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验题进行化学复习的有效策略

2017-07-15 02:29徐佩光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徐佩光

【摘 要】本文从实验教学实践出发,从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意识的培养、探讨活动的参与、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化学复习有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 知识复习 实验教学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156-02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一个化学实验包含着一系列的化学知识。因此,在进行化学复习时,可以尝试利用实验题将知识体系串接起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复习,以巩固实验技能,提升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一、利用实验题回顾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实验题,在复习中可以利用一些实验题来回顾实验知识,建构相关的知识体系。在复习中,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归谬等方法,有效复习。

以实验纠错题为例,有这样一道考题:

请指出下面 3 个实验中各存在一个错误(如图)。

这是考查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给固体加热、洗气这三项基本操作的一个题目,三项基本操作也是学生在学习和实验中常出问题的三项操作。题中所示的三项操作中的错误分别是滴管口伸入试管中、試管口向上、混合气体从短导管进入洗气瓶。因为题目明确指出是纠错题,所以更引起学生注意,就是要挑错,也就是说考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问题,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果想要妥善解决改错型的化学试题,需要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规范实验操作,而不是将“实验规范”当做课文一样来背诵。化学实验一般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它关系生命财产安全,不可不谨慎严格。在实验中,一步之差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和结论。在平时的实验操作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都亲手操作一遍,并进行独立思考,掌握规律,懂得“从下往上,从左到右”的检查原则、气密性检验原则,等等,这些化学实验中通用的原则。在实验中熟悉运用这些原则,触类旁通,形成严谨规范的化学实验意识。学生如果重视实验操作,那么在此类题中的失误就会很少。通过对平时实验操作进行回顾与梳理,就能够精准把握各项实验的精髓,使复习具有针对性。不管是应对纠错题还是探究题,运用通过实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就能够得到解决。

复习不在于快,而在于有效率。尤其是以实验为线索的复习,一定要做好提纲挈领的工作。在复习之前多做回顾性工作,建构起一个复习的框架,然后在以后的复习中慢慢地完善、补充、丰富。

二、引导探究,深化意识

学生学完某部分知识之后,往往会遇到一些瓶颈现象,感觉该学的都知道了,但是当面对一些灵活性、探究性的题目时,又感到无从下手。这是由于知识的局限性,造成了突破瓶颈的障碍。因此在复习时,教师要注意通过一些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加强钻研的意识。

比如以天津港爆炸事故为例,这是一个利用时事热点引导的探究例子。这一道实验题的部分题干如下:

2015 年 8 月 12 日天津港发生了特大爆炸事故,事故中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更是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根据调查,涉及此次事故的仓库中,存储着大量的 Na、K、P、NH3NO3 和 NaCN。在室温下,NaCN 固体可以和 H2O2 溶液进行反应,生成 NaHCO3 和一种气体,该气体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过反应,NaCN 的毒性将大大降低。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由此可见,虽然题目背景是时事热点,其中的化学物质比较陌生,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归到知识点上。由“该气体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条件,运用配平的方法,可以推断出另一种产物为氨气,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NaCN+H2O2+H2O=NaHCO3+NH3↑

由于在课堂上的讲解偏于理论,同学们并不清楚“碳化钙”就是工业生产中所说的“电石”。化学与实际生产的关系十分紧密,生产中往往使用物质的俗名而不用化学式名称。近年来的考试也是逐渐贴近生产,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注意给学生讲解实验材料的“前世今生”,经常结合一些工业生产,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用途与特性。

通过此类的探究题目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形成一种探究的意识,对未来面临的问题心里也就有了一个底。复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突破知识局限的过程、探究的过程,这样的复习才能更加有效。

三、再次探讨,提高能力

在学生的印象中,实验无非是拿着试剂混合后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而已。这样的实验过程只是表层的实验操作,学生需要强化的是深层次的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探讨表象下的知识,从而让实验更有意义。

化学素养需要靠扎实的实践和求知的探索积累而来,考试的能力如果只是通过不断做题来提高,那么总会遇到瓶颈,使深层探究的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在复习课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从实验设计到报告编写,都要由学生自主完成,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如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电极附近有白色固体析出,就会思考这种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呢?看出问题表明学生动脑思考了,但是这还不够,还要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白色固体为什么会析出?如果这种物质有价值,如何增大它的产量?这样就会发现析出的固体为NaOH,这是工业制取氢氧化钠的做法之一。其化学式:

2NaCl+2H2O2NaOH+H2↑ +Cl2↑

我们还可以发现,产物不仅是 NaOH,还有氢气和氯气,这是电解食盐水的价值所在。如果只是将电解食盐水作为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那么学生收获的或许只是一个化学方程式,知道了实验的原料和产物,但不能了解实验的所有问题,获得更进一步的知识。

再次探究的过程不是重复,而是一种升华。在实验中要有再次探究的步骤,在复习中也要有再次探究的过程。在教师的推进作用下,学生经过再次探究之后,就会揭示实验的更深层次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不管是从课程标准还是从各类命题来看,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实际化越来越得到重视,这恰恰体现了化学为生活所用的理念。在复习实验知识时,要注意贴近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这里举一个测量 pH 值实验的例子。酸碱度表示物质酸碱性的程度,以 pH 的形式来体现。pH 值在数值上为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用来表示氢离子浓度非常低的溶液的酸碱性。教材选修 4 中讲解了 pH 试纸的规范用法,但是如果真的实践起来,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要明确的是,一套完整的试纸是由 pH 试纸册和标准比色卡组成的,而且在使用前要使试纸保持干燥。其次,在测量 pH 值时,要用溶液滴在试纸上然后进行观察,并非用试纸去蘸取溶液。看似一个相互的作用,实际上这两种做法大有不同。所以整个过程比较繁琐,因此在复习测量 pH 值的相关实验中,要贴近生活,让学生亲手测定一些生活用品的 pH 值,比如让学生测定食醋、牙膏的 pH,经过测定,学生就可测定出食醋的 pH 值约为 3,牙膏的 pH 值约为 9。学生通过这样的生活实验不但掌握测定 pH 值的方法,巩固知识,而且能够感觉到化学是与生活戚戚相关的。一个实验,如果能与生活相连,那么学生就能更好掌握,并能做到学以致用。

贴近生活的实验能使学生在紧张的复习中带来一些轻松的感觉。学习化学不仅是为了能够应付考试,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化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掌握化学技能。

总的来说,实验对于化学学习的意义重大。从复习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通过实验使学习更加明确,因此复习的策略不是所谓的“题海战术”。实验就像一块磁铁,将零碎的知识吸到一起,让化学复习效率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蓝峻峰,谢济运.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策略[J].柳州师专学报,2010(5)

[2]刘晶晶.微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研究及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