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2017-07-10 07:23赵玥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8期
关键词:闰土人物形象故乡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鲁迅《故乡》的故事情节进行客观论述,结合文章写作背景,从中分析闰土的人物形象,力求对原作中的人物做出客观评介。

关键词:《故乡》;闰土;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赵玥(1996-),女,满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故乡》这篇文章鲁迅先生描写了辛亥革命后的农村,俞益萧条,淳朴的农民们仍然生活在困苦之中。他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农村现状和农民的生活图景,在与中国民主革命的联系中探索农民问题。这是我们的《近现代文学史》对《故乡》的描述。我们再来看看鲁迅先生具体是怎样描述他阔别已久的故乡的。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写他冒了严寒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而这一别已是二十多年。这二十年间对于鲁迅经历的太多了,而他的故乡的景物可以说没有太大的改变然而在他的眼里已经变化的太大了。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常年都可见绿色,当然在鲁迅的记忆中那个地方是充满生机的,就算是冬天也有和朋友们吃冰的乐趣。然而现在的这个地方已经毫无生气。原因很简单,曾经的鲁迅把家乡看作最美好的地方,然而辛亥革命以后的绍兴也不再清秀。当然,自叙传小说不是自叙小说,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与真实的故事有出入,所以我们不要当作史料去阅读。

接着,文章介绍了搬家的原因 ,也写了回到家之后母亲和侄儿宏儿的表现。“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运用的拟物手法被当作典范。鲁迅家里所住的小台门与老台门有一定的距离,当时的周家已不再是大户人家,所以只有两个人迎了出来。而不像豆腐西施所说当了大官的架势,同时当时的鲁迅也只是文章上作为很大。接着,在与母亲的对话中引出了闰土的出场。故乡的人中,变化最大的就是闰土了。记忆中的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因为忙月来到这里帮忙。在“我”的印象中,闰土无所不知。然而三十年后,闰土已经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闰土的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即使如此,这时我依旧很兴奋。然而,闰土的一句“老爷!”把我的一切幻想都打破了。闰土四次称我为“老爷”这表明善良的农民不仅为饥寒的生活所苦。很明显,他不再像“我”,大家隔膜起来。似鲁迅一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却又不被重视,提出新的观点,提出新的主张不被认同,这种四处碰壁的生活他不希望别的人也经历。像闰土般麻木。因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閏土苦得像个木偶,在这些事情面前,他只知道去干活,讨好,祈求,已经不再有活泼的机会了,然而他却有精神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却是封建礼教。他被封建社会完全束缚了 而且精神蒙上了一层封建主义的阴影,又好面子。他把祭拜用的东西藏在了灰里,虽然鲁迅的母亲让他需要什么就拿走什么,可是他还是不想大摇大摆的拿走他们。这表明出,他虽然有精神信仰,可是他不愿意别人知道他的这种想法。他虽然很需要援助但是他还是做出一份不在乎的样子,他是碍于脸面,不好意思拿走很多。然而,当问及家里情况时他坦白地回答不好。这是中国农民阶级普遍的现象,不愿意说自己所需要的。谈及家境不好的会说实话,甚至是与问话人诉苦,但是当谈及需求时又扭扭捏捏,不知所从。但是,他们一定会使用方法得到供给。

而侄儿宏儿与水生是中国新一代的继承者。他俩善良的孩子在初次见面后就玩得十分投机,并且约定要去水生家里做客。闰土形象极富生命力和表现力,但是历经生活的磨难,变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是时代生活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人民的代表,鲁迅为他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由此可见水生目前依然是一个极富生命力,不善言辞,热情纯真的孩子,说腼腆害羞倒不见得,应该是大胆才对,性格外向,不然不会第一次见到宏儿就跟痛痛快快跟他出去玩了这两个孩子的行为无疑是鲁迅与闰土的翻版。一样的年幼,一样的天真,一样的不去考虑未来。然而不同的是,少年时的闰土不会说家里条件不好,也不会过早地被生活的担子压在了身上,也不会过早的承担世界的黑暗。但是,时代变了,两个孩子的年龄虽然与当时的鲁迅与闰土年龄相符,但是在本质上却不尽相同。宏儿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少爷,而是一个因为家里的原因要移居他乡的孩子。水生也不是那个知道很多稀奇古怪的事物充满生机的孩子,而是一个要帮家里承担很多的,过于疲惫失去童年的苦命孩子。这无疑是时代使这些无辜的孩子们历经沧桑。当然作者不是要他们要一气,都像他似的辛苦展转而生活。又不愿看到闰土一般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见到 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这是作者对下一代人的期望。

《故乡》真切的描述出了作者的故乡人民发生的变化,人们开始变得麻木无知,没有了人情味。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下降。这些都深刻的体现出了残酷的封建礼制对百姓精神和生活上的摧残。同时也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指出了封建对于人的迫害。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这是鲁迅先生用意所在。既要抓紧补救国民的精神世界,又要挽救在穷困中成长的孩子们。鲁迅先生思想用意高深,不能详细解读,暂作浅略分析。

参考文献:

[1]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史》[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闰土人物形象故乡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染料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