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透析与对策研究

2017-07-15 10:44梁艳丽锦州医科大学
消费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微时代智能手机背景

梁艳丽 锦州医科大学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透析与对策研究

梁艳丽 锦州医科大学

当前时代属于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时代,即“微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行为,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前端,能够很快接受时代的发展和转变。

“微时代” 大学生 思想行为

当前用来靠产人类思想行为变化的方式是媒介技术,移动互联网在时代中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扩大信息来源渠道,同时也使得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切都证实“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是一种新传播时代,其基础是移动互联网,其核心媒介则是便携式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电脑等,基本载体是微信、QQ、微博等应用软件,其表现形式则是微内容、微传播以及微公益。“微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文化和意义之间的完美融合。在“微时代”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则是24小时的移动上网,呈现出的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文化表达意见社会参与和消费娱乐。对“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进行分析,能够充分理解大学生当前思想行为的新现象,并从中发现新问题,有利于更加深刻的了解“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1.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媒介技术对于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很大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即衣食住行、学习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等。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出现了很大的流动性,其中一项显著的特征就是生活方式的随时选择。这一点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受到台式电脑的移动困难以及网络技术不发达的影响并不能实现。而“微时代”背景下却能够满足空间与时间的融合,让大学生能够随时了解社会热点、满足移动社交以及支付和阅读。

2.大学生的自我呈现。“微时代”是时代的基本组成,其本身就是度个性化的真实需求。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进一步改变自我意识,逐渐学会了自我呈现,利用“微时代”进行个性化的自我表达以及社会参与。大学生在使用微信、微博的过程中,进行的微阅读和微评论都是进行个性化表现自我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由言论和表现自我的权利。

3.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微时代”背景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社会交往的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其内容和频度也都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

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1.大学生面临的手机依赖心理问题。智能手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可以满足大学生社交、购物、支付、学习等等各方面的需求,且能够随身携带。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是发展迅速,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也促使智能手机成为了“微时代”背景下最受欢迎的设备,对于当前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智能手机甚至已经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手机依赖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思想行为中很常见,无论是在上课时、用餐时、甚至是在休息时都要携带手机。

当前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可以说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虽然手机上网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热点信息,但也较容易使大学生的思想发生偏离,被网上一些不良舆论引导,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大学生对待阅读的碎片化问题。在大学生的学习中,阅读能够增强学生众多的课外知识。“微时代”下的阅读是数字化和技术化的,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逐渐演变为移动性和碎片化,且已经在大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就阅读过程的变化来看,例如,之前纸质的阅读大学生会选择去图书馆或者教室,而电子版的阅读则能够随时改变大学生的阅读状态和环境,无论是在教室、操场、宿舍或者食堂等都能够进行阅读,阅读的实践存在碎片化,阅读的过程同样也存在碎片化,使得大学生的阅读目的变得较为随意,且对于重要的知识并不能及时记录和掌握,失去了阅读的本质。

大学生手机阅读普遍存在对内容多、较深奥以及专业学习类阅读较少,反而对小说和各类新闻较为关注。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可在图书馆方面进行创新和制度改革,例如,可以展开阅读大赛或者写作大赛,让大学生不仅要阅读高质量的书籍,更要学会认识其中有意义的哲理,最好是能够让大学生自己领悟到阅读的重要性,促进自身思想的成熟,改善大学生在“微时代”背景下的生活行为。

三、结束语

“微时代”并不仅仅是互联网发展下的时代,更是媒体技术的一种变革,加大人类社会结构方式和实践方式的进步以及转型。也就是说,“微时代”是当前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象征这技术的进步。“微时代”改变了传播技术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生产和文化方式的变化,而且还体现出对个人的尊重以及关注个人个性化发展。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是必要的,而大学生展现出的特点和问题,不仅仅是指当代全部的大学生,更是指当代所有青年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反映社会的问题的参考,反映出新媒体技术下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需求等方面的转换和发展。但同时,大学生和当代青年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因此,在让他们充分感受“微时代”背景带来的便利和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要及时让他们认清“微时代”中利与弊,控制自身的思想行为,不被时代思想所掌控,从而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微时代”进行自我的全面发展。

[1]吴迪.“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4):60-61.

[2]李丽,农康,辛恺.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现状及思想教育应对策略——以G大学“90”后艺术生为例[J].中国市场,2015,(19):237-238.

[3]林婧烨,焦信敏. “微时代”下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2):68-72.

[4]刘晓莉,马永华,王建辉. 网络谣言:“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难关[J]. 党史博采(理论),2015,(02):48-49.

梁艳丽(1980-),女,蒙古族,辽宁锦州人,锦州医科大学教师,讲师,伦理学硕士。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15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编号:W201525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微时代智能手机背景
智能手机是座矿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