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米能源集团首席执行官肯吞:缅甸需要“一带一路”带来的包容性增长

2017-07-12 02:27谢玮
中国经济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帕拉包容性缅甸

谢玮

作为缅甸帕拉米能源集团公司(Parami Energy Group of Companies,下称“帕拉米能源”)首席执行官,肯吞(Ken Tun)经常来中国,促进中缅两国能源合作是他最大的希望。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虽然缅甸的经济增速在世界名列前茅,但仍然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在他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及亚投行对于缅甸而言意味着机会,缅甸需要“一带一路”带来的包容性增长。

“缅甸是一个缺电的国家,70%以上的人缺电,70%的人还住在乡村地区。”肯吞介绍说,与此同时,资源丰富的缅甸也是当前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随着一些政治革新,缅甸正在向世界开放,投资不断增长,这意味着更多的电力需求。“我们不希望建立煤电厂,我们想有更清洁的选择。”肯吞直言,中国已经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导者。缅甸于2014年制定了“国家电气化计划”,其目标是到2030年,全国所有家庭都获得供电。

肯吞介绍,帕拉米能源成立于2004年,主要为缅甸政府和油气业主服务,业务涉及油气、电力等领域。目前,公司致力于为缅甸当地社区提供能源,从中国进口电力,并为此吸引直接投资。此外,公司正在建立以村庄为单位的独立网络微型电网(miniGrid)。在他看来,过去,全国范围内获得电力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系统,如今自下而上的分布式能源更清洁、更有效率。

然而,清洁能源的银行可融资性却并不乐观。“全世界都把目光放到了缅甸,缅甸正在对外开放。然而,对于许多商人而言,高回报率似乎已经成了固定思维模式。”肯吞坦言,“我希望可以告诉世界,这个国家不仅需要私人投资者,我们还需要开发性金融,我们需要更便宜的资本和不那么贪婪的回报率。如此一来,项目成本可以更低。最终,社区、消费者可以负担起电力消费并因此受益,缅甸民众得以享受到便宜的电力。”

肯吞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自己得以与中国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进行交流。他获悉,对与缅甸的合作,中国国家电网“正在做可行性研究”。

“‘一帶一路倡议及亚投行对于缅甸和像缅甸一样的国家而言,是一个机会。”肯吞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包容性的计划,希望“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囊括农村地区的民众,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倡议的一部分,能够在倡议中扮演核心角色并且从中受益。“我想,不仅政府需要理解这个倡议的内涵,普通民众也需要理解。”

猜你喜欢
帕拉包容性缅甸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包容性设计专题引介
印景点拍照要交“清洁税”
国际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包容性金融统计框架初探
帕拉的哭泣
企业文化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