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在噪音里的母亲

2017-07-10 23:09牧徐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睡觉时热浪卧室

牧徐徐

母亲是一个特别爱静的人,尤其是在睡觉时,不能受到一点声响的打搅,否则就易失眠。

以前,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老家,村子里无论白天夜晚都特别安静,因此她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入睡。我很小时便知道母亲喜欢清静,所以,不敢在她睡觉时发出喧哗声,更不敢轻易去打搅她。

母亲睡觉时爱静的这一特性,保持了很多年,直到来到我这。

我的新房正好位于城市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一天到晚都是车流不断,喧嚣不已,晚上的光污染也很重,窗外的灯光亮得如同白昼。

我知道这样吵闹的环境,母亲自然是受不了,于是便事先给她卧室窗户安了加厚的双层隔音玻璃,还挂上了一层厚厚的隔光窗帘。我想,这样便能有效地阻隔掉外面的噪音和灯光,让母亲睡得安稳些。

但母亲晚上睡觉时却不愿意关窗户和拉窗帘,理由是:“窗户关起来,一点风都进不来,太闷了。”

夏天来临时,晚上卧室里热得很,可母亲却不愿意开空调,说空调吹出来的冷气让她不舒服。其实,她是觉得开空调费电,勤俭、朴素是她一贯的秉性。

“不开会热坏您身体的!”我坚持让她开。

“哪有這么娇贵,我在老家过了几十个三伏天,也从没用过空调呀!”母亲反驳。“可城里比老家热呀,而且左右邻居都开,他们的空调将会把热量全都排到我们家。”我摆开事实,想让母亲清楚这个道理。

可母亲到底还是坚持不开空调,再热的夜晚,她也只是拿着那把从老家带来的蒲扇,给自己扇些风来。她说:“扇累了,困乏了,自然就能睡着,睡着也就不知道热了。”

一天晚上,我走到母亲的卧室边,一打开门便是一股热浪,让刚从空调房里出来的我,感觉十分不舒服,但我发现母亲居然睡着了,睡在很大的噪音和一股股热浪之中。从窗外射进来的灯光,毫不留情地打在她瘦弱、单薄而又苍老的身上。我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母亲那么一个睡觉爱静的人,居然改变了一辈子的特性,变得不在乎喧嚣,不在乎嘈杂,不在乎黑不下来的夜晚,更不在乎扑面而来的闷热,就这么慢慢地睡熟了……母亲,她是真累、真乏了。

我想,母亲肯定向往乡下老家的宁静,渴望回到那个没有喧嚣车流,没有刺眼灯光的乡下,过安安静静的晚年生活。但她却从未开口提起想回去的话题,母亲是明事理的人,她深知,自己来这里是有任务要完成的。她的到来和不离开,将能极大地帮衬儿子一把,让辛劳一天回到家的儿子,不必自己动手做饭,一回来就能吃上一顿现成的热腾腾的晚饭。她更知道,正因为她的存在,儿子早上才能多睡会,不必自己早早起来做早饭,更不必去外面吃又贵又不太健康的早点。

我想,天下有无数这样的母亲,为了子女,人到老年却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漂泊在陌生的城市里,带着大半辈子的乡土气息来忍耐城市里的新生活,她们善良而勤俭,并极具坚韧性,如同我的母亲,再热的天,再吵的环境,她也能逼着自己忍受住,强迫自己合上眼睛,睡在一片喧嚣吵闹之中。

睡在噪音里的母亲,她知道不能为了让自己好过,就撒手不管,自私地回到熟悉、舒坦的乡下去,她是在为孩子做最后无悔的牺牲啊!

(选自《思维与智慧》)

【赏析】

母亲本是一个特别爱静的人,可是却为了适应“我”的生活环境而改变了自己的习惯,读来不禁让人心头一酸。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开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阳的诠释和内涵,没有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想起了母亲仿佛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猜你喜欢
睡觉时热浪卧室
My Bedroom卧室里
清凉一下
查理的卧室
热情与热浪试比高 2017年8月三大电影排行榜及预告榜
为什么睡觉时流口水
放在卧室里的花
“音乐诗人”李健福州掀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