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示范 服务“三农”
——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副所长孟平红

2017-07-18 11:37
中国工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标兵园艺三农

科技示范 服务“三农”
——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副所长孟平红

孟平红博士被聘为“贵州省巾帼农业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副团长

孟平红博士(右一)在都匀市良母基地指导菜-菌-菜高效种植模式

孟平红博士(左二)与蔬菜团队在清镇市蔬菜“万元田”示范基地现场指导

孟平红,女,布依族,1966年生,贵州平塘县人,研究员,博士后,现任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九三学社贵州省农科院支社主委。1988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分配到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从事蔬菜科研至今29年,其中2004年被国家公派赴法国农科院做访问学者,接着在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回国,2012年于西南大学博士后出站。先后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4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8篇,出版科技著作7部,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省地方技术标准4项,省科技成果奖3项,选育出蔬菜新品种6个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先后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百”层次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五一巾帼标兵、“帮联驻 服务三农”先进个人等荣誉。孟平红团结和带领省园艺所的蔬菜科研团队,与全省各级蔬菜从业人员密切配合,为贵州蔬菜科研和蔬菜产业的发展、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较大贡献。

率先在贵州省提出并开展蔬菜“321”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促进耕作制度变革

孟平红带领团队近年在实施科研项目过程中,针对贵州山区人均耕地少,农民收入低,以罗甸、清镇、大方等6个县为试点,研究总结出“鲜糯玉米套种春大白菜复种秋四季豆一年两季三熟”等适宜贵州不同生态区域的蔬菜高效种植模式48套,改变传统的耕作制度,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使蔬菜亩产值分别达3万元、2万元、1万元,实现了项目区蔬菜亩产值由“185”(亩产1万元、8千元、5千元)向“321”的转型升级。

科技示范带动成效显著,促进贵州蔬菜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增收

近5年来,结合项目的实施,孟平红团队在贵州不同生态区域的七个县及黔南州建成蔬菜“321”高效种植示范基地135500亩,辐射带动401500亩,总产值达64.08亿元,平均亩增收1200元,农民共增收64440万元,项目惠及2.69万户12万余人次,其中贫困户占50%以上。科技示范与带动成效显著,促进了项目区的脱贫攻坚。

人才培养、服务“三农”,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孟平红带领团队长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传播科学种菜知识,解决了一系列生产及技术上的难题。5年来,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咨询、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29400余人次,田间现场指导农民3.5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队伍,为贵州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展蔬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为贵州蔬菜高效种植提供大批优良品种

孟平红率领蔬菜科研团队,结合项目实施,引进国内外15个种类的230多个蔬菜品种分别在贵州不同区域进行生态适应性鉴定和引种试验,筛选出60多个适宜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栽培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使示范区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贵州省园艺所副所长孟平红博士(前排)在大方县园区进行蔬菜现场操作示范

猜你喜欢
标兵园艺三农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盘点2021“三农”十大事件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稳字当头谋“三农”发展之道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园艺奇葩
我爱“双黄蛋标兵”
园艺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选树干事创业党员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