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地区青稞品种分析

2017-07-17 17:07周建峰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青稞品种

摘要: 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格尔木地区青稞种植的自然条件及现状和问题,然后对2012-2014年格尔木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重点阐述和分析。2012-2014年格尔木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15个参试品种中,09YN-04抗逆性、产量性状等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居第一位;其次是藏青居第二位;再者是藏青27,居第三位;以上3个品种建议在格尔木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藏青85居第四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关键词:青稞;品种;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区试

周建峰. 青海格尔木地区青稞品种分析[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1):78-79.

一、自然生产条件

1、环境条件

格尔木农业种植区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在2780-2810 m之间,市区(试验地点)地理位置为东经96041′北纬360 24′。属典型高原大陆型气候,年降雨量少,春秋两季多风,空气湿度低,全年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在41.5-70.0 mm之间,蒸发量却高达2800 mm以上。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间高达3300 h,光热条件很适合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生长。作物生长期160天左右。

农区土壤类型为灌溉灰棕漠土,土壤土壤有机质7.27-18.25 g/kg,平均12.07 g/kg;全氮0.47-1.6 g/kg,平均0.79 g/kg;有效磷14.66-97.46 mg/kg,平均42.27 mg/kg;速效钾37-477 mg/kg,平均122.47 mg/kg;全钾19.9-26.95 g/kg,平均23.25 g/kg;全磷1.12- 4.04 g/kg,平均1.89 g/kg;碱解氮37-226.64 mg/kg,平均75.39 mg/kg。区域内农业用水源为昆仑山雪水,纯净无污染,土壤常年增施有机肥,无化学污染,太阳紫外线强,空气相对湿度低,交通、电力、灌溉等基础条件完备,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较低。

2、社会经济条件

格尔木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长江源头、昆仑雪景、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荣誉称号。

二、青稞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1、青稞生产现状

青稞是格尔木市特色农产品之一,区域内生产的商品青稞,成色好,籽粒饱满,口感好,深受藏区农牧民青睐,常年与西藏聂荣县等地签订种植订单。1995年-2014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格尔木市每年的青稞种植面积保持在1.9-2.41万亩,每年青稞的种植面积占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的25.9-32.9%。为了促进青稞产业发展,几年来格尔木农区在青稞生产上统一推广精选良种、播前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机械播种、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青稞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有效促进了当地青稞产业的发展。2011年-2013年市农技部门经实地测产,3年的平均产量分别达到了451.4 kg/亩、480.2 kg/亩、520.6 kg/亩。青稞生产上通过粮食作物万亩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补助等项目的实施以及适用技术推广与普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当地青稞的产业化发展。

2、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以前,农业技术部门虽然开展了青稞品种引种试验,但大部分引进品种由于株高比较高,抗倒能力差,不利于机械化生产,适宜格尔木地区种植的品种寥寥无几,种植品种单一;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全市种植多年生枸杞面积已达0.2万hm2,作物种植布局基本定型;由于种植枸杞经济效益比较高,亩纯收入在0.7-1.0万元之间,农民积极种植枸杞,而枸杞生产需要大量人力物质资源,压缩了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空间,青稞生产和种植规模逐年递减。

三、2012-2014年格尔木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参试材料

参试品种共15个,分别为藏青85、喜玛拉22、97011、03014、藏青25、藏青23、藏青27、藏青14、2004青21,09YN-04、09YN-13、藏青2000、康青9號、96-58、对照选用为当地主栽品种“柴青1号。”

(2)试验方法

2012年试验地在格尔木市农垦集团河西农场七队,水浇地,土壤类型高寒灌溉灰棕漠土,前茬作物为油菜,播前施底肥磷酸二铵25 kg/亩,甲基托布津(药种比例1:250)拌种,人工开沟手溜播种,南北行向。5月30日浇头水,追施尿素20 kg/亩,6月7日亩用2.4D-丁酯乳油50 mL/mu加用(国光50%)矮壮素20 mL兑水30 kg,均匀喷雾,灭除田间杂草。6月20日浇二水,追施尿素10 kg/亩,在拔节后,亩增施5 kg尿素。全生育期共浇6次水,8月19日至8月24日青稞成熟后陆续收获。

2012年预备试验安排的12个品种,试验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70 m2,4月2日浇座水,人工手溜条播,东西行向,播种量20 kg/亩,行距15 cm,播深6-8 cm。采取随机排列,苗期头水、二水分别追施尿素20 kg/亩、15 kg/亩,浇二水时用除草剂72%爱秀80 ml/亩(兑水30 kg)喷雾防除杂草。6月21日青稞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250 g/亩(兑水30 kg),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其他管理措施与大田保持一致。

2013试验设在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西村,前茬作物为大蒜;2014年试验地设在河西农场九队,水浇地,前茬作物为青稞。2013-2014年参试品种15个,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置重复3个,45个小区,每小区面积 13.5 m2,每小区播种行为8行区,行距25 cm,行长6.8 m,不同重复间建设置田间走道,走道宽度50 cm。试验地每小区施肥水平一致,四周设保护行。

播种方面,2013年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8万株左右,播种前在实验室测算参试品种(系)的实际千粒重、种子发芽率、出苗率,计算播种量。播前亩施底肥磷酸二铵25 kg,每亩用250 g多菌灵拌种,人工开沟手溜播种,东西行向。5月6日-8日人工除草一次,5月10日、5月21日浇水过程中随水追施尿素20 kg/亩、15 kg/亩,6月4日用2.4D-丁酯乳油50 mL/mu混配70%甲基托布津150 g兑水30 kg防除杂草和预防麦类黑穗病,全生育期浇水6次,8月8日至8月15日陆续收割、脱粒。

2012-2014年,试验地青稞生长过程中专人负责田间记载,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试验地个参试品种(系)进入蜡熟期,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记载方法执行青海省六大作物记载标准,试验地收割时每小区要单收、单打、单晒,严防机械混杂,并计算单产。

2、結果与分析

(1)生育期天数

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天数在115-131天之间,其中藏青85生育日数最长为131天,较对照品种(CK)晚熟13天,表现为特晚熟;藏青27、藏青23、,较对照品种(CK)晚熟6天,表现为晚熟;藏青23、生育期天数为123天,较对照品种(CK)晚熟5天;2004青21较对照品种晚熟4天;喜玛拉22、97011、03014生育期天数为121天,较对照品种晚熟3天,其余品种与对照品种熟期相近,差异不大。

(2)经济性状

参试品种株高在77-115 cm之间,参试品种株高均高于对照品种柴青1号,其中09YN-13株高最高为115 cm,其次是97011株高为113 cm,对照柴青1号株高最低;穗粒数在38-58粒之间,参试品种穗粒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康青8号穗粒数最多为44.1粒,较对照品种多11.7粒,其次是甘青5号穗粒数为41.6粒,较对照品种多9.2粒;穗粒重在1.4-2.9 g之间;穗长在5.3-6.9 cm之间,藏青85、藏青23、藏青2000穗长较对照品种短,其余品种穗长均长于对照品种,其中97011穗长最长为6.9 cm,较对照品种长1.3 cm。

四、结语

2012-2014年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5个参试品种中,09YN-04折合产量最高,居第一位;其次是藏青14居第二位;藏青27为第三位;以上3个品种建议在格尔木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藏青85折合产量为6735 kg/hm2,较对照减产2.3%,居第四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格尔木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猜你喜欢
青稞品种
青稞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稞地里的母亲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青稞的高度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青稞酿酒
青稞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果园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