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为何必反?

2017-07-08 10:58沉溪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6期
关键词:哈罗德均数冠军

沉溪

你是否曾经有过一次完美的夜出经历?月白风清,漫步在最喜欢的街道,走进一家最喜欢的餐厅,看到最喜欢的座位正在向你招手,珍馐美味垂涎欲滴,美酒佳酿回味悠长,所谈话题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一切都是那么完美。然而,当你试图复制这次完美的经历时,是否总会或这或那地出现一些美中不足因而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这个完美之夜是由一系列恰好符合你所偏好的偶然事件构成的,可遇而不可求。一次完美的经历就像是掷硬币能长期连续得到正面朝上的结果一样——这是极不寻常的,且难以复制。

所以那些希望复制完美的徒劳总是无功,至少会存在一件事情在被重复的时候会出现一点瑕疵,功败垂成。比如你邻桌的夫妇大声喧哗言语粗狂、服务员弄错了你和其他客人的点餐顺序、你讲的玩笑并没有戳中对方的笑点,等等。

所谓的趋均数回归

为何完美难以维持?为何物极就会必反?也许“趋均数回归”这个概念会给你答案,它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规律,在超乎寻常的事件之后往往紧跟着会回到平常的状态。

这个术语是由英国统计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提出的,当时他注意到个子很高的父母倾向生出比自己矮的孩子,反而个矮的父母生出的孩子往往会比自己的个头高。也就是说,父母异常的个高或个矮,是遗传基因像那个长期连续掷出正面朝上的硬币那样多次巧合筛选的结果。他们的孩子想要再次复制这个完美的结果基本是不可能的。

好在,既有盛极必衰,也有否极泰来。如果是当你不得不再次承受一次极其可怕的经历时,由于要趋于平常,所以很有可能在第二次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趋均数回归蕴含了平衡的思想,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种回归,个高的父母一直生出更高的孩子,个矮的也如是,那么虽然可能整体的平均值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人类的身高会渐渐演变成只有个高和个矮的两个极端。

在理解趋均数回归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要选取极端的对象进行观察,比如还是那个身高的例子,如果选择的对象是任意随机的身高非极端高或矮的父母,那么就基本看不出这个回归现象了。而且,很显然,你选取观察的对象越极端,这个回归的现象会越明显。再者,这种回归是指的群体现象,也就是说你并不能基于趋均数回归预测某个人的变化趋势,而是只能看出某个极端群体会趋于整体的平均值发展,当然这当中不可避免也会有些个体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生活中的趋均数回归

趋均数回归受偶然性驱动,这也就意味着它几乎无处不在。为了避免做出错误的推论,在设计科学实验或者解读数据时我们必须将趋均数回归考虑进去。因为虽然趋均数回归大多数情况下都没什么坏处,但是当它所产生的改变被曲解的时候就会引发一些问题。

在学生时代可能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次突然考得极好的时候,下一次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考试的成绩实际上应该主要由学习能力和运气共同决定。当你考得出奇优异的时候,更多的是因为考到了恰好你会的或者是你都蒙对了的题,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所以下次考试的时候,你就会有很大概率成绩出现下滑。

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学生考得极差,分数简直突破了他的历史新低,那么下次他应该就不会这么倒霉了,即使可能在此期间其实他并没有做出什么提高成绩的努力。

现在的学习竞争环境激烈,课外补习班大行其道。有些机构为了竞争,在打广告的时候就往往夸大其词,跟家长保证可以迅速提高分数。多数时候家长们确实也感觉到补习班似乎真的有种神奇的“魔力”,孩子经过补习之后确实很快就有了提分。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实际上很多孩子都是在某段时间考得差极了才下定决心要补习,也就是说,受趋均数回归规律的影响,即使老师的辅导没有起到作用,他们下次考试的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这个现象在竞技体育中也非常普遍,比如在棒球赛上被评为年度新人的第二个赛季总会相对平庸。这是因为骄傲使人退步吗?别忘了趋均数回归可是会掺上一脚呢。这仿佛就是一个“诅咒”,当你取得足够辉煌的战绩后,也是下滑的开始。

大多数体育运动员都希望自己得一次冠军又得一次冠军,直到冠军拿到手软。可是,纵观那么多届奥运会,你会发现能够蝉联冠军的运动员其实并不多,除非是在这个项目上他拥有绝对的实力。奥运会是一个不乏“冷门”、“黑马”的舞台,那些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上届冠军似乎总是会表现欠佳。也许并不是他们不够努力,也不是他们竞技水平下降,而是趋均数回归在作祟罢了。毕竟,能够成为奥运冠军绝对算得上是超乎寻常的表现,难以蝉联也是情理之中。而这也正是竞技比赛的魅力所在,如果比赛项目每次都是同一个人获得冠军,那一定会非常无趣。

均数回归蕴藏的障眼法

这里,我们来讨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到底批评表扬能起到的教育作用有多少?我们发现,被老师或家长责骂的孩子接下来会表现得好一些,而被表扬的孩子往往会变差。

有一个叫沙夫纳的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告诉一所学校的学生们有个叫“哈罗德”的同学会在每天早晨8:30的时候到校,并请大家对其进行监督。实际上,“哈罗德”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的到校时间是由计算机在8:20~8:40之间随机选取一个时间后显示出来的。有趣的是,如果“哈罗德”守时地在8:30之前到校的话,学生们会表扬他;而当他迟到了,比如8:39分才来,学生们必然也会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然后他们会发现第二天“哈罗德”确实来得早了。

其实我们都清楚,学生们的批评其实对于“哈罗德”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仍然相信自己的批评是有效的。可见,均数回归规律会让人产生某种因果关系的错觉。

所以,这个规律会不知不觉地被一些江湖郎中所利用,尤其是当他们遇到那些已经病入膏肓的患者时。由于许多疾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起伏,当看到病人处于极差的状态时就是利用趋均数回归的最好时机,因为在此时,任何治疗措施都足以让病人的病情看起来明显有所好转。

随着社会生活的压力变大,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因此,许多所谓的“成功学”应运而生。那些心灵导师的培训班虽然报名费标价不菲,但仍有不少人趋之若鹜。上过第一次课后的学员分享似乎也还挺像那么回事,纷纷表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都感悟自己的生活因为这节课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实际上真的有那么玄乎吗?倒也未必。一般需要寻求心理疏导帮助的人们都是非常有故事的。连续遭受打击的他們说白了就是已经处于生活的低谷,按照趋均数回归定律,很可能其实不管那些导师说了什么,他们的状况都会有所改善。

由此可见,趋均数回归是无处不在的。了解到它的存在可能会帮助你避免对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反应过度。

猜你喜欢
哈罗德均数冠军
《一个人的朝圣》:在路上,重拾遗失的美好
哈罗德的帽子
生活中的爱与宽容
没有冠军的赛跑
关于均数与偏差
关于均数与偏差
犹太小伙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