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

2017-07-14 12:12冯琳山西省交城县人事考试中心
消费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吕梁山护工人力资源

冯琳 山西省交城县人事考试中心

浅谈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

冯琳 山西省交城县人事考试中心

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合理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吕梁市农村人力资源潜能、实现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针对忽视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及方式滞后、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有待完善、培训机构的开放性及竞争度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吕梁山护理护工改进培训与开发水平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吕梁山 护理护工 培训 开发

随着农村人力资源在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吕梁山护理护工又作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群体,因此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一直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既是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政府使用好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还能实现个人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的涵义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指那些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补充和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胜任特质,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促进员工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从而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实现组织人力资本增值和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培训与开发的重点在于“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分析,确保并帮助员工个人提高关键技术和能力,以便胜任现在和将来的工作。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具体实施通常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活动组织实施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四个环节。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按照吕梁山片区“三个一”精准扶贫总体部署,市、县两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各类职业培训资源,积极开展护工护理培训。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政府对农村所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是政府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管理行为,在于更好地使农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等充分发挥和激发潜能。吕梁山护理护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中,培训主要是侧重于对参训学员知识、技能、态度等各方面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的改善与提升,以更好适应完成现有工作;开发则侧重于对参训学员潜能的激发以满足从事未来某一职位的条件,协助参训学员为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具体实施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活动组织实施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四个环节。

二、当前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一直都是政府重视的工作,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与目前已进入的社会发展改革关键时期形势提出的需要相比,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方式滞后,缺乏科学有效的需求分析

据统计,政府在组织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前,鲜有进行相关的培训需求调查,相关部门也未征求过其关于培训工作方面的意见,因此培训工作的统一性被反复强调,培训需求分析失真,未能真正发挥提高学员的胜任力作用,呈现出培训需求与培训内容不匹配的特点,学员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中途退训率高,造成资源的浪费。培训内容上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教材的特色不强,不注重学员的潜能的开发。培训方式上,主要以传统讲授式教学为主,现代的培训方式运用程度普及不多。由于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内容特色不强、培训方式单一等因素,造成中途退训率增多、就业率降低等问题。

(二)培训评估不足,有待完善反馈机制

从实践来看,较少有针对培训工作效果的考核及评价。评估主体方面,主要是以“谁培训谁评估”为原则,使评估结果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评估结果常常流于形式,难以对提高培训质量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和激励效用;培训效果评估结果信息尚未建立双向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培训结果较难与持证率、就业率挂钩,导致后期的培训与开发工作指导性不强。目前的培训结果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员结业后持证率不太理想。培训结束后取得执业资格证人数比率未达到100%,个别学员考试实操技能不过硬,考试不合格,无法取得执业资格证,培训效果难以保证。二是学员就业观不正确,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大部分学员的就业需求往往选择就近,不愿意出远门,大部分人在县内中介机构登记推荐就业,小部分外出也由于不适应纷纷返回,仅有少数人愿意在一线、二线城市就业。

(三)培训资源支持体系不足,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吕梁山护理护工的培训机构开放度和竞争性均有所不足,培训的软硬件设施尚无法满足现实需求。部分培训学员反映培训学校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学员的基本需要,无洗澡设施、宿舍电源不齐、食堂饭菜不充足、口味不适应等情况;软件设施也不理想,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学员中途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提高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水平的对策思考

针对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护理护工群体的特殊要求,积极探索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机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为提高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水平,本文针对当前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仅供参考。

(一)进行科学的培训开发需求分析,合理选择培训开发内容与方式

一是做好培训规划。要准确把握工作的特点,既要保持适当超前性,又要合理规划和安排学员的培训与开发工作,对于培训开发的相关内容要作好相应的规定,包括培训开发时间、地点、经费预算等,着力解决培训的单一性、短期性问题,保证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二是多角度分析培训需求。着眼北京、太原等大中城市以及吕梁家政服务业就业市场需求,加强与大中城市大型家政企业培训就业合作,同时积极开发本地家政服务就业市场,分批有序对贫困人口开展分类型、订单式护工护理和家政服务培训。三是培训内容要有特色。在统筹整合各地优秀培训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组织编写具有吕梁特色的护工护理专业培训教材,增强培训的实效性、特色化。四是培训方式要多样化。既要有理论讲解也要有实际操作,更要多普及现代化的培训方式。

(二)重视培训开发效果的评估和考核工作,建立培训过程及结果并重的评估、激励机制

培训评估和激励需要从培训过程和结果两大方面统筹进行。在培训过程的评估方面,可以考虑由培训的管理部门定时对学员意见进行收集,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向组织者、培训主体、培训对象了解各自对培训工作的组织、效果的评价,结合大家的反馈对培训工作进行适度修正;在培训结果的评估方面,要对当期培训的结果进行考察,评判培训工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如对培训对象的感受、效果等进行考察。在培训开发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做好培训与开发的考核,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尤其要考虑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的持证率与就业率,调动学员参与培训开发和将成果进行积极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参加各种护理护工招聘会,提高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就业率。

(三)建立稳定的培训资源支持体系,提升培训工作的能动性

目前吕梁山护理护工的培训机构开放度和竞争性均有所不足,培训的软硬件设施尚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多元化培训机构有助于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教育资源的共享并做到优势互补,建立稳定的培训资源支持体系,提升培训共组能动性,试行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工作的项目化运作,对培训工作公开招标并进行合同化管理,引入市场化培训模式,从而促进服务提供者间的互相竞争,逐步提高服务质量,鼓励社会机构的参与,形成以行政院校为核心及各类培训机构在内的培训服务主体,促进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工作的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的实现,彼此间强化交流,增进对教学经验及培训内容的了解和竞争,建立培训机构准入、退出机制,强化培训效果考核。

四、结语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是一个涉及到多个层面的由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组成的,包括培育开发需求分析、规划与方案设计、 实践、成果转化、考核、优化等环节,因此只有实现各个环节间的相互配合与支持,才能真正地达到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目标。科学的培训与开发可以使员工的因素正常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与开发关系着农村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与利用,关系着农民能否实现增收,关系着脱贫攻坚能否顺利完成。因此,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制定科学的培训与开发计划,要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完善的培训与开发机制,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落实到位,注重培训与开发的长期效益,着眼于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从深层次挖掘学员的潜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农村人力资源,真正服务好脱贫攻坚。

[1]王颖.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陈旭东.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J].人力资源管理.2015(3):34-36

[3]吕梁市人民政府网.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山护工(护理)培训就业工作五年规划(2016—2020)的通知.http://www.lishi.gov.cn /,2016-05-27.

[4]吕梁市人民政府网.关于印发吕梁山护工(护理)培训就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www.lishi.gov.cn /,2016-05-27

冯琳(1988-),女,山西交城人,中级经济师,山西省交城县人事考试中心职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吕梁山护工人力资源
北京护工故事
蒲谷香:从吕梁山走到巴拿马
吕梁山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优化改造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 强化创新驱动奋力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上海市护工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模范护工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