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机电管理的浅析

2017-07-09 13:02闫利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8期
关键词:机电煤矿管理

摘 要: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机电事故,保障机电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安全。隐患是事故的组合因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潜在因素。因此有效的隐患管理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全面把握煤矿机电隐患的特性,开展隐患辨识、发现隐患继而消除隐患,在无法消除隐患时,应找出影响确定系统事故发生的主要隐患因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其危险性,避免事故发生。本文就我国煤矿机电管理做一浅析。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

安全是指不会发生损失或伤害的一种状态。它是系统运行过程的状态描述量,是人类所面临的系统的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可能构成的危害低于当前所能接受的最低限度。其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

1.安全、危险、事故、隐患辨证关系

安全与危险是一对矛盾体;系统在安全状态时并不能保证不发生事故,事故不发生也不能否认系统不处于危险状态;隐患是评价系统危险状态的基本因子,事故只是表现安全与危险状态的一个侧面;隐患是事故的基本组合因子,要消除事故,就必须消除隐患无法消除隐患时,应找出影响事故发生的主要隐患因子,降低其危险性,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用评价系统是否安全与危险状态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事故。

2.隐患产生原因与分类

构成事故的隐患是多层次的,有些隐患是事故的主导因子,有的则和事故构成间接关系,事故不是由单一隐患触发的,而是由很多隐患叠加在一起引发的,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人、机、管理和环境这四种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交叉作用导致系统产生隐患,因此隐患产生的原因可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人为因素在导致事故隐患发生中占很大的比例,很多隐患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据统计预测、分析资料和事故分析表明,大量的不安全行为都是由于人的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的,现实中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人的自身素质、安全意识、个人的性格、能力以及个人工作能力、文化程度等差异,很容易促发人违反劳动纪律,安全规程等不安全行为。另外个体的客观因素,如人际交往、家庭问题、人均收入等客观方面的干扰,容易造成个体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导致误操作、误判断等失误行为的发生。设备制造、运输、安装等方面的原因,或者是磨损、老化、疲劳等方面的原因,年久失修,运行、保养、检修不当、人员操作不当等都会造成设备隐患,出现设备失效,不安全运转等不正常现象。环境因素不良,环境温度、湿度、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涌水和自然灾害、风雪、视野、噪声、振动和通风换气等环境因素都会间接引起设备故障和人员失误,使系统产生隐患。

3.煤矿机电隐患的特性

潜伏性:隐患具有不易被发现、隐秘性强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隐患尚未造成后果时,隐患的征兆还不明显,系统看似处在一种“平静”和“安全”的状态。隱患的潜伏状态给人们认识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迫使人们不断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从事故反推隐患,查找隐患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渐变性:学习过哲学的人都知道事物发生发展过程必经的几个状态,其中一个就是从质变到量变的转化过程。隐患导致事故发生的过程就是遵循这样的渐变规律,隐患向事故转化无外乎两种情况:①隐患自身不断恶化,由小隐患发展成为重大隐患而导致事故。②隐患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会诱发或触发系统的其他

部分产生新的隐患,产生连锁反应,危害系统的安全。③诱发性隐患有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给人一种安全的误导,使人对其放松警惕,麻痹大意。这也是我们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有时对小隐患听之任之的原因。然而一旦出现了满足隐患向事故转化的诱因条件时,隐患会在极端的时间内引发重大事故。④双重性一方面我们为了杜绝不安全状态而查找隐患,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借助隐患因子来进行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在实际的煤矿安全生产中,各类隐患的有机组合状态是衡量煤矿安全与否的标准。

4.隐患辨识及现场识别

隐患辨识即识别隐患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生产过程中,隐患不仅存在,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很多隐患不是很容易就能被人们发现,人们要采取一些特定的方法对其进行识别,并判定其可能导致事故的种类和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这一过程就称为隐患辨识。隐患辨识是控制事故,消灭隐患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隐患的存在,导致事故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控制事故的发生,辨识隐患时应着重识别出隐患的分布,伤害方式及途径和重大隐患。通过隐患辨识可达到如下目的识别与系统相关的主要隐患因子,抓住主导因素,找准治理对象鉴别产生隐患的原因,对帮助及时地消除隐患,控制隐患在一定的时间内向事故方向转化估算和评价隐患的后果,将隐患分级,为预防事故,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现场检查法有以下要注意的地方:大部分的工作场所环境条件都是复杂多变的,就检查流程而言,可能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相匹配,在这里举矿山作为例子,矿山的生产过程是动态的,随着工作面得不断拓展,工作场所和周围的环境也随着不断地变化,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中。因此,在进行检查之前应大致规划出检查的流程和采用何种方法。在检查时,根据流程大致检查,再标出某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重点检查。以往我们的检查大都是以计划的方式进行,这种计划检查给工作人员充分准备的时间去刻意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掩盖了环境和人员等方面的隐患,现实的安全情况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来,有违检查的初衷和目的。相反,非计划突击检查的结果可能更真实可靠,更有效。因为在非计划检查时,现场的工作操作条件等等可能更接近正常实际情况。它是克服在实际工作现场检查中一些报告分析出现偏差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树云主编煤矿机电?运输?提升与爆破事故分析和防治对策[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景林关于事故隐患概念及分类中的儿点看法[J].事故隐患评估与治理.1995:1-3

[3]吕品,周心权煤矿安全管理改进的灰色统计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煤炭,2005(12):56-60

[4]胜利,孟献臣矿井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煤矿安全,2012(12):47-48

作者简介:

闫利(1987.07-)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井下带式输送机管理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机电煤矿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