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因“非连”而精彩

2017-07-17 09:59叶绍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漳州市连续性语文课程

叶绍辉

当今社会处于“互联网+”时代,社会多元化发展,这促使生活发生方方面面的变化,同样我们的语文阅读文本也在变化.“非连续性文本”近几年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这正是语文教学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各地的中考也因为有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使得语文阅读教学呈现不一样的精彩。笔者将主要以近几年漳州市中考语文非联系性文本阅读题(综合探究题)来加以例说。

一、体现“一点四面”原则,融入社会正能量,符合育人导向的主流思想

今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原则,“一点四面”即是我国教育的育人导向,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水平,更应该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服务。高考如此,中考也同样适用,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对非联系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历年来的命题都遵循这一原则。

首先在试题素材的选择上,漳州市2010年的“玉文化探究”、2011年的“傩文化探究、”2012年的“杜甫很忙”、2013年的“诏安畲歌探究”、2014年的“古村落巡礼”、2015年的“墨香书法”、2016年的“中国吉祥文化”这7年的综合探究题的素材可以归纳为传统文化、文学文化、地域文化三种类型,命题都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文学文化现象,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对现象做出判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其次在试题设问上,2010年的“玉文化探究”第二小题“含‘玉的成语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请你写出两个。”第三小题“请运用上述材料,对出下联。上联:华夏诗篇流意韵:下联:。”2014年的“古村落巡礼”第三小题“请你仿照示例,推荐一处漳州古村落。示例:云水谣村——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尽收眼底。”这几道试题直接将成语、对联、仿句等作为考查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这些文化知识。

二、最能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这一特点的阅读形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试卷中人文性无需过多阐释,但工具性则较难在考试中体现,实际应用过多必然伤害语文应有的味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则较为完美地体现出了语文课程的这一特点,常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题既有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漳州市2016年的“中国吉祥文化”第三小题“仿照示例,从图②(百事可乐公司标识)、图③(吉马集团企业标识)中任选一幅,说说其在运用吉祥文化上的设计创意。”,本道题即要求学生对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有一点的了解,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新运用能力,能够将试题素材中的中国吉祥文化的图标解读迁移到公司标识的应用,进而进行理解性解读。漳州市2012年的“杜甫很忙”则直接将考生带入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热议事件,学生解答其第三小题“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杜甫很忙的看法。”就犹如在网上写评论,在了解事件之后,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纵观历来语文试卷的考查形式,非連续性文本阅读试题是最能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这一特点,让语文试卷多了一份味道,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要求。

三、多重、不同载体的文本组合,让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提供不同的阅读体验

语文界对“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界定还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或是以文字、图表、数据等不同的载体构成的文本,或是相对于逻辑、语感严密的句子、段落构成的“连续性文本”,但无论哪一种界定方法,可以肯定的是“非连续性文本”提供的是优化的文本组合,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大的信息量,更直观的感受,进而能更全面地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并提供不同的阅读体验。

各地市最常见的一种是文本组合方式是“文字+图像”,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2010年至2017年共有5次采用这种组合,漳州市2010年的“玉文化探究”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玉的悠久的文化及外形之美2015年的“墨香书法”则直接引导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

四、利于学生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有别于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对文字语段的理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本组合的多样性,或带有跳跃性的文字语段.或图文解说类型,或图表类型等,要求学生不仅是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同时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图表分析能力等,发现文本材料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方能准确提炼出文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迁移或应用于实际。漳州市2010年“玉文化探究”第一小题“‘玉在山而草木润,玉在河则河水清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本道题要想获得完整的探究结果不仅要从文字语段上提炼,更要从图形获取隐藏的信息。2014年厦门中考的“红砖古厝”第三小题“如今,红砖古厝的元素得到充分运用。请观察以下各图,任选一图谈谈设计者的用意,并说说红砖古厝元素在生活中还能有哪些用途。”更要求学生能够将文本中的信息迁移、应用于实际生活。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发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顺应而出现、强化,定能引发更多的关注,其多种文本的组合,多种阅读技巧的要求必将碰撞出语文阅读教学精彩的火花。

猜你喜欢
漳州市连续性语文课程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新考纲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关注点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