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保

2017-07-11 05:11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牙签风车袋鼠

【新闻链接】

环保的事再小也要坚持做

清晨,年近七旬的张兴凤总是提着专用的竹篮去买菜。“环保的事要从小处做起,赶街买菜也要注意。”张兴凤说。张兴凤是湖北潜江园林局(原市绿化管理所)的一名退休老职工,潜江市首届环境保护政府奖个人提名奖获得者,人们亲切地叫她“环保奶奶”。

在张兴凤家,环保的理念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细节。她总是动脑筋、想办法,推出了一套“节约”新招:

用水,注重循环:洗菜的水倒在水桶里,再去浇花;洗衣服的水装起来后冲厕所;下雨时,在屋檐下接水蓄着浇菜浇花。

用电,室内照明灯全部换成节能灯;人走灯熄,禁止开长眠灯、无人扇。

用气,经常检查,严禁漏气;炒菜洗锅时将气门调最小;两口锅轮流用;适时清洗灶具,让热能最大发挥……

而在她家,很早就没有了白色污染。这得益于每次上街,她都带上专用菜篮。张兴凤说:“我们家庭妇女,身边接触的事,虽说是环境保护中的一些小事,但大家都做起来了,意义就不小了。”久而久之,亲朋邻里开始效仿她,“环保奶奶”这个称号便也传开了。

【环保趣闻】

加拿大:侵犯袋鼠要道歉

在加拿大,袋鼠很多,有时候它会跳到人们的脚边索要食物,如果你初来乍到,不懂该国的规矩,随意用脚把袋鼠踢开,又恰好被当地的小孩子看见,这些环保小卫士们会要求你向袋鼠道歉。

法国:每月交4公斤生活垃圾

法国十分重视垃圾的分类处理,除了要求生产厂家负责垃圾的回收管理外,还对居民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每户居民每月必须上交生活垃圾4公斤。环保部门再将这些分类垃圾集中到一起,综合利用。

巴西:公园每周静园一天

在巴西,为了保护旅游资源,规定每个国家公园对公众开放的地区不得超过园区面积的5%,园内的第三产业活动必须经过审批,并承担环保责任,同时,每周的星期一静园一天,该国还动员民众自觉地参与保护环境。

德国:从每一个细节上节约能源

在物质文明比较发达的国家,没有人以挥霍奢侈为荣,相反,善于精打细算,如公共滚动电梯均采用感应技术,有人则行,无人则停。旅游房间内不置冰箱,只是在桌上放两瓶矿泉水,每层楼道都安放一个透明冰柜,只要用你房间的插卡钥匙一插,所需的饮料就会从一个自动门“走”出来。这个办法好处很多:首先,节省了冰箱,减少了耗电和散电。其次,每层共用一个冰柜,可及时补充,不至于喝陈饮料。

美国:偷仙人掌要判刑

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罕见的仙人掌——山影掌,美国亚利桑那州对盗窃并出卖植物园中仙人掌的窃贼均要判刑。弗尼克斯的一市民,就因盗窃仙人掌被判处监禁一年,并罚款21680美元。

日本:用风车净化湖水

日本第二大湖霞浦湖的湖边有一高25米、4个叶片直径为20米的荷兰式风车,该风车既是供人观赏的一景,同时也是净化湖水的设施。风车随着叶片转动,内部的一台水泵将湖水不断汲上,再通过过滤器将水中的浮游垃圾及污物除去,然后将这些去污的湖水再排入一座水生植物园,用于灌溉荷兰花睡莲和养金鱼等,为湖、园平添了清丽脱俗的气氛。

新加坡:事事从小事着手

在新加坡,所到之处一尘不染,公园、街边的长凳,甚至路边街沿可随意落坐,无需担心弄脏了裙裤。我们从一个很小的事例便可窥见一斑:新加坡的公交车在下车门扶手处安装有一个无盖的小盒子,下车的乘客都将车票朝里扔。从这一点说明该国政府一方面严厉禁止公众扔废弃物,另一方面想方设法给公众制造便利设施,以便更好地保护环境。

中国: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度

早在秦代之前,我国便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规定,但作为一部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当首推秦代的《田律》了。从《田律》中规定的条文不难看出,它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它要求在一些禁苑周围挖河开沟,设置警戒线,其形式和规模颇似今天的自然保护区。

韩国:环保牙签可以吃

大多数国家的牙签都是木制,但韩国的牙签却与众不同。它不是以木头或竹子为原料,而是以可食用的原料制成,番薯、绿豆粉和玉米粉是比较常见的原料。这种牙签不仅环保,还有一定的柔软度,非常好用。韩国生产这种可食用牙签,最初是因为剩菜中的牙签老是使猪的肠胃被扎。于是,一些养猪者设想,如果能改成土豆淀粉制作牙签就好了,因为牙签用完后丢在剩饭里就软化了。这种设想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韩国人开始在天然植物中寻找原料,最终发明了用番薯(即山芋)做原料制成牙签。经过短短1年时间,韩国便生产出可食用牙签。

可食用牙签受到了韩国社会的普遍欢迎。因为它既解决了伤猪问题,又节约了大量木材,利于环保。同时,人们用得放心,不伤牙齿,用后还可吃掉,减少了环境污染。尤其是可食用牙签改变了木质牙签样式的单调,使牙签变得更为美观。

猜你喜欢
牙签风车袋鼠
爱“吃”糖的牙签
小风车
纸风车
瞻仰三黄风车庙
小风车,转呀转
神奇的牙签
牙签城
蹦蹦跳跳的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