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两个小效应

2017-07-10 08:15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皮格罗森塔尔乙组

罗森塔尔效应

起源——古希腊传说中塞浦路斯岛一位年轻的王子皮格马力翁,酷爱艺术,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面对自己的作品他爱不释手,整日深情注视。天长日久,女神竟然奇迹般复活,并成为了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说明,期待是一种力量。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提出了该理论。此理论中有一个我们最常听到的例子:两个病人同住一家医院,其中一人患了癌症,而另一人并无大碍。但医生把两人的诊断书弄混了。结果那个真正的病患得知后整天心情轻松,开心地在医院住了一段日子便健康地出院了。而那个原本身体无恙的人却终日活在对死亡与病痛的恐惧中,最后真的罹患绝症,在抑郁绝望中死去。

症状——心理暗示。当别人给予充分信赖和期待的时候,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困难便会得到解决。反之便会被低迷的情绪主宰,最終失败。

蔡戈尼效应

起源——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期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让乙组在演算中途,突然被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感深刻地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会轻松地忘记任务。

症状——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是指人走入了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啰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猜你喜欢
皮格罗森塔尔乙组
罗森塔尔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德国 皮格根沃特博物馆 多维绘画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罗森塔尔”效应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阻止接球
小饼干的大道理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