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 两处机场

2017-07-18 12:06
遵义 2017年13期
关键词:空港茅台吞吐量

文丨全媒体记者 陈 涛

一个城市 两处机场

文丨全媒体记者 陈 涛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返乡兮,不知西东……遵义,到底山有多高,路有多难?

也许,很多人无法想像当时的困境。通过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遵义的公路通车里程仅有438公里。

山高坡陡,沟壑纵横,遵义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种种困难,让交通建设起步晚、难度大。那时候,通车是人们最大的期盼,而坐飞机出行这样的事,连想都没有想过。

然而,数十年间,整个遵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回溯时间纵轴,遵义交通由窄变宽、由点成线、由线成网,立体大交通格局瞬间铺开。

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城市高速公路网不断优化加密;

以乌江、赤水河流域为主导的水运体系越加通达;

与国内外城市架起空中廊道的遵义机场为引领的空运体系越加开放,即将于国庆通航的茅台机场,势必形成遵义“一城双机场”的新格局;

随着穿城而过的川黔铁路向外迁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渝黔快铁“大动脉”也将而至……

遵义,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从初步形成到日益完善,极大地改善了遵义的交通环境,尤其是“空中桥梁”的建设,更是拉近了遵义与世界的距离。

去年,遵义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大关。率先在全省支线机场中实现了由小型机场跻身于全国“百万级”中型机场的华丽转身,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在贵州支线机场中排名第一,在西南地区支线机场排名第6名。

年旅客吞吐量的跨越,反映的绝不仅仅是遵义机场的发展,更是一条连接东西、沟通南北、辐射全国主要区域的“天路”,拨开的是一个城市短视思维的迷雾。

机场不仅是对外交流的空中桥梁,更是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地方有了机场,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都会提升。城市有了机场,就可以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综合性发展,也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于是,为了机场的运营、运力更为充盈,遵义机场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新增、加密各类航线航班。四年多来,遵义机场开通了遵义至北京、上海(虹桥、浦东)、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长沙、大连、厦门等30多个城市航班,其中还有香港、韩国仁川、泰国曼谷等地区及国际城市航班。

然而,客流量的增加,让遵义机场的扩建迫在眉睫。近两年来,遵义机场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机场多次进行扩建。比如:在2015年,遵义机场对原有航站楼进行了扩容改造,新增了两座登机廊桥和停机位。但快速增长的客流和航线很快就使得机场的硬件配套设施不堪重负,又重新修建了新的航站楼,设计规模为年吞吐量450万人次。

遵义机场的成绩令人欣慰,但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遵义机场硬件保障设施设备远期(2040年)设计目标为年旅客吞吐量65万人次,但通航四年就达到年旅客吞吐量113.5万人次,高峰日人次已达4116余人,单月已达到11万余人次,已多次出现7机同场的情况。

另一方面国内省会城市、重点城市、旅游城市航线航班基本已开通,新开航线选点困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航班已达到每天二班,而此类机场时刻稀缺,民航局及航空公司因注重开发国际航线而大幅消减支线机场至北京、上海等重点机场的直飞航班,因此再次加密已非常困难。

遵义市总人口接近800万,是旅游大市、消费大市、历史名城,仅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就达150余万人,而遵义机场覆盖范围除了遵义市外,还涵盖了铜仁、毕节市的部分县,该机场辐射范围内人口合计大约1500多万。所以,当年按旅客年吞吐量30万人设计建设明显属于“低估”。

两三公里的跑道,建立的是遵义与世界的联系。就遵义而言,建设机场、发展航空运输,是改变欠发达局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产业布局的重要策略之一。

为此,茅台机场应运而生,为遵义机场起到一定的分流和补充作用,“一城双机场”模式必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加速汇集,不断提升现代新遵义的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助推遵义更好地走向世界。

6月22日上午,茅台机场成功试飞。下雨并没有挡住乡亲们前来观看试飞的心情,他们对机场通航他们充满了期待。

“它是我们赤水河边的第一座民航机场,所以很想来看看。像我们这样一把年纪了,不止在家门口盼来了高速公路,还等来了飞机,这社会真是越来越好了!”住在附近的谢大爷说。

茅台机场预计在国庆期间正式通航,届时将初步构建起以仁怀市为中心的赤水河流域立体交通体系。开通初期,将开通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昆明等航线。此后,定位于遵义第二机场的茅台机场,还将适时开通广州、南京、长沙、厦门、青岛、西安、武汉等航线。为了避免和遵义机场重复航线、航班,茅台机场将采取错峰、错时、错段、错地的方式开通航班。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祖彬在察看茅台机场建设运行情况时,要求机场管理公司要完善公司架构,强化内部管理,充实专业技术人才,做好正常营运的充分保障;抓好航线培育、优化航班布局,充分发挥市、企优势,尽快实现重点城市的通航目标;并强化市级统筹,实现“两场”互动,让两场资源互通、互助、互学和共享共用。

一座城市融入世界的程度,跟它与世界的距离“正相关”。在经济步入全球化的今天,城市距离世界越近越好。直接地说,就是一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与机场的发达程度密不可分。2012年,遵义机场使这座地级城市、革命老区及旅游景区与经济发达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2017年,茅台机场的腾飞即将为遵义带来“一城双机场”的新契机,构建航航互为补充的交通新业态。

从地理位置看,遵义是典型的内陆城市,不沿海不沿边,与沿海主要港口的陆路运输欠缺。依托“一市两场”体系,遵义有利于深化和扩大开放合作,从而更全面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当交通省时、方便、舒适时,这里就会形成信息的交汇点、人流的交汇点,物流的中心、金融的中心、信息的中心、人才汇集的高地、资金流向的洼地,到时这些都将会越来越多的汇拢遵义。

与此同时,双机场格局有利于打造空港经济走廊。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大多拥有两个以上的大型机场,并依托各具特色的空港经济区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形成两大空港分工协作、要素高度集中的空港经济走廊。未来的遵义,依托两个机场的空港经济区和密集的交通网络,可以促进新老机场空港经济区相向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端产业集聚区,连片打造空港经济走廊。

机场与城市的发展向来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遵义将成为继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后,同时拥有两座民航机场的城市,也将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拥有两座民航机场的城市。待茅台机场正式通航后,将与遵义机场一道构成遵义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两只翅膀。

猜你喜欢
空港茅台吞吐量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乘世界空港东风,聚湾区枢纽动能!未来空港新经济发展高峰论坛
广州空港经济,乘“机”起飞
牙科界茅台来了
飞天茅台直销渠道节前已平价投放33.5万瓶
辣椒之争
中国茅台 香飘世界
从“中国制帽之乡”到空港小镇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