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农村垃圾治理的“人民战争”

2017-07-12 16:40王笑飞庄肃茂
中州建设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民战争行政村人居

文 / 本刊记者 王笑飞 庄肃茂(特约)

打一场农村垃圾治理的“人民战争”

文 / 本刊记者 王笑飞 庄肃茂(特约)

南阳市西峡县二郎坪镇乡村美景

近年来,关于农村“垃圾围村”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随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临近,社会对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尤为关注。尤其是去年7月初,“太湖垃圾倾倒”事件后,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稍早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已作出重要批示:环保不光属于城市,不能嫁祸于乡村,务必及早治理。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尽快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农村环境改善,从治理垃圾开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应农村发展形势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惠及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垃圾治理不仅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性工作、起点性工作,而且是持续性的工作。河南省副省长赵建才曾指出,“农村人居环境要改善,首先要打好治理农村垃圾这场战役,如果能够把农村垃圾治理好了,这不亚于一场‘革命’。”

应该看到,在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城镇垃圾乱堆乱放,甚至形成“垃圾山”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触目惊心。在2016年12月2日召开的全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电视电话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就指出,虽然我国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历史上垃圾处理设施能力欠账多,直到2012年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才首次超过清运量,初步估计历年累计约40亿吨垃圾堆放在城郊和农村地区。此外,农村每年产生1.2亿吨生活垃圾中半数以上未进行处理。这些垃圾堆积成山,造成大量的“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等现象。一些“垃圾山”堆积时间甚至长达数十年,绵延数公里,助长了流动人口私搭乱建、违法犯罪等现象,往往成为城市最脏乱差、最难以治理的顽疾,严重影响城乡人居环境,严重影响水体和土壤环境,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垃圾围村不仅会降低农村的宜居度,还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必须加快补齐农村环境治理短板。可以说,防止城镇垃圾乱排乱放、加强垃圾治理已迫在眉睫。作为地处中原的河南来说,我们是国家的“厨房”,肩负着全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决不能让垃圾污染了我们的餐桌。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陈政高部长也在强调,“我们决不能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还存在大量的‘垃圾山’‘垃圾围村’等现象。我们决不能看到,一边城市光鲜漂亮、一边农村脏乱差的巨大反差。我们必须以对农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决遏制城镇垃圾违法违规向农村转移,坚决下决心把农村的垃圾治理好。”

为全面治理农村垃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6年12月1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2017年6月底前,全省各县(市、区)全面完成小型堆点的农村陈年垃圾清理任务。2017年年底前,省直管县(市)率先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标准,并通过省级验收;其他有条件的县(市、区)也可提前申请省级达标验收。2018年年底前,各省辖市三分之一的县(市、区)完成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验收;2019年年底前,其他县(市、区)全部完成省级达标验收。到2020年通过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验收时,全省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具备齐全的设施设备、成熟的治理技术、稳定的保洁队伍、长效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监管制度;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

在农村,垃圾任意堆放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堆放在垃圾池外面,有些堆放在路边,有些堆放在农田附近,有些堆放在河沟处,更没有统一的分类与管理

河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任重道远

近年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村组道路硬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群众行路难问题得到了一定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农村生活、生产用电得到进一步保障。互联网进村入户,实现行政村宽带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困难家庭住房安全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农村公路两旁、田间林网和村庄绿化率进一步提升,村庄出入口、主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等重点部位夜晚有照明,各地大部分村庄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健身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农村面貌有了较大变化。

客观地讲,我省有很多乡村的环境治理工作都可圈可点,村里配有保洁员,乡里建有垃圾中转站,县里有垃圾处理厂,初步建立起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全省3.34万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占行政村总数的72%。全省2.8万公里的国道、省道、县道两侧按照“一眼净”标准进行了治理,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73%。

截至2015年底,80%的行政村配建垃圾池或垃圾桶,部分村庄推行保洁员上门收集农户垃圾。全省已建垃圾中转站3734个,配大型垃圾清运车3735台,小型垃圾清运车62216辆。部分村庄高标准配建了地坑式垃圾中转站。全省创建达标村12634个,占全省行政村的37%;示范村5020个,占全省行政村的12%。建成了271个具有民俗、旅游、文化、产业等特色的美丽乡村。但也要看到,我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比大,农村环境治理历史欠账比较多、总体进展缓慢,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项工作任重道远。

特别是受传统发展理念影响,各级政府对城乡统筹发展重视不足,重城市、轻农村,造成城乡发展二元鸿沟,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同时,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转变不够。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很多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不是很强,随着工业产品在农村的不断渗透,农村生活垃圾量日益增多,未经分类处理,随意丢弃;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农作物秸秆随处乱堆,农村建筑物私搭乱建等等。这是农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长期形成的结果,需要一个改变的过程。加之,各地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投入经费总体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政策保障。在整合涉农资金方面,资金分散,也没有形成合力,尽管各地都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年初也作了预算安排,但由于农村环境治理点多、面广、战线长,现有资金投入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资金需求还有不小差距,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滞后。

历史上,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多数地方农村供排水、垃圾处理、污水治理设施设备建设滞后,大多数行政村缺乏基本的排水和垃圾清运处理系统,全省1808个乡镇、46116个行政村中,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行政村不到全省行政村总数的一半,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不到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0%。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组织机制方面,部分市县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制度建设不健全、责任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等问题,工作持续性不强,造成工作开展不力,甚至无人管、无人问。

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注重村容村貌,发展特色产业

全民参与,打一场农村垃圾治理的“人民战争”

“不论多么难的工作,只要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亲自推动,上下同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这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们的体制、制度优势。既然是‘革命’,就离不开人民的参与,更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陈华平副厅长告诉记者。“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的短板,而农村垃圾治理,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推动农村垃圾治理,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调动起农民的参与意识,只有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才能够真正抓好。”

破解“垃圾围村”,补齐农村环境治理的短板,首先应补上思想认识的短板,要把农村环境治理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来考量,真正重视乡村垃圾处理这样的“小事”。当前,农村很多人缺乏公共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随意丢弃、偷排偷倒等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为此,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意见中就明确要求,各地要开展覆盖面广、通俗易懂的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微信、电视等多种媒体,讲清楚危害、讲清楚政策、讲清楚处罚措施,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支持这项工作,形成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中国要美”,“河南必须美”;“魅力中原”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省上下积极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成立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办公室,以农村畅通、环境净化、乡村绿化、村庄亮化、农村文化为重点,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补齐农村环境治理的短板。

农民同样喜欢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也希望乡村和城里一样,街道干净、环境整洁。给我们的子孙留一座“金山银山”,不如给他们留下一座“绿水青山”。改变垃圾“围村”状况,还乡村干净整洁的面貌,是村民的呼声,也是党委政府的职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工作的牵头单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这个能力,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这场攻坚战打赢、打得漂亮。

垃圾分类,从源头减量开始

2016年11月4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现场培训会在浙江省金华市举行,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出席。来自全国31个地区的110余名代表参加培训会。此次培训主要推广金华等地经验,交流各地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做法,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12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在全国推广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经验。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金华经验,在本地区选择3个以上代表性县(市、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并组织编制实施方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择优确定并公布示范县(市、区)名单。对纳入国家公布名单的示范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评估,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将取消示范资格。

事实上,从2014年5月开始,浙江省金华市选择市区工业主导、农业主导、城郊结合部三种类型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走出了一条“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治理“金华模式”,从源头上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截至目前,金华全市已有145个乡镇、4230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4.97%。

在农村垃圾分类中,金华市采取“二次四分法”,即,农户只需以是否腐烂为标准,把生活垃圾分成“会腐烂”和“不会腐烂”两类。村保洁员在上门分类收集时,再通过对集中回收的垃圾按照可沤肥、可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其他类垃圾的标准分为四类。可沤肥的就地沤肥,能卖的作为回收利用垃圾,由供销社进行上门有偿回收,不能卖的再统一运到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实现了“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在“金华模式”中,堆肥是农村垃圾减量的关键环节,金华市通过一村一建、多村合建、村企共建、村校共建等方式,建设两格式阳光堆肥房、机器发酵堆肥站等,对“会腐烂”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将垃圾处理成有机肥,并免费对外进行提供。

济源市王屋镇五里桥村新农村建设环境优美

南阳桐柏县月河镇徐寨村干净整洁

在这次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减量,降低收运处理的整体运行成本。在推进农村垃圾源头减量过程中,我省将引导和鼓励农户首先进行简单分类,村庄集中后进行再次分类,将分类出的可降解垃圾就近堆肥返田,或利用农村沼气设施处理。灰渣、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应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对可回收垃圾,每个行政村都要建立回收网点,各地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政府公益支持为补充,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可利用物回收。有毒有害垃圾应单独收集,送相关废物处理中心或按有关规定处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加大调研,了解各地对农村垃圾分类条件基础好、积极性高的县(市),作为农村生活垃圾示范试点。

猜你喜欢
人民战争行政村人居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人民战争理论的伟大实践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新形势下对人民战争的思考
志书中“行政村”一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