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评价

2017-07-17 11:14陆筠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龄高中语文情感

陆筠

一、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现状研究

1.调查问卷

无锡市某高中三个年级共24名语文教师接受了问卷调查,收回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8%。其中男教师占16.7%,女教师占83.3%。5年以下教龄的占8.3%,6-15年教龄的占45.8%,16-25年教龄的占16.7%,25年教龄以上的占29.2%。

调查问卷的题目是《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现状调查》,共有10个项目,其中封闭式项目8个,开放式项目2个。由于开放式项目有些教师没有填写,故不作结果分析。

数据这表明几乎所有的教师在不同程度都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同性别、不同教龄的教师没有明显差异。

在语文实践教学中,近七成的教师情感教育方法较少,手段单一,没有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来落实情感教育的实施。而在语文教学评价中情感角度相对考虑的不多。

2.个别访谈

为弥补调查问卷的不足,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随机挑选部分教师进行个别访谈,以便对调查问卷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一些开放式的项目。比如设计了以下问题:“情感教育的目标应如何设计?”“情感教育的实施中较难处理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这么认为?”,“进行情感教育你觉得最困惑地方的是什么?”,“在此期间最希望得到帮助的是什么”等等,作为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调查的补充。

二、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问题的表现

情感教育评价一元化、静态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语文情感教育的评价与一般的语文教学评价相比,具有特殊性。因为情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最终让学生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标。所以语文情感教育的评价更应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参与、学生的自我评价、情感教育目标的达成等等。而现行的语文教学评价中情感因素涉及的不多,即使是能考虑情感角度也是评价主体一元化,被评价者大多处在消极的地位,基本上没有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元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仍然过多注重知识,而忽略了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思维的考虑。

三、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评价的思考

1.评价内容多样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内容单一化,只注重用学生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和教师教育成效,忽视了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评价角度。

语文课程也是一个整体,其评价内容也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语文认知、语文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以往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只是看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点,至于学生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没有得以提升,没有重视。

只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是否掌握语文知识,导致了过于重视学习的结果而淡化学习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语文情感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情感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情感成长更是曲折多变的。情感教育的评价过程也应从静态的评估结果转到动态的评价整个过程,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改变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学生的真实的情感体验及其变化。

情感教育本身也是复杂的,在评价过程中绝不能只依靠一两次、一两天的评价作为学生的情感教育完整的评价结果,而应持续长时间、注重学生发展历程的过程化评价。学生情感终极目标的实现绝对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因此,笔者认为情感评价应从考察学生的即时情感状态入手,从其现有水平出发,着眼于今后的情感发展方向,关注被评价者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情绪体验、努力程度、态度变化,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理念明确的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比如学习《史记选读》时,情感教育的重点关注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态度上,通过一个学期的史记学习,看看学生学人物传记的文言文的兴趣和主动性是否得到改善,主要从课堂情感即时评价,情感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入手来综合评价。

3.评价方式科学化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学生经过努力只能勉强达到要求,而有的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对此,教师不能以完全一致的标准要求学生毫无差异地达到统一要求,让优秀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看到希望,树立自信,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相应的发展,显示“自我”的存在价值。科学的情感教育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上实现相关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评价方式主要有课前谈话、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主要环节。课前谈话是为了掌握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情感状况,以便控制课堂情感教育可使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前谈话还为了调整学生语文学习情感倾向性,以利学生更好地达成课堂情感目标。课堂观察是在课堂上直接进行的,可以通过学生情感变化和学习行为进行现场即时的评定,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与学生接触、交谈、倾听学生意见来考查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后反思就是指教学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情感方面的反思。在实际教学中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语文情感教育的评价。

成长记录袋。在日常评价中,可以通过“成长记录袋”让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并前后有纵向的比较,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给以一些反馈.从而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发展有更好的了解,通过以后的努力来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提高,最终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日记。教师可用教学日记的方式对重要的師生情感信息做必要的记录,以便不断对教学行为做调控、思考,提高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效性。比如教师将观察到的某些特殊学生在语文学习表现出的情感信息及时记录,摸索出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情感的倾向和规律,来提高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成效。

猜你喜欢
教龄高中语文情感
基于教龄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研究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情感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台上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