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

2017-07-10 12:37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韩美林瑞士人袁隆平

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此前提下,不妨把成功当作副产品来争取。

所谓优秀,是在人性的意义上说的,就是要把人之为人的禀赋发展得尽可能好,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把这些品质概括为四项,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

把优秀当作第一目标,把成功当作优秀的副产品。这是最恰当的态度,有助于一个人获取成功,或者坦然地面对不成功。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是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满积极意义的。不过,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恰恰出于这样的人之中。

人生中的大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但是,一个人唯有思考这些大问题,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从而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周国平《价值观》

八十老黄牛

“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八十大展”2016年12月21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博为中国艺术家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个展,约5000件作品汇集了韩美林这位“老顽童”近年来所作书画、雕塑、陶瓷、设计类作品。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展厅共分八大主题,全面展现韩美林的创作面貌以及经典作品。

“艺术大篷车”以编年史的方式,通过“时间轴”去展现韩美林艺术的探索方向与追求本质,而“对民族文脉的寻根”和“对世界文明的探求”无疑构成了艺术家最具特色的两个方面;“草木皆宾”的展览单元,涵盖了过去鲜有展现的“椅子”系列、木雕塑以及蓝印花画布等内容,同时也是韩美林平等、和谐的自然观念的生动体现;作为2017《丁酉》生肖鸡邮票的设计者,“百鸡迎春”既是韩美林为本次展览精心创制的作品系列,又因展期临近春节而传达了艺术家的节日祝愿和美好期许;“泥土的光芒”集中展示的是韩美林的紫砂作品、陶瓷作品,无论是灵巧精致的“美林壶”抑或是美轮美奂的“美林瓷”,皆为精湛技艺的呈现,更是出神入化的表达;“展翅的凤凰”,从凤凰的LOGO标志到飞机座舱的整体设计,体现了韩美林设计思想的体系性和延伸性;远古的呼唤,集合了天书、铁艺、岩画等内容,是艺术家对传统的追溯,也是韩美林化古为今的创新;“神遇而迹化”,聚集了韩美林近期最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其中的“关公的传说”和“佛像”系列,是中国当代城市雕塑中的杰出代表;“和平守望”的展览单元,以韩美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作的同名雕塑作品为题,结合相关主题的书法、绘画、雕塑等作品,是艺术家和平理念的完满体现,也是韩美林对“和平艺术家”的履职与践行。

素材点击

1.追求无止境。作家冯骥才评价说:“对于韩美林的艺术是很难进行全面评论的,因为他涉猎太广,横跨领域不同,又特立独行,一刻不停地更新乃至颠覆自己。”每个作品不一样,是韩美林先生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实现这种不一样,在创作之前,韩美林会画成百上千的构思稿。正是满含着这种艺术家的激情和感情,我们才看到他丰富多样的作品,看到他创作的每一件作品的用心良苦。

2.勤奋的“老黄牛”。许多人都感叹韩美林超凡的艺术天分,但又有谁能想到,他的勤奋也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一本构思册大概200页,这样密密麻麻的一页页画完,我只用4天。”韩美林说,“很多时候都是瘾上来了,一口气画下去,几个小时不能停。”很难想象,这是一个80岁老人的工作状态。

袁隆平的小目标

酷爱“挑战不能”的袁隆平在耄耋之年依然很忙。近年来,他除了攻关第五期超级稻,还在探索种植海稻田。

2016年12月,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青岛市李沧区国际院士港成立。这个由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的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计划在3年时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200公斤的目标。

不过,袁隆平的小目标却是300公斤。他说,种水稻需要施肥、灌水、治理病虫害,目前半野生的海水稻产量不高,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农民种了连成本都收不回,积极性不高。如果能提高到亩产300公斤,效益就有了。海水稻推广的关键是要提高其抗盐浓度,在育种方面分两个路线:一个是常规育种,把抗盐的特性转移到高产品种上面来;另一个是分子技术,把抗盐的基因克隆出来转移到高产品种上去。

尽管难,袁隆平还是信心十足。如果达成这一目标,海边不长植物的盐碱地和滩涂将得以利用。“产量上来,农民就会有效益。种植1亿亩海水稻,将实现300亿公斤的产量,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产量。”他说这话时满眼放光。

素材点击

1.把让更多人吃饱饭当作毕生追求。据了解,我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如果都能种上海水稻,按照亩产300斤计算,每年能多收入600亿斤粮食。这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而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粮食库存在近30年不断下降,目前全世界约有8亿饥饿人口。如果全世界143亿亩盐碱地都能种上海水稻,其“世界意义”将不言而喻。

2.不断超越自己。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已经功成名就,却不改淳朴本色,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所创造的纪录,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精致生活

深居阿尔卑斯山的瑞士,坐拥人间仙境般的湖光山色、层峦叠嶂的山脉、零星散落的木屋、绿色草坪上悠然自得的马牛羊……

精致是瑞士人的生活乐趣。瑞士人喜欢自己收拾花园,自己动手建造房屋。花园里的花草树木一定是经过精心栽培和修剪的,高低错落,缤纷鲜美。房屋也一定是经过缜密设计的,虽然都是木头建筑,但邻里间绝不会雷同,即便一扇窗,一道门,都会显示出主人独特的眼光和个性。

精致是瑞士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在城里有一间公寓,在乡村有一间木屋,平时在城里认真工作,周末去教堂做弥撒,放假了就去乡村木屋休息。他们穿着考究,举止文雅。上了年纪的夫人出门往往会穿着鲜艳亮丽的高档名牌套装,年老的先生则会戴着礼帽,衣服即使是休闲衫也一定干净整洁。

几乎每个瑞士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体育运动,他们对投资各种运动装备毫不吝啬,常常一掷千金,而且会让自己练到最好。他们深藏不露,低调内敛,也许一个普通的公司经理,还是一位资深的、持有资格证书的滑雪教练或者获得过国际比赛名次的潜水运动员。

素材点击

1.追求美好的生活。自然环境、居住环境、生活休闲等,瑞士人热爱生活,自然也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2.精细到极致。瑞士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国土小而山地多,但瑞士的经济富裕程度却在全世界首屈一指。这完全是瑞士人民勤劳努力的结果。瑞士人总说:“我们什么自然资源也没有,只能把东西做得更细更精致,才能超过人家。”精致已经成为瑞士人的生活态度。

小目标

“小目标”出自访谈节目《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是首期节目的嘉宾。在谈及“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这个话题时,王健林表示,心和舞台是一个逐渐放大的过程,很多学生上来就说要当首富,但是却没有目标。“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你看看能用几年挣到一个亿。你是规划五年还是三年。到了以后,下一个目标,再奔10亿、100亿。”“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这句话瞬间在网络走红,网友纷纷开始留言,有的笑談、有的吐槽、有的自嘲“这个目标确实有点小”……

在首富眼中的“小目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别说是一个亿,就是100万,可能都是一个很大的目标。“小目标”走红之初被用来形容难以达到的目标,多有讥讽和自嘲的意味。其实王健林的本意是要把目标放大,这在之后他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有所体现。“小目标”背后不仅仅是梦想的“大目标”,还有坚持梦想的毅力和不断付出的努力。

猜你喜欢
韩美林瑞士人袁隆平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善意的谎言救人命
瑞士人不愿帮邻居收包裹
角度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
瑞士人“搭伙养老”
最宜居国家现“移民潮”
向袁隆平致敬
表达火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