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社会”比黑社会可怕?

2017-07-18 16:02梁晓声
当代作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梁晓声黑社会体面

著名作家、政协委员梁晓声在谈到国企高管薪酬和“灰色阶层”问题时,一改平素沉稳的特点,竟然有些激动。他直言:“灰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比黑社会还可怕。按理说,“黑”已够令人毛骨悚然了,怎又冒出个“灰”?

这“灰社会”是个什么东西?是“看不见的战线”。是“灰色”社会、“体面”社会,但更是“危险”社会。梁委员表示:“我很忧虑中国将出现‘灰色阶层。”他解释说:“有一种服装的颜色叫‘高级灰。在西方,精英们都喜欢穿这种颜色的衣服。这些由各方面精英等组成的高级社会利益集团就是‘灰社会。国外的‘灰社会现象比较明显,但在中国,我觉得是不是有个‘灰色阶层呢?”这个“灰色”注入了另一种内容,让你欣然,也让你茫然。有的大款活得很体面,引来很多艳羡目光;可有的富翁富得很奇怪,好像捡的天上掉下的金蛋。其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灰”得人眼花缭乱。可并没见他有什么特异功能,本事上也没“两下子”,更不见勤劳的影子,偏像玩魔术一样一夜暴富。黄光裕富得不惊人吗?赖昌星们不也如此?

从社会学角度说,灰和黑都不是好颜色。一个杀人见血,一个杀人不见血。一个粗鲁,一个斯文。一个鲁莽,一个文雅。相得益彰,更见魔鬼本色。提起刀就砍人,看不顺眼就打人杀人,这黑道行为很多老百姓都熟悉。微笑、儒雅、夹着文件袋去出席人大会、政协会甚至党代会,皮笑肉不笑、笑里藏刀等景观则不是每个百姓都懂得里面的玄机。“像黄光裕,在案发之前,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后来大家才知道,他竟然还把最高法院副院长拉下了水,他们所造成的危害要更大、更隐蔽。我对这种‘灰色阶层现象也更加担心。”梁晓声说。他的忧虑不是空穴来风,不少人都为之忧心。一“灰社会”人士杀人时就很有特色:他不是动的“私家军”——黑社会组织,甚至与这种组织没直接联系,纯属动的外围“闲杂”人员。需动手时,只要挥一挥手杀手就来了。重庆一“上访”青年就是这样被杀死的。“灰色”高手都玩这种把戏。肯定一些有命案的仍活得上好,因真面目暂没被揭穿。这正是人们忧心的原因所在。

灰社会一典型特征是伪装较成功,实施者通常有一定学问或水平。不具备这一特点,早就进黑社会了。灰社会与黑社会虽然是两种“社会”,但又是联系紧密的,有时互相转化。灰社会转化为黑社会、黑社会转化为灰社会是常有的事。有的粗鲁黑团伙做大了,经济实力也雄厚了,逐步洗手不干杀人越货之事,让别的新秀去干。他干什么呢?体面之事,比如赴政协开会,到人大开会,在什么商会、个体私营协会、地方政府等亮丽场所开开会,祝祝酒,或讲讲话。机会得当,也给干部群众讲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方面的“经验”,也可同时在大会上说点捐款、反腐等高尚东西。人们会发现,他早已不同黑社会混混在一起。而灰社会的,有的按捺不住直接当起威风凛凛的黑社会来,过起“老大”的官瘾。不少贪官也是由“灰”变“黑”的。因为吃得轻松,贪得顺畅,自然越贪胆越大,雄纠纠气昂昂以至无法无天。这就是一些市长、局长、乡长逐步演变成“老大”(连公开场合的称呼都不回避)的社会背景。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国企高管严重背离公平原则问题。问题突出的地方,某些人本身就在向灰色过度。国企高管薪酬问题在社会上的反响已非常强烈,“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大国企。比如说煤炭、石油等等。这些国企的高管不仅年薪高,可能几百万,年底还要分利润。”梁委员呼吁国企高管薪酬至少应该像社会公布。日前有政协委员曝光:100多名国企高管奖金达5亿!对金钱的无度追逐,导致了比追求账面“效益”更严重的后果。有的已在灰色的浑水中起舞,一个个贪污上亿、近亿的高管进班房就是明证。灰色领域在不断扩大,灰和黑在不断融通,几股浑水交替兴风作浪,这是不能不引起极大重视的。顯然,打黑、打灰与打腐应统筹在一起,着眼于各个击破,全面围剿,整体歼灭。而且打的是以广大群众深度参与为特征的人民战争,须切实运用好法律这一有效武器,舍此别无出路。

猜你喜欢
梁晓声黑社会体面
锦句
生活好了,更要看看从前
离婚时,请体面一点
体面过冬
日本开课阻止青少年加入黑社会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新样态
什么是文化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
联抨『网络黑社会』
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