量残留在烧杯中,导致测出的酱油的体积偏小,故测出的酱油密度会比真实值偏大;

(4)显然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m2-m0;烧杯中酱油的体积等于烧杯中水的体积:V酱=V水=[m1-m0ρ水],故酱油的密度表达式为:ρ=[m酱V酱]=

ρ[水][m2-m0m1-m0]。

23.(1)让钢球从高处摆下 木块滑行的距离 (2)速度 质量 (3)甲 (4)当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解析:(1)水平方向用手推使钢球获得一个速度很容易,但两次使钢球获得相同的速度靠手推无法实现。根据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让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动能相等,可得到速度也相等;钢球动能的大小无法用肉眼比较,但可以通过做功来比较。在水平面钢球撞击木块,钢球对木块做功使木块移动,故可以根据木块滑行的距离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从相同高度摆下,目的是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时速度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3)上面的两次实验是在速度一定时,改变物体的质量而进行的探究,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表现出来的,换较大的木块或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都会使实验条件发生改变,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应采用甲同学的建议。

(4)由表中数据可得,在钢球下摆高度相同即到达竖直位置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的钢球使木块滑行的距离越远,故可得结论:当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4.(1)质量 (2)加热时间 (3)温度 (4)2.1×104 (5)1.9×103

解析:(1)实验中除了要控制试管中加入的水和色拉油的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质量相同;

(2)实验是在同一个红外线加热器中进行,故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的;

(3)由Q=cmΔt得:c=[QmΔt],在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4)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水m水Δt水=4.2×10[3J/(kg·℃)×0.2 kg]×(45 ℃-20 ℃)=2.1×104 J ;

(5)均加热6 min,故色拉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故有:c水m水Δt水=c油m油Δt油,可得色拉油的比热容为:c油=[c水m水Δt水m油Δt油]=[c水(45 ℃-20 ℃)75 ℃-20 ℃]=[25c水55]=1.9×103[ J/(kg·℃)]。

25.(1)电流 左瓶 (2) 电阻 左瓶

解析:(1)图中右边两电阻并联后与左边电阻串联,可知左边总电流等于右边干路電流,而左边瓶内电流较右边瓶内电流大,两瓶中电阻都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所以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根据Q=I2Rt,在电阻、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大的产生的热量大,即左瓶内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2)右瓶并联的两根电阻丝都放入瓶内,此时两瓶内电流大小相同,右瓶电阻并联,总电阻变小,故左瓶中电阻大于右瓶的总电阻,通电时间也相等,所以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根据Q=I2Rt,在电流、通电时间相等时,电阻大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大,即左瓶内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26.(1)W有=Gh=900 N×5 m=4500 J

(2)W总=Fs=Fnh= 400 N×3×5 m=6000 J

(3)P=[W总t=6000 J60 s=100 W],η=[W有W总×]100%=[4500 J6000 J×]100%=80%。

27.(1)F=G=mg=1.6×103 kg×10 N/kg=1.6×104 N

p=F /S =1.6×10 4 N/(4×20×10-4 m2)=2×10[6]Pa

(2)v=s/t=144 km/2 h=72 km/ h=20 m/s

(3)由P=W/t=Fs/t=Fv公式变形可得

F=P/v=1.5×104 W/(20 m/s)=750 N

(4)W=Pt=15×103 W×2×3600 s=1.08×108 J

m=ρV=0.8×103 kg/m3×12×10-3 m3= 9.6 kg

Q=mq=4.5×107 J/kg×9.6 kg=4.32×108 J

η=[WQ×]100%=[1.08×108 J4.32×108 J×]100%=25%

28.(1)由题意和图丙可知:RT设定温度为100 ℃

(2)当t= 100 ℃时,RT=34 Ω

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1100 W,故R总=U2/P=(220 V)2/1100 W=44 Ω

R0=R总-RT=44 Ω-34 Ω=10 Ω

(3)由图丙可知:当温度为130 ℃时, RT=100 Ω

I=U/(R0+RT)=220 V/(10 Ω+100 Ω)=2 A

RT的实际功率:PT=I2RT=(2 A)2×100 Ω =400 W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八)

1.B

解析:一张A4纸的厚度约为1 mm,则一张试卷的厚度为4 mm不合理;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一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 N。

2.D

解析:口哨声是呼出的气流振动发出的声音。

3.D

解析:“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喷出的水在空中形成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实质是光的折射。

4.C

解析:雪主要是由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强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雪在阳光下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这是熔化过程;在阴凉处雪也会一天天地减少,这是由于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5.C

解析:锯条锯木头,擦划火柴都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来回弯折铁丝,铁丝发热,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烧水时,火焰的内能传递给水,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6.A

解析:洗碗时戴的手套上有许多花纹,这些花纹的主要作用是在压力一定時,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切菜时,菜与刀面间的摩擦会使我们切起菜来很费力,是有害的,应减小;缝衣时,针与衣服之间的摩擦阻碍了针在衣服中的进出情况,这是有害摩擦,应尽量减小;骑车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妨碍车轮的转动,这也是有害摩擦,应尽量减小。

7.D

解析:木箱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也不相反,只是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木箱上,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工人对木箱的推力和木箱的重力,大小不等,方向不相反,不在同一直线上,也不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木箱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工人对它的推力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8.C

解析:电磁铁的铁芯需用磁性材料制成,铜不是磁性材料,故不可以用铜棒代替铁芯;减小线圈的匝数,则电磁铁的磁性减弱;用电压更高的电源,可以增大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对调电源的正负接线位置,只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极性,不能改变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大小。

9.B

解析:两个泡沫小球经毛皮摩擦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的多少并没有变,不是创造了电荷;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正负电荷数相同,并非原子内部没有电荷。

10.C

解析: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在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从而做出判断;手影游戏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冰是晶体,所以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

11.D

解析:水面上看到两岸树木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产生的;在炎热的夏季,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故水温上升的慢,所以江边气温比周围的低;斜射到水面的光会发生折射现象,渔民看到水中的鱼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所以沿着看见鱼的力向却叉不到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12.D

解析: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中国馆模型,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沿斜面向上推物体比直接举起物体省力,但不省功;安全带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不能减少乘车人员的惯性;跳水运动员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因此跳水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13.C

解析:用电压表测得ab两端电压为零,不能说明哪一处断路,但用电压表测得ac两端电压为3 V,说明此时与a→灯泡→电阻R→c中某处是断开的,c→d之间的灯泡是完好的,且其他的是完好的;但用电压表测得bd电压为3 V,即说明b→电阻R→c→d中某处断开,由于c→d之间的灯泡是完好的,所以只能是b→电阻R→c中某处断路,故分析上述四个答案不难看出,C选项是正确的。

14.B

解析:功和功率是并列关系;密度和比热容是并列关系;机械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是包含关系。

15.D

解析:将电阻丝拉长后,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这会使电阻丝的电阻变大;将电阻丝外表涂上绝缘材料,不改变电阻丝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电阻不变;将电阻丝绕成螺旋状,也不能改变电阻丝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电阻不变;将两根相同的电阻丝并联在一起,在长度、材料一定的情况下,横截面积变大,故电阻变小。

16.C

解析:将渔线从水里拿上来时会有水附着造成导电性,渔竿的主要材质是碳素也是有导电性,如果弹出的渔线接触或靠近电线,就容易引起触电事故;在电线上晾湿衣服,电线上的绝缘层有可能破损,从而使人体和带电体接触,会造成触电事故,十分危险;在高压线下放风筝,风筝一旦缠绕在高压线上就会有危险,等到雨天就很容易使电线短路;攀登变压器容易引起高压带电弧触电;当用细铜丝、铁丝或铝丝代替保险丝后,它们的熔点很高,温度即使升高到一定程度,也不会自动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17.C

解析:将汽车钥匙插入钥匙孔,转动钥匙相当于闭合电磁铁的开关,使电磁铁工作,吸引衔铁向下,就会使触点A向右运动与触点B接触,把电动机所在电路接通,汽车启动;由图可知,电磁铁的工作电压是由一个电源提供的,而电动机的工作电压是由两个电源串联后提供的,所以电磁铁的工作电压比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低;根据安装可判断出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

18.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体重测试仪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所以体重显示表是用电流表改装成的;当自动体重测试仪的上方无物体时,滑片位于绝缘体的位置,电路断路;当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即体重显示表的示数越大;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W=Pt=UIt,在电源电压一定,通电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体重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消耗的电能越多。

19.D

解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在深泥中的藕下表面没有与水接触,因此没有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穿着橡皮防水服往深水处走时,水对人体的压强会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衣服会贴着身体更紧;往深处走的过程中,人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增大,因此会感到脚底“发飘”而站不稳;挖出的藕漂在水面上,属于漂浮状态,此时的浮力等于重力。

20.D

解析:当变阻器R2的阻值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不变,故总电阻没有增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电流中的电流也减小不到原来的1/2;由于变阻器R2的阻值增大,其分得的电压肯定变大,但是通过它的电流肯定是减小的,故它两端的电压不会增大为原来的2倍。

21.B

解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无承载钢像时对地的压力等于基座的重力,承载铜像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基座和铜像的重力之和,根据p=[FS]可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22.C

解析:利用公式R=[U额2P额]求出L1和L2的电阻分别为6 Ω、3 Ω,由于它们是并联的,所以根据公式P=[U2R]可求出P1∶P2=R2∶R1=1∶2,②正确;由②的分析知,L2灯泡的实际功率比L1灯泡大,灯泡L2比灯泡L1亮,故①错误;电源电压为3 V时,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3 V,此时灯L2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正常发光,故③正确;电源电压为9 V时,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9 V,大于两灯泡的额定电压,所以两灯泡会被烧坏,故④错误。

23.核裂变

解析:原子弹是利用较容易裂变的重原子核在核裂变瞬间可以发出巨大能量的原理而發生爆炸的,是一种对人类威胁极大的核武器。

24.音调

解析:小朋友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左到右逐一敲过铁条的过程中,铁条的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5.1.6×1020

解析:由题知,火星的密度ρ=4 g/cm3=4×103 kg/m3,则火星的体积:V=[mρ]=[6.4×1023 kg4×103 kg/m3]=1.6×1020 m3。

26.c

解析:光屏只能承接实像,所以蜡烛肯定要放在a、b、c三点上,且当蜡烛放在c点时,物距最小,像距最大,在光屏上承接的实像也最大。

27.6

解析:当闭合开关S、S1和S2时,滑动变阻器R2被短路,此时R1与L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为[(6 V) 212 Ω]+3 W=6 W。

28.如图所示

解析: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在空气中法线左侧斜向上作出反射光线OB,并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水中斜向下作出折射光线OC,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9.如图所示

解析:该车轮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上;摩擦力的作用点在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上,方向与车轮运动方向相同,用符号f表示,因为摩擦力要阻碍车轮顺时针转动。

30.(1)2.8 (2)0.46

解析:(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2 N,示数为2.8 N;(2)图中电流表选择的是0~0.6 A的量程,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 0.46 A。

31.(1)插入沙子中的深度 弹簧测力计

(3)在笔杆形状和插入沙子的深度一定时,笔杆受到的压力越大,能吊起的物重越大(或笔杆能吊起的物重与它受到的压力有关等) 二

(4)粗细(或表面粗糙程度) (5) 大 大

解析:(1)笔杆能吊起的物重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在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在验证猜想一可能与笔杆受到的压力有关,就要控制笔杆插入沙子中的深度不变,通过夯实并增加沙子质量来测量笔杆所受的压力,通过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能吊起的最大物重;(3)比较①④、②⑤或③⑥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二是正确的;(4)如果笔杆的粗细不同,其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产生的摩擦力就会不同,即笔杆能吊起的物重不同;如果笔杆的表面比较粗糙程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产生的摩擦力不同,所以能吊起的物重也就不同;(5)膨胀螺栓处于墙体中的部分就会膨胀,膨胀螺栓与墙体间的压力变大,与墙体间的摩擦力变大。

32.(1)C E 0~0.6A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4)0~9

解析:(1)根据实验过程中电表的最大示数能超过电表量程的一半进行分析,计算出当滑动变阻器为零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选择电流值能超过量程0~0.6 A一半的,根据定值电阻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型号;(2)要掌握此实验中电路图的画法,其中电流表、电阻、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在连接过程中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的接法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滑动变阻器要接一上一下;(4)根据题意可判断出电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电压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知识进行计算。

33.(1)16 (2)2

解析:(1)t=10 min=[16] h

s=vt=108 km/h×[16] h=16 km

(2)行驶100千米消耗的电能:

W=[100300]×50 kW·h=[503]kW·h=[503]×3.6×106 J=6×107 J,

Q放=W,由Q放=mq可得,完全燃燒柴油的质量:

m=[Q放q]=[6×107 J3×107 J/kg]=2 kg,

由ρ=[mV]可得,完全燃烧柴油的体积:

V=[mρ]=[2 kg0.85×103 kg/m3]=2.5×10-3 m3 =2.35 L

34.(1)2.1×108 N (2)4.2×107 Pa

(3)1.5×107 N

解析:(1)因为船漂浮,所以破冰船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m排g=21 000×103 kg× 10 N/kg=2.1×108 N;

(2)当船全部冲到了冰面上,船对冰层的压力为:F=G=2.1×108 N,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强是p=[FS]=[2.1×108 N5 m2]=4.2×107 Pa;

(3)由P=[Wt]=[Fst]=Fv得,F=[Pv]=[1.5×1071]=1.5×107 N。

35.(1)2.4×105 J (2)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开关S1,若开关S、S1均闭合时,电热丝容易因温度过高而熔断 (3)121 Ω

解析:(1)家用电烤炉的额定电压为家庭电路电压:U=220 V,额定功率:P=800 W,工作时间:t=5 min=300 s。由于电烤炉工作时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即Q=W,所以电烤炉正常工作5 min放出的热量为:Q=W=Pt= 800 W×300 s=2.4×105 J;

(2)电烤炉正常工作时电流:I=[PU]=[800 W220 V]=3.64 A;

正常工作时电阻:[R=[U额2P额]]=[(200 V)2800 W]=60.5 Ω

a、b两点间接入一个开关S1,开关S、S1均闭合时,电路中只有R2工作,R1被S1短路,

由于R1=R2,R2=[12]R=[12]×60.5 Ω=30.25 Ω;

此时电流:I′=[UR2]=[220 V30.25 Ω]=7.27 A=2I;

即此时R2中的电流是正常工作时的2倍,由焦耳定律公式Q=I2Rt可知相同时间内R2此时的热量是正常工作时的4倍,很容易因温度过高而熔断;

(3)由图可知,R3、R4并联,且R3=R4;功率:P′=800 W;

R3所消耗的功率:P3=U3I3=U×[12]I=[12]× 800 W=400 W;

故R3的电阻:R3=[U2P3]=[(220 V) 2400 W]=121 Ω

2017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九)

1.B

解析:量筒是测体积的工具;钟表是测时间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

2.A

解析:能量是守恒的,只能发生转化或转移,因此,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卫星与地面站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会带来电磁污染。

3.C

解析: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了,一定是电流过大造成的,这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电能表是用来测电路消耗电能的仪器,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电功;家庭电路中的熔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合金材料制成的,不能用铁丝代替。

4.D

解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功率反映的是做功的快慢;压强表示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5.C

解析:生命探测仪利用了声音可以傳播信息的特点;用听诊器的作用是减少了声音的分散,而不能改变伤员的心跳声和呼吸声的音调;使用镊子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针筒。

6.B

解析:“巴铁”工作时是依靠电力驱动的,它将消耗电能获取机械能,故运行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一次能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能源,而电能则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而来的,故电能属于二次能源;s=vt=60 km/h× [ 1060 ]h=10km;小车自南向北运行,以小车为参照物,“巴铁”相对于小车是运动的,运动方向与小车相反,由北向南运行。

7.C

解析:“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雨过天晴,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水珠,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平面镜成的像和物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与人离镜面的距离无关。

8.C

解析:a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演示的是电磁感应现象;b演示的是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d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演示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9.A

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电流等因素无关;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由欧姆定律可知,在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可见,电流可能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同理,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10.D

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后质量将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热学特性,只与组成物质的材料有关,因材料未变,故酒精用去一半后,其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

11.C

解析:飞船返回舱着陆前打开降落伞并向下高速喷出高压气体时,返回舱的速度将不断减小,则动能减小,因高度不断降低,重力势能将不断减小,而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故机械能减小。

12.B

解析:动能与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则加速运动是为了增大动能;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加速运动不能增大惯性;三级跳过程中,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故属于变速运动;踏板具有弹性,起跳时,踏板的弹性势能将会转化为动能,从而有助于提高成绩。

13.C

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将保持在熔点不变;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串联电路中,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电热就越多;两个相同的灯泡的灯丝电阻相等,如果将其串联在电路中,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将相等;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14.A

解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且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则水的温度达到80 ℃时也可能会沸腾;晶体熔化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达到沸点,吸收热量,则将0 ℃的冰放入室温为0 ℃的房间里,冰因吸收不到热量而不会熔化;同种材料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相同,则相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将不会发生电子的转移,故不会带电;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浮力不变,因海水的密度大于淡水的密度,故轮船将会上浮一些。

15.D

解析:人们能闻到药味,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A、B错;摇动喷雾器的摇柄时,摇柄会绕支点转动,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C错;快速推活塞时,吸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增大,使得药液升到喷筒里而被喷出。

16.C

解析:A、B、D中的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规律,而C中多次测量被测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各次的电阻,取电阻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以达到减小测量误差的目的。

17.C

解析:过热的炉火引燃覆盖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8.B

解析: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而功率是功与做功时间的比值,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使用机械时,都需要克服额外阻力做额外功,故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由P=W/t可知,在做功相等的情况下,做功时间越长,功率将越小;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并不一定多。

19.B

解析:为了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大,应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0,目的是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尾气浓度β增大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将变小,使得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故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由U=[UR0]+UR可知,R两端的电压将变小。

20. D

解析:当S接“1”挡时,电路中R与R0串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两个电阻之和;当S接“2”挡时,电路中只有R0,此时电阻小于串联时电阻,根据Q=U2t/R 可知:“1“挡是保温状态,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U2/R =(220 V)2/(44 Ω+2156 Ω)=22 W,故A正确,D错误;当S接“2“挡时,电路中只有R0,电流为:I=U/R0 =220 V/44 Ω =5 A,B正确;电路产生的热量Q=I2Rt=(5A)2×44 Ω×100 s=1.1×105 J,C正确。

21.电磁波 3×108

解析:电视信号是利用电磁波来传播的。人们先将声音信号、图像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电磁波载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和光信号。

22. 25 空气

解析:因转速是3000 r/min,则每秒转50转,而柴油机的转轴转2转做功一次,则1秒钟对外做功25次;吸气冲程中,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23.正电荷 并

解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互不影响,因此应并联连接。只有并联连接,才能保证它们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

24.液化 汽化

解析: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放热,从气态变成液态,即为液化;在光照下,露珠(液态)变成了气态,这属于蒸发(即汽化)。

25. 500 40

解析:作用在箱子上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此二力的大小相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

26.重力 液体的密度

解析: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鸡蛋在水中下沉,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当在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后,鸡蛋上浮,说明浮力大于重力,这里改变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

27.4.8 1.2

解析:從电路图中可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V1测的是电源电压,V2测的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因指针所指刻度相同,由此可以断定V1表用的是大量程,示数为6 V,V2用的是小量程,示数为1.2 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为6 V-1.2 V=4.8 V。

28.> >

解析:设物重为G,动滑轮重为G动。甲为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则F甲=G, 乙为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则有F乙=(G+G动)/2。因G动 F乙。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使用动滑轮时做的额外功较多,故机械效率较小。

29.小于 变大

解析:当有风吹过探头时,由于探头上表面凸,下表面平,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表面的路程比下表面长,经过上表面的速度比下表面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上表面的气压小于下表面的气压,探头将受到一向上的力,使得滑片向上移动;当风速增大时,滑片向上运动的较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较小,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IR变大,所以电压表(风速表)示数变大。

30. 20 0.8

解析:因三只灯泡串联且规格相同,它们的电流和电阻都相同,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这三只灯泡两端分得的电压都相同,即当三只灯泡串联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时,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U=4 V;由图象可知,当U=4 V时,I=0.2 A,则小灯泡的电阻:R=U/I= 4 V/0.2 A=20 Ω,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P=UI= 4 V×0.2 A=0.8 W。

31.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标出电磁铁的N、S极,由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发回到磁体南极标出磁感线的方向,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

32.如图所示

解析:圆柱体在力的作用下滚上台阶时绕A点转动,故它属于一个杠杆。要使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为最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所用的动力最小。因圆柱体的直径作动力臂为最大,故作过A点的直径即为动力臂,通过作用点作出与直径垂直的力,即为作用力F。

33.(1)

[ 物理现象(摘取原文) 物理知识 ① 用大锤将铁桩打入堤中 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 大浪使劲拍打着水墙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2)问题:启动水泵往堵水墙内灌水时,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解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1)①用大锤将铁桩打入堤中,消耗了大锤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桩的动能。

②大浪使劲拍打着水墙时,水墙也会对水施加力的作用,这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此问具有开放性,只要问与答对应且正确即可。

34.(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4)=

解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海绵的凹陷就越深,反之亦然,因此,实验中是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通过甲、乙实验可以看出,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故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关,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或者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如:书包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压强,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4)图丁和图丙中,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均相同,根据p=F/S可知,小凳对接触面的压强是相等的,只是由于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其效果显现不出来。故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

35.(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 D E (3)3 2.4 (4)猜想1、猜想2 (5)将圆柱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入水中不同深度处,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否则就有关

解析:(1)图B、C、D中,随着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却逐渐变小,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要分析出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比较不同液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大小,显然,满足此思路的只有DE 两图。

(3)从甲图中可知,该物体重为10 N,当浸没在水中和煤油中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7 N和7.8 N,则根据F浮=G-F可得,它们浸没时所受浮力分别为3 N和2.4 N。

(4)由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可以确定,当液体的密度不同时,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所受的浮力不同,故该实验可以验证猜想1和猜想2。

(5)若要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应让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然后改变浸没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会发生变化。

36.(1)“50 Ω 0.5 A” (2)电路连线如图所示 (3)变阻器瓷筒上的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 (4)1.92

解析:(1)由于电路中的电流为0.3 A,所以先把“100 Ω 0.2 A”的变阻器排除。因电源电压12 V,灯泡额定电压为6 V,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6 V。R=U/I=6 V/0.3 A=20 Ω,则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要达到20 Ω以上,所以“20 Ω 1 A”的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达不到要求,故选“50 Ω 0.5 A”的这一个。

(2)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应该与灯泡并联,电流表、灯泡、变阻器应该串联连接,且变阻器应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如图所示。

(3)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有示数,是因为电流太小,而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这说明滑动变阻器连入的阻值太大,只能是变阻器瓷筒上的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了电路。

(4)小灯泡的功率P=UI=6 V×0.32 A=1.92 W。

37.(1)9 N (2)1.5×103 kg/m3 (3)400 Pa

解析:(1)由图象可知,当深度h=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 N,此为圆柱体的重,即G=9 N。

(2)从图象中发现,物体从8 cm到10 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保持在3 N不变,此时物体全部浸没,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9 N-3 N=6 N。因刚好浸没时浮力不变,且F浮=ρgV排,则圆柱体的体积V=V排=[F浮ρ水g]=[6 N1.0×103 kg/m3×10 N/kg]=6×10-4 m3,圆柱体的密度ρ=[mV]=[0.9 kg6×10-4 m3]=1.5×103 kg/m3。

(3)从图乙可知,圆柱体从4 cm开始浸入水中,到8 cm刚好全部浸没,则它浸入的深度h=8 cm-4 cm=4 cm,底部所受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0.04 m=400 Pa。

38.(1)57 600 J (2)560 W (3)15.7 ℃

解析:(1)选择开关接B时,只有电动机连入电路,此时送出的是冷风,电流所做的功为W=UIt=Pt=120 W×8×60 s=57 600 J;

(2)电吹风送热风时,选择开关接A,此时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

则电热丝的发热功率P丝=[U2R]=[(220 V)2110 Ω]=440W,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P动+P丝=120 W+440 W=560 W;

(3)依题意有Q热=Q吸=cmΔt,则Δt= P'丝t'/cm=440 W×5×300 s/〔4.2×103 J/(kg·℃)×10 kg〕=15.7 ℃。

2017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十)

1.B

解析: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 kg,体重大约500 N;人体的密度接近水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ρ=[mV]变形便可求出中学生的体积约为V=[mρ]=[50 kg103 kg/m3]=50 dm3;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于1.1 m/s;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

2.A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敲鼓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3.C

解析: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摄影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投影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4.C

解析:图A中,开关S2闭合时,电路发生短路,不能工作,故A错;图B中只要开关S2闭合,电动机就会工作,故B错;图C中只有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动机才能正常工作,故C对;图D,S1闭合时,发生短路,故D错。

5.A

解析:图中乒乓球静止时,球的下方没有水,所以不受浮力作用,A正确;乒乓球静止时,受重力、水的压力和支持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乒乓球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错误;当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不变。当乒乓球露出水面时,V排减小,由F浮= ρ水gV排可知,浮力减小,D错误。

6.B

解析:忽略绳重及摩擦,拉力F=(G物+G轮),n1=2,n2=3,绳子受的拉力:F1=[12](G物+G轮),F2=[13](G物+G轮),F1>F2;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拉力所做的功W1=F1s1=[12](G物+G轮)×2h=(G轮+G物) h,W2=F2s2=[13](G物+G轮)×3h=W额=(G轮+G物) h,所以W1=W2;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功的功率P1=P2;由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7.D

解析:火箭点火起飞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火箭選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故B错误。火箭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一定减小,加速上升,动能增大,故C错误。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

8.B

解析:根据Q吸=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热量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它的比热容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较高,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错;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故B正确;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间长,乙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

9.D

解析:在识别电路时,电压表可以看成是开路,由题图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通过电流表和L1、开关和L2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灯光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故ABC错误,D正确。

10.B

解析: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右,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可知螺线管a端为N极,b端为S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由a端流入,故电源的c端为正极,d端为负极。

11.B

解析:由图知,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故A、C错;根据U=IR,定值电阻的电流变大,电阻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由P=UI得,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乘积变大,B 正确;根据R=U/I可知,由于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 错。

12.D

解析:人体是导体,用手直接触摸插座是非常危险的,故A错;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从电线上取风筝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十分危险,故B错;接在电路中的电源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湿手触摸时,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十分危险,故C错;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D对。

13.C

解析:由丙图可知,前2 s物体速度为零,仍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则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乙图可知,物体所受拉力为3 N,则可知摩擦力也为3 N,故A错误;在t=3 s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 N,由丙图可知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平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不等于7 N,故B错误;由丙图可知,4~ 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 m/s,则4~6 s内通过的距离s=vt=2 m/s×2 s=4 m,由图乙知,4~6s时拉力F=5 N,所以做的功为W=Fs=5 N×4 m=20 J,故C正确。由丙图可知,2~4 s内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其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大,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变大,故D错误。

14.D

解析: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制成的,故A错;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故B错;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所以在用超导体进行远距离输电时不会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减少了在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大大节约了能源,故C错;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D正确。

15.B

解析:由图甲结合R=U/I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泡的电阻增大;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增大,灯丝温度也在升高,由此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灯泡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相等,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由图甲知,当电流为0.3 A时,灯泡两端电压为2 V,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6V,总电压为8 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PL=ULI= 2 V×0.3 A=0.6 W,故B正确;由B项数据可知,电阻的阻值:R=UR/I=6 V/0.3 A=20 Ω,电阻的实际功率:PR=URI=6 V×0.3 A=1.8 W,故CD错误。

16.1 mm 2.80 46.8

解析: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物体左端与5.50 cm对齐,右端与8.30 cm对齐,估读为8.30 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30 cm-5.50 cm=2.80 cm。被测矿石的总质量是:m= 20 g +20 g+5 g+1.8 g=46.8 g。

17.正 排斥

解析: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排斥。

18.乙 车具有惯性

解析:以风做参照物,向一个方向行驶的三个物体,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则说明甲的速度小于风速,乙的速度大于风速,丙的速度等于风速,即骑车速度最快的是乙;当他们停止蹬自行车后,自行车仍然能继续前进,是因为车具有惯性。

19.连通器 大于 大气压

解析:壶身和壶嘴下部是相通的,是连通器;因此壶底水的深度大于壶壁的深度,而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水对壶底的压强大于水对壶壁的压强;壶盖上的小孔是为了让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倒出。

20.剧烈 做功

解析: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1. 25 2.5

解析:由I=U/R可知,连接短路位置到甲地的两段输电线的电阻值:R=U/I=1.5 V/0.03 A=50 Ω;短路处距甲地一条输电线的电阻:R′=[12]R=[12]×50 Ω=25 Ω;短路的地点离甲地的距离:l=25 Ω/(0.01 Ω/m)=2500 m=2.5 km。

22.5 竖直向上 不变

解析: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大小为5 N,所以摩擦力也是5 N,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当压力增大时,瓶子受到手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始终等于瓶子的重力,不会随握力的增大而增大。

23.熔化 48

解析:由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在BC段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熔化图象。该物质的熔点是48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即该物质的凝固点也是48 ℃。

24.电流 多

解析: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是为了控制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及其通电时间相等,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25.6×104 5 1000

解析:转盘转动10转消耗的电能为:W=[ 10600]kW·h=[160]×3.6×106 J=6×104 J,由题知,Q放=W=6×104 J,而Q放=mq,需要干木柴的质量:m=[Q放q]=[6×104 J1.2×107 J/kg]=0.005 kg=5 g。电炉的电阻: R=U2额/P额=(220 V)2/1210 W=40 Ω,电炉的电阻不变,电炉工作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P=U2实/R=(200 V)2/40 Ω=1000 W。

26. 如图所示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折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后,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7.如图所示

解析:木箱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作用;木箱A在豎直方向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F=G;木箱与小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木箱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28.如图所示

解析: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电铃就会响起,说明这两个开关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9.(1)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2)等大

(3)虚 (4)10

解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2)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完全重合,又因为蜡烛B与蜡烛A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等大的结论。(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4)A蜡烛离平面镜的距离为s=vt=5 cm/s×2 s=10 cm,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则蜡烛B应远离玻璃板10 cm,才能与蜡烛A完全重合。

30.(1)速度 (2)A s

解析: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让小球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该实验中探究的是A物体的动能,动能的大小是通过s的大小来反映的。

31.(1)98 (2)不变(或保持不变) 石棉网有余热(或水仍能吸热) (3)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或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解析:(1)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但温度保持在98 ℃不变,水的沸点是98 ℃;(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刚撤掉酒精灯时,铁圈、石棉网的温度还高于水的温度,所以水可以继续吸热,水仍然继续沸腾一小会; (3)利用图甲中两套现有装置、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还可以进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

32.(1)如图所示 (2)右 (3)灯泡断路

(4)0.26 0.65

解析:(1)电流表应该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发光的功率小于1 W,由P=UI可知,I=P/U=0.4 A,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小于0.4 A,电流表选择0~0.6 A量程;电源为2节干电池,所以电压不超过3 V,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选择0~3 V量程,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故应置于图中的右端。

(3)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灯泡断路。

(4)由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其示数为0.26 A;小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压为2.5 V,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 V×0.26 A=0.65 W。

33.(1)闭合 (2)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导体运动方向) (3)2和6(或3和 7) (4)发电机 (5)①不同 ②有关

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只有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2)比较实验2和3(或者6和7)可知,在磁场方向一定时,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就改变了感应电流的方向,这说明,在磁场方向一定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有关;(3)比较实验2和6(或3和7)可以发现,在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4)电磁感应的重要应用是发电机;(5)要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是否有关,必须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而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如果在改变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也不同,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

34.(1) 8.4×106 J (2) 2.1×107 J

(3)0.3 m3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 J/(kg·℃)× 100 kg×(46 ℃-26 ℃)=8.4×106 J。

(2)热水器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5×4.2×106 J=2.1×107 J

(3)根据题意知Q放=E=2.1×107 J。

则需要完全燃烧的天然气V=[Q放q]=[2.1×107 J7×107 J/m3]=0.3 m3。

35.(1)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1.8×1010 J。

(2)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是1.5×106 N。

(3)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8×104 Pa;“雪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加了100 m3。

解析:(1)t=20 min=[13 ]h

s=vt=3.6 km/h×[13]h=1.2 km=1200 m

∵匀速 ∴F牵引力=f=1.5×107 N

W=F牵引力s=1.5×107 N×1200 m=1.8×1010 J

(2)v=3.6 km/h=1 m/s

P普=P破冰=F牵引力×v =1.5×107 N×1 m/s=1.5×107 W

F普=[Pv普]=[1.5×107 W10 m/s]=1.5×106 N

(3)p=ρ海水gh=1.0×103 kg/m3×10 N/kg×8 m=8×104 Pa

又∵船始终漂浮

∴ 始终 F浮=G物

F浮增=G物增=100×103 kg×10 N/kg=106 N

V排增=[F浮增ρ海水g]=[106 N1.0×103 kg/m3×10 N/kg]= 100 m3

36.(1) 3、4 (2)121 Ω (3)100 W (4)加湿器消耗的总电能3.6×105 J

解析:(1)由图1知,开关S接“1、2”时电路断路为关;“2、3”时两电阻串联,接“3、4”时只有R1接入电路,电源电压一定,由P=U2/R可知,接“2、3”时电阻最大,为低挡,接“3、4”时电阻最小,为高挡;

(2)由圖2知,高挡功率:P高=400 W,由P=U2/R可得R1的阻值:

R1=U2/P高=(220 V)2/400 W=121 Ω;

(3)由题知,R2=3R1,低挡发热功率:

P低=[U2R1+R2]=[U24R1]=[(220 V) 24×121 Ω=]100 W;

(4)由图2知,工作30 min时,其中高挡10 min,低挡20 min,所以加湿器消耗的总电能:W=W高+W低=P高t高+P低t低=400 W×10×60 s+100 W×20×60 s=3.6×105 J。

猜你喜欢
灯泡解析电阻
灯泡创意秀
电阻大小谁做主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巧测电阻
睡梦解析仪
电阻焊
电竞初解析
相机解析
基于multisim13.0负电阻在电源中作用的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