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而至的那些味道

2017-07-08 18:32简墨绿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17年7期
关键词:榕树下摊子小笼包

简墨绿

有些味道,是一个人终身的伴侣。

它代表了一段回忆,一个重要的人,或者一份隐蔽的心事。它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陪你走过一段时光,然后再也寻不见。

像乘着轻扬的风而至的精灵,然后笑着闹着在你的舌尖起舞。纷纷扰扰,带你回到一段时光,那段温柔远去的旧时光。

[空旷的街上热气腾腾的印记]

那天我穿了一件姜黄色的毛衣,内搭一件褪了色的格子衬衫。我们坐在你家的沙发上,我的左手边是你,你坐在离我心脏最近的位置。不知道在看哪个时候的旧电影。深秋的风格外清冷寂寥,吹得窗边树上的叶子哗啦啦地往下掉。你看着,不说话,白净的脸庞染上了几分忧伤。

电影里的配乐很不合时宜地响起,你仿佛被惊扰,一下子从自己的世界里清醒过来。“咕……”我好奇地望着你,你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然后我们一同提议去买杯面。

杯面是像我们这样年纪的孩子都爱吃的食物。一个塑料杯子,装着滚烫的面,加上几个鱼丸或者别的什么,刚刚好紧紧地攥在手里。我们一起补课的时候,常在下课时急急忙忙赶到街口,让胖胖的叔叔给自己下一杯面。然后一人一杯,一边走一边往嘴里送着。天很快黑了,我们走在路上,杯中的面也许不多,但温暖两颗心足矣。各自吞咽完了面,又挽着胳膊,说着那些悄悄话回家。

我穿好外套,提醒你带好钥匙,然后一起出了门。外面果然很冷,我竖起衣领,习惯性地把手放到你兜里。我们在马路的一边等待红灯,你家小区楼下是一个十字路口,每天都有很多车呼啸而过。风吹过你的左肩,然后你的发梢轻轻划过我的眼角,感觉痒痒的。终于等到一个红灯,你拉着我穿过马路。然后走过一条铺满光滑石头的街道,到了那个熟悉的街口。我们向卖面的叔叔要了两杯面。冷风从小巷里排着队窜出来,从我们身边一溜烟地穿过。尽管冻得脸颊通红,我们的眼睛仍然紧盯着锅里的面。你笑着说要加两个鱼丸,然后自顾自替我加了一卷豆皮。锅里冒出的热气好像熏染了一切,温暖的感觉一点点从心里滋生出来。面很快煮好,盛到杯里。我们端着杯子,边小步走边看着杯里的汤,生怕一不留神洒了出来。一边走着,一边小心地往嘴里送。刚刚出锅的面很烫,用筷子轻轻挑起一点,让风里里外外吹一遍。再尝,便不那么烫了。

我们走在大街上,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注意着各自杯里的面。时不时地看对方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笑起来。偶有行人路过,好奇地看大笑着的我们一眼,然后继续行色匆匆。就这么走了一段时间,你杯里的鱼丸和我杯里的面都凉得差不多了,然后专心致志地狼吞虎咽一番,一杯面已经见底。微凉的手心也已经有了温度,再各自送对方一个带有暖意的笑,这是最好的时光和最好的你。

[清晨榕树下叽叽喳喳的记忆]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校门是在固定的时间打开的。在校门打开前的十几分钟里,有很多学生在校门外的道路上等待。因为那条道路的一旁栽着树,一旁是商店,又是条人行道,所以还是很安全的。那时大家都喜欢早早地来学校门口,在拥挤的人群里像条小鱼一样窜来窜去寻找小伙伴。然后聚在一起聊上一会儿,再等校门开后一起进去。好像每天的记忆都是从那个镜头开始的:几个个子小小的小孩子,背着卡通书包聚在校门口的榕树下,头碰头聊天,时不时地从那个人群中会传出笑声。

在那条不算宽敞的小街道上,有时会有小贩摆摊。卖些小孩子喜欢的娃娃鱼或者小仓鼠,也有的是卖吃的。学校门口曾经有过卖小笼包的商贩,我只记得那一家。那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婆婆和一个年轻点的叔叔卖的小笼包。那个时候好像大家都很喜欢赖床,常常来不及吃早饭。匆匆忙忙赶到学校门口,买一袋小笼包喂饱肚子,然后再上课去。我不喜欢赖床,却也对千篇一律的早饭没什么兴趣,常和小伙伴们买一袋小笼包在榕树下一起分享。印象里那个婆婆总是笑眯眯的,特别和蔼。

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包子,闻起来还有浓郁的香气。咬一小口,丰富的馅料探出头来,让你不由得想咬第二口。包子皮很有嚼劲,肉馅新鲜而不肥腻。包子上的褶皱像是被用心一下下捏出来的,让人觉得很精致。虽然只是街头小贩卖的普普通通的包子,却和高级餐厅里做法精湛的西餐一样用心去做。我总是忘不了,那个婆婆把包子递给我时,认真又小心的神情。做事认真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夏日的风轻而凉,绕过榕树青绿的叶子,掠过耳边,在身旁环绕。用指尖夹起一个小笼包,清风包裹住温热的外皮。张开嘴去咬时,会感觉有一缕微风在唇齿间徘徊。身旁有伙伴灿烂的笑容,那个时候我们谁也不在乎吃得油光满面的样子被老师或同学注意到。年少的我们总是很容易开心,那个时候的光阴像流动的金色,如同施了魔法一般纯粹。

后来,毕业的我在人声嘈杂的集市里看到了那个卖小笼包的摊子。一如既往的扑鼻香气,一如既往的和蔼笑容。只是从此人潮汹涌,再无相见。

[时光长河里充满回忆的角落]

我吃串姨的串,吃了有六年了。从我小学三年级到初三,从不谙世事的小孩子到如今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即使有很多东西都变了模样,可是串姨的串,那个独特的味道,一直都没有变。

很久很久以前,串姨就开始在我的小学对面摆摊。当时的摊子很小,零星有几个人去。后来串姨的名气大了,摊子周围总是围着好多人。串姨一边卖东西,一边和周围的姐姐们说活,样子很热闹。我当时年纪小,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不敢走过去。

有一天我鼓足了勇气,到摊子前小声地说:“阿姨,我要一个这个。”旁边站着的姐姐顿时大笑着说:“她不叫阿姨,你叫她串姨就好了。”后来慢慢熟悉,串姨细心地记得我不吃辣。每次我去的时候都不加辣椒。串姨的串是手工制作,分量足味道好,每天都供不应求。

串姨的摊子不仅卖串,还卖她亲手做的麦芽糖,各种口味的都有,有的麦芽糖里还有果粒。用两根细细的竹签挑起来放到嘴里,甜甜的感觉从舌尖蔓延到心底。

后来我上了初中,每天放学的时候路过那里,还是会买串姨的串吃。串姨也习惯了我的到来,每次都会和我寒暄几句。串姨的串越来越有名,吃她串的有普通的学生,也有开着豪车穿越半个城市到这个角落的人。但串姨的串从未变过,一直是那個熟悉的味道,让人感到温馨。

有时心情不好,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慢慢地走。买一根串姨的串,咬下一口,能尝到酥脆的外皮和里面绵软的面筋,调料很快沾满了嘴唇和舌尖。在寒冷的冬日里囫囵地吞下去,感觉美味似乎在身体里发酵,释放出一种让人心情美好的激素。坏心情一点点地被吞噬掉,整个人都变得快乐起来。那是现在的我们极少感觉到的,简单纯粹的幸福感。

这座北方小城不大,可是我有时还是会迷路。以后的我可能会离开这里,去更远的地方,遇见更有趣的人,尝到更美味的食物。但这都不及我在这座城里收获的温暖。这座城市总是风很大,但我能感觉到家的温馨与幸福,也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找到家的感觉。

乘风而至的那些味道,带走了很多,留下的也很多。惟愿它们在下一个午后或清晨,能温暖一个如我一般的,过路人。

编辑/王语嫣

猜你喜欢
榕树下摊子小笼包
梦幻古榕树
小笼包
侗乡端午粽飘香
小笼包
包小笼包
逛菜市场,真是一大乐事
小笼包
我爱家乡的榕树
饿就快点走
榕树下的时事宣讲读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