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小山村,投身“大”事业

2017-07-12 09:03栾春许
金融博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武家第一书记村庄

栾春许

人们常说,无奋斗不青春。当自己的努力似涓涓细流汇入国家宏大的战略部署中,无疑为青春做了一次难忘的注释。

受中国人民银行选派,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从总行国库局到陕西省宜君县彭镇武家塬村挂职第一书记,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在一年多的任职时间里,我和村民们生活、工作在一起,经历了从机关干部向农村干部的角色转变,经历了工作方式和方法的转变。作为一名央行青年人,我真正感受到了央行扶贫的责任和决心,也感受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任期结束,我满怀不舍,回想这段经历,又感到弥足珍贵。

作为人民银行的一名中央选调生,虽然在入职之前就做好了下基层锻炼的准备,但接到担任扶贫村第一书记的挂职锻炼安排后,我还是感到非常忐忑。内心的忐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2015年是首次选派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青年干部到农村去挂职第一书记,没有可借鉴的经验,而国务院扶贫办和中组部对中派第一书记的职责要求细致严格,我感到责任重大;二是进入人民银行工作时间不长,我对人民银行系统和工作的了解尚不深,对基层政府工作更是不熟悉,缺乏工作经验,担心做不好。但忐忑和不前从来不是我们的标签,我找来第一书记选派的通知文件仔细研读,又在各类媒体上查阅了近几年地方选派第一书记的报道和资料。我逐渐意识到,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精准扶贫对国家发展和群众生活都意义重大,而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排头兵,是时代性的光荣使命。第一书记虽然阵地小,但责任重大,实实在在地干,就能惠及一方百姓,干一番“大事”。我给自己鼓劲,一定要克服困难,成为国家扶贫攻坚和央行定点扶贫事业中的一缕力量。

到村后,我立即研读了中央和陕西省对精准扶贫和第一书记选派的相关文件精神,力争尽快找准定位,进入角色。同时为了解村情,在到村的第一个月内,我就着手通过三条途径开展调研:一是集中交流,组织召开村两委工作会、村党支部党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倾听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对村庄发展的看法;二是深入群众,到村头和田间进行访谈,并逐一走访了贫困户和致富典型户,了解村民的真实需求;三是宏观摸底,到当地县、镇政府部门咨询交流,了解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支持。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从他们淳朴而又殷切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改变当前困难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令我感到肩头的责任重大,也提醒自己必须全力以赴。

调研结束后,我发现武家塬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党组织建设不完善,组织生活基本空白,支部凝聚力不强;二是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吃水难,行路难;三是脱贫压力大,村民收入低,24户贫困户生活尤其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我开始思考如何开展工作。扶贫不能蛮干,我带领村干部立足实际反复讨论,制定了武家塬村“一体两翼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以党建为体,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为翼,分三个阶段,逐步改变村庄面貌。

我意识到,扶贫是核心任务,但干事先得聚人心,党建必须走在第一步。由于長时间党建工作的缺位,加之农村党员文化水平不高,对党建活动积极性不高。如何结合农村特点,让党员积极参与、发挥作用是个难题。为此,我对村支部的党会党课安排进行了调整,定期开会开课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政策热点和村庄事务,尽量让党建活动和理论学习说农村话、贴农村气、办农村事。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还举办了村支部周三夜校,我搜集资料,每周三给支部党员讲课,内容涉及“两学一做”重要意义解读、中省惠农政策解读、台海及南海问题解读等时事热点和重要政策文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党员交流讨论。逐渐地,支部党员积极性很快提升起来,我们又成立支部“两学一做”实践服务队,党员在村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发挥出了先锋模范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是影响民生的首要问题。针对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我同村干部一起做设计、找资金、寻工队,用三个月时间在村里打了一口深度机井,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难题。村内道路坑洼不平,影响村民日常出行和生产运输,在总行的支持下,我们又对全村的道路进行硬化,改善了交通条件。群众看到村庄面貌的巨大变化,切身感受到了日常生活条件的改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产业发展是难题。武家塬村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来源只有种植玉米和苹果,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其中,24户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不足2950元,生活困难,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帮扶对象。如何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拓展增收路径,只能边摸索边尝试。贫困户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人口老化,有的患有重大疾病,还有的缺乏资金和技术,只能针对不同的致贫情况,逐户设计脱贫方案。经过不断地入户交流和多方联系,我们帮助大多数有脱贫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了产业项目。为了提高全村整体收入水平,利用当地玉米种植的优势,我又联系收购商和设备厂家,在村里建设了玉米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带动全村群众增收。群众有了自己的产业项目,有了更好的收入来源,都干劲十足。

作为央行帮扶的扶贫示范村,我不断思考,如何将金融扶贫充分应用到武家塬村,并和村庄治理结合起来。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总结形成了一套武家塬村“金融+”的工作和发展模式——“金融+村风建设”、“金融+生活服务”、“金融+产业发展”、“金融+基层党建”。金融扶贫不再局限于扶农贷款和惠农支付等金融工具的扶贫,更是将金融理念结合到村庄管理的各项事务中。武家塬村也成为了具有央行扶贫特色的示范村,成为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的落脚点和试验田。

人民银行总行对武家塬村的定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一年时间里,郭庆平和易纲副行长先后到当地调研,考察和部署扶贫工作。总行机关党委多方协调和筹措扶贫资金,对武家塬村累计投入190余万元,打井修路,发展产业项目。村庄面貌跟一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任职转眼到期,回想起在村里的日日夜夜,虽然条件艰苦,但我感到忙碌而又充实。有的第一书记自我调侃,说工作是“三跑腿”和“三张嘴”,随时都要做好准备往群众家里跑腿、往政府部门跑腿、往所在单位跑腿,必须不停地向村民群众张嘴、向帮扶单位张嘴、向涉农企业张嘴,虽然表述戏谑,但确实生动体现了驻村扶贫须访民情、解民困,时刻在多方协调为民办事的常态。在工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群众事情无小事,也感受到了在农村基层人才和资源的匮乏以及办事的不易。我感到,第一书记必须有责任感才能想干事,必须有协调能力才能好干事,必须善于思考才能干成事。这种独特的经历也使我迅速成长,从一个青涩的毕业生转变为一名不畏困难的央行青年,令我受益匪浅。

任期结束离村时,村干部在车站为我送别,一年的并肩战斗使我们感情深厚,都感到依依不舍。村干部拿出村民给人民银行制作的锦旗,上面写着“央行扶贫真抓实干,扎根基层为民解困”,叮嘱我一定要带回总行,表达村民对人民银行的感谢。上车后我看到一向木讷的老支书在朋友圈发出我们临别的合影,写到“难受与祝福,工作友情我会永远珍藏”。我内心万分不舍,想起乡亲们朴实的面孔和话语,思绪万千。扶贫事业微小而又伟大,一件件小事、一份份真心都直接关系着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能够投入到国家转型发展期中的这份“大事业”,我感到光荣又难忘。(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定点扶贫挂职干部,曾驻陕西省宜君县彭镇武家塬村第一书记)

猜你喜欢
武家第一书记村庄
历史变迁下的音乐建构与文化传承
——以武家鼓吹乐棚为个案
我的第一书记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我的小村庄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鸡娃炕
琉璃瓿洞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