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

2017-07-19 10:22刘启振张小玉王思明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南京0095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0095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豆栽培一带一路

刘启振,张小玉,王思明*(.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0095;.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0095)

“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

刘启振1,张小玉2,王思明1*
(1.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2.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通过对野生大豆的地理分布、大豆考古发掘遗存以及早期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等三个方面的考证,阐明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境内。大豆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萌芽、成型、成熟和稳定。清朝之前,大豆基本实现了在亚洲的传播。近代以降,欧洲、美洲、非洲等地陆续经由不同渠道引进大豆。二战之后,美洲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在“一带一路”框架之下探讨大豆在全球各地,尤其是主产国的本土化历程将成为今后大豆栽培史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

大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大多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产品。它们在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成果。这启示我们:在科研创新方面,应该选择具有重大经济和生态意义的植物作为课题开展研究;在文化发展方面,着力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推动合作共赢,增进理解包容[1]。大豆是中国本土起源的一种主要传统农作物。千百年来,它都是中华民族植物蛋白、卵磷脂和植物油脂的重要来源。近代以降,大豆迅速向汉字文化圈以外的区域传播,很快成为世界级的重要作物。大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显著的生态意义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有必要对栽培大豆的起源、传播和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和探讨。

1 栽培大豆的起源

大豆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栽培类型的学名是Glycinemax(Linn.) Merr.,通常称为黄豆,古称“菽”。中国人最早驯化和种植大豆,迄今已有5 000余年的历史。下面从野生大豆的分布、大豆考古发掘遗存和早期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等三个方面简要论证栽培大豆的起源问题。

1.1 野生大豆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栽培大豆由野生大豆(GlycinesojaSieb.et Zucc.)进化而来。野生大豆在中国境内的分布极其广泛,除了极北部少数低温、积温不足、生育期过短的地区和25°N以南的海南以及青海、新疆等西北沙漠干旱少雨地区之外,绝大多数的省、市、自治区都发现了野生大豆的存在。北起黑龙江呼玛县呼玛河畔(51°43′N),南至广西象州(24°N)和广东英德(24°10′N);东起黑龙江抚远(134°20′E),西到西藏察隅县的上察隅区(97°E);东北自135°E的乌苏里江沿岸至东南浙江舟山群岛及台湾的一部分,西北自104°E甘肃景泰县至西南云南宁蒗县,都是野生大豆的分布范围。

中国野生大豆的垂直分布范围也相当广泛,山区、丘陵、河谷平原、沿海以及东北1 500 m海拔的山区,西藏海拔2 250 m以下地区,黄河和长江流域海拔为1 500~1 700 m的高地均有野生大豆生长。垂直分布的最高点在云南宁蒗县(海拔2 650 m)。中国野生大豆的类型十分丰富,有原始的典型野生大豆,也有白花、褐色和绿色种皮,叶线形的类型。个别材料分枝达100多个。株高达6 m,株荚数3 000~4 000个。在野生大豆和进化程度高的栽培大豆类型之间存在着进化程度高低不同的过渡类型,如东北的秣食豆、西北黄土高原的小黑豆和南方的泥豆[2]4。

1.2 中国大豆考古发掘遗存

在实际的考古工作中,多处大豆遗存被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考古发掘多使用传统手段,出土的大豆遗存相对较少;从20世纪末开始,浮选法等先进植物考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考古实践,更多年代久远的炭化大豆遗存被发掘出来。现将中国境内迄今发现的主要大豆考古遗存进行统计整理,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栽培大豆考古遗存(至2016年为止)

由表1可知,目前至少有22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大豆(以栽培大豆为主,少量野生和过渡类型)遗存,地理分布范围遍及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等广大地区;时间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汉代,商周时期起炭化大豆出土数量逐渐增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豆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大豆开始在当时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占据相对重要的位置[3]。

1.3 早期历史文献记载的大豆

关于大豆的记载大量存在于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文献之中。《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311篇诗歌。其中《豳风·七月》《小雅·小宛》《小雅·采菽》《大雅·生民》等篇章都有关于菽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黄帝名)……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4]3,郑玄认为“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种作物。黄帝玄孙、周族始祖后稷年少时“好种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4]112此外,《左传》《管子》《墨子》《孟子》《周礼》《逸周书》《吕氏春秋》《淮南子》《内经》《越绝书》《尚书考灵曜》《氾胜之书》等文献中也存在大量关于菽的内容。发掘出土的金文和秦汉简牍,如《金文文献集成》《睡虎地秦墓竹简》《郭店楚墓竹简》等考古资料中也都可以发现菽、大豆的记述。

这些历史文献对栽培大豆在中国的起源、分布和种植技术等方面做了记载,从中可以得出如下认识: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北方,但是在具体地点上说法不一,大致有东北、西北、黄河中下游等三种观点;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大豆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和山西等中原地区;大豆的生态适应性决定了它在北方分布的必然性[5]。

综上,可以认为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境内,只是具体的起源中心仍然存在争议。大豆的起源和进化是大豆基础生物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然而,对栽培大豆的来源作出准确推测和判断又是一个相当困难的命题。这就需要运用古农史学、考古学和比较实验生物学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6]。

2 栽培大豆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根据种植技术的成熟程度进行划分,栽培大豆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萌芽、成型、成熟和稳定。

2.1 大豆栽培的萌芽

西周至春秋时期(公元前1027—前481年)是中国大豆栽培技术的萌芽阶段。此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土地尚未得到全面开发,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大。大豆只是众多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抗旱、耐瘠、生长期短、生态适应性强的黍、稷才是当时粮食作物的主导。早期的大豆主要分布在华夏族聚居的黄河流域,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是核心种植区,所以大豆常被称为“北方之谷”。

2.2 大豆精耕细作技术系统形成

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480—公元220年),大豆栽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一整套精耕细作技术系统。战国时期,春秋井田制被取消,封建土地所有制正式确立,铁制农具开始出现并推广使用,牛耕技术的快速普及,这些举措都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生长条件要求较高的菽、粟逐渐代替了黍、稷的地位,充任主粮。《战国策·韩一》亦云:“韩地……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7]934意即韩国实行麦豆轮作制,百姓以豆为饭,以豆叶为菜羹。《管子·重令》言:“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8]285,可见菽、粟二者是此时的主要食粮。《孟子·尽心上》曰:“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9]912这里其实是用菽和粟来指代粮食。可见,大豆在战国秦汉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大豆栽培技术出现较大发展,区种法被用作大豆栽培,人们已经认识到适时播种不违农时的重要性,大豆产量提高,品质也优于以前。《氾胜之书》对大豆种植技术作了较为详细的总结。酿造业的兴起和繁荣,使得大豆在副食加工方面的用处愈发广泛。西汉初年,豆腐被发明出来。大豆的种植面积呈现扩张趋势,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拓展。然而,这一时期大豆在整个种植结构中的比例却是持续缩小的,汉代仅为战国初年的1/5左右,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稳定繁荣促使人口大量增加,对粟、麦等谷类作物的需求更为迫切。

2.3 大豆栽培技术体系的成熟

两汉之后,大豆栽培技术日臻系统完善。魏晋至宋元时期(220—1368年)是中国古代大豆栽培技术体系的成熟阶段。土地耕作和作物栽培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大豆参与多种作物的轮作,《齐民要术》记载:“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10]102陈旉《农书》进一步指出,收稻之后种植大豆具有改良土壤、增进地力的功能:“早田获刈才毕,随即耕治晒暴,加粪壅培,而种豆麦蔬茹,因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来岁功役,且其收又足以助岁计也。”[11]26北方大豆轮作复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小麦→大豆→秋杂(谷、黍、稷等),大豆→谷、黍、稷,大豆→高粱,黍→小麦→大豆,大豆→黍、稷→谷,等等;南方的大豆轮作复种方式则相对单一,以水稻→大豆为主。此时还普遍实行大豆与谷类作物的间作套种,《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农书中都有所反映。大豆和谷类作物的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土壤的氮素平衡,实现“地力常新壮”。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大豆品种有地区适应性,优良品种对大豆增产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指出以成熟期、植株高度、产量和品质等指标作为品种的分类标准。宋元之际对于种子品质非常关注,播种前需要严格挑选,并提前晒种。王祯《农书》讲到:“九谷之种,黍、稷、秫、稻、麻、大麦、小麦、大豆、小豆。凡种,浥郁则不生,生亦寻死。种杂者,禾生早晚不均,春复减而难熟,特宜存意拣选……又有粒而或箪或窖者。将种前二十许日,取出晒之,令燥,种之。”[12]29对待包括大豆在内的作物异地引种,既应承认风土论,又不能唯风土论,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农桑辑要》记载:“然一州之内,风土又各有所不同……土壤黄、白,厥田中、上,黍、稷、粱、菽即可种,不必限于雍、冀。”[13]144随着“风土不宜”观念影响力的减弱,大豆分布范围得以大幅延展,几乎遍及全境。

2.4 大豆栽培的稳定和精细化走向

到了明清时期(1368—1912年),中国传统大豆栽培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此时的大豆种植已经遍及全国各地,栽培技术在稳定中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开始对大豆的选种及良种繁育技术进行关注,呈现精细化的趋势。明季《国脉民天·养种》认为:“凡五谷、豆、果、蔬菜之有种,犹人之有父也,地则母耳。母要肥,父要壮,必先仔细拣种。其法,量自己所种地,约用种若干石,其种约用地若干亩。即于所种地中拣上好地若干亩。所种之物,或谷或豆等,即颗颗粒粒皆要仔细精拣肥实光润者,方堪作种用。此地比别地粪力、耕锄俱加数倍,愈多愈妙。其下种行路,比别地又须宽数寸。遇旱则汲水灌之,则所长之苗与所结之子比所下之种必更加饱满。又照后晒法加晒。下次即用此种所结之实内仍拣上上极大者作为种子。”[14]620可见,留种地须选肥沃之地,并与大田生产分开,种植密度比一般田要稀,田间管理精细,肥水要勤,留种应选择颗粒大而品质优的。大豆选种可以采用去花选荚法:“豆则止留荚十数个,其余开花时俱摘去矣。亦养种之法也。”[14]620也可以在田间选荚,拣选籽粒饱满的留种,并按照成熟期的早晚分收、分藏,清代《齐民四术》就说:“凡稼必先择种……稻、麦、黍、粟、麻、豆各谷,俱有迟早数种。于田内择其尤肥实黄绽满穑者,摘出为种。尤谨择其熟之齐否迟早,各置一处,不可杂,晒极干。”[15]1679此外,大豆中耕除草和施肥等环节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加强。中耕除草重点在于多锄,大豆应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与小麦等作物不同,大豆适宜施草木灰,少施粪肥。

3 大豆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发展

中国是栽培大豆的原产地,现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种植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出去的。

3.1 大豆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播

古代中国同朝鲜半岛交往开始很早,战国时期,燕、齐两地和朝鲜的交流更加密切,大豆很有可能于公元前200年左右传入朝鲜地区。日本引进大豆基本上通过两条渠道:一是从朝鲜间接传入,二是直接从华东地区直接引进。公元前1000年以前,中国和日本就已经存在两条交通路线:一条是经由中国东北进入朝鲜半岛,渡过海峡到达九州;一条是由浙江南部渡海抵达九州西部。大约在两汉时期,中国的大豆同水稻和植桑养蚕技术等一起开始输入日本[16]。日本首部文学作品《古事记》(712年)和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720年)中都出现了关于大豆的明确记载,这表明当时的日本已经较为普遍地种植大豆了。

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后,与中国毗邻的中南半岛各个国家和地区直接从华南和西南地区引进大豆。17世纪,大豆开始传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1746年,马来西亚已经出现大豆种植。1876年,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开始出现大豆栽培活动。由于气候、土壤以及作物布局等因素的限制,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等地的大豆尽管种植面积较大,但是未能发展成为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

3.2 大豆在欧洲的传播

德国植物学家Engelbert Kaempfer曾经在日本游历两年(1691—1692年),他于1712年出版《海外奇谈》(AmoenitatumExoticarum)一书,其中详细记述了日本人利用大豆制作的各种食品,并将关于大豆的一些知识介绍到欧洲。1739年,法国传教士将中国大豆引至巴黎试种。最初种植在巴黎植物园内,仅仅作为一种观赏植物。然而,由于无法正常成熟,这种大豆没有实际生产价值。1751年,欧洲药理学家对日本的大豆及其在医药学上的用途已经颇为熟悉。大约经过100年左右,Vilmorin从Haberlandt得到了在奥地利驯化成功的栽培大豆品种,1885年后法国才开始将大豆作为一种有经济价值的作物进行栽培。1790年,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林——邱园(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Kew)第一次进行大豆试种。1840年,大豆被引种意大利。

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举办万国博览会,共有19个大豆品种参加展出,其中,中国13个,日本4个,外高加索和突尼斯各1个。大豆由此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传播到全球各地。奥地利人维也纳皇家农业学院教授Friedrich J.Haberlandt正是在这次参会期间对大豆产生了巨大兴趣,将得到的大豆品种精心安排试种。1875年,他首先在维也纳附近培养这些种子,发现中国的4个品种成熟完好。1876年,Haberlandt将这些品种分发至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1877年,又在德国、俄国、波兰、瑞士和荷兰等国开展大豆合作试验。在试种过程中,大多数收到大豆种子的农民都能及时地将种植结果反馈给Haberlandt,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大豆快速在欧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扩展。从1876年2月份开始,Haberlandt首先将试验推广结果在各种杂志上公开发表,后来将这些文章编纂成册,终于在1878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大豆》(DieSojabohne)。1874年,Ярощевский和Емполовский发表关于大豆的论文,引起农学家И.Г.Подоsа的关注。同年,他向Haberlandt索取了50粒品种不同的大豆种子,然后在乌克兰南部赫尔松试验场试种。1898年,俄国人И.Овсинский从中国东北地区带走一批大豆种子,在俄国中部和北部推广种植。

欧洲是继亚洲之后着力发展大豆生产的另一地区。然而,由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加之难以找到适宜当地风土的品种,大豆长期都被用于观赏或者只是停留在试验驯化阶段。大豆生产出现一定规模的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欧洲虽然输入大豆较早,但是也没有发展成为世界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2]8。

3.3 大豆在美洲等地的传播和发展

大豆经由多种途径传入美洲地区。美国最初主要从三个地区引进大豆:中国、欧洲和日本。1765年,东印度公司海员Samuel Bowen将中国大豆带至乔治亚州的Savannah,美国开始引入大豆;1770年,美国驻法国大使Benjanin Franklin从法国带回大豆,送到费城;1850年左右,美国人搭乘火轮船从日本带回大豆种子在旧金山进行栽培,以后又传入伊利诺斯州和俄亥俄州。1829年,Thomas Nuttall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植物园里种植了一个种子深棕色的大豆品种。此种大豆长势繁茂,籽粒饱满,营养丰富,可以被用来制作当时的名贵调料——酱油。1804年,James Mease首次在美国文献中提到大豆。此后的100年里,大豆频频出现在美国的文献资料之中,但是直到19世纪末美国大豆的产量都不高。众多农学家和其他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大豆的食用和经济价值以及其对美国生态环境的较强适应性,从而大力主张在美国各地推广种植。自1898年开始,美国农业部引种局从东半球的7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65批不同的大豆品种。在这以前,美国已经种植的大豆品种不超过8个。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或类型了。其中绝大部分是从中国引进的,还有一小部分取自日本、朝鲜、印度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几年以后,美国又从中国、日本和印度引入700多个大豆品种。经过两年半的考察,P.H.Dorsett于1927年从中国东北地区收集了近1 500个大豆类型。1929—1931年间,P.H.Dorsett和W.J.Morse在中国东北、朝鲜和日本进行考察,又收集了4 451个大豆品种和类型[17]。通过美国大豆的引种过程可以看出,官员(领事)、传教士、科学家、种子商、旅行家等人是主要的传播媒介。除了品种外,大豆的用途在美国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大豆最初只是作为干草、饲料或绿肥作物。直到19世纪60年代,美国大众才将豆腐视为健康食品而接受[18]16。1915年起,大豆始作粒用,但是规模仍然不大。至1940年时,美国饲用、绿肥大豆的种植面积还是高达59.2%。此后,粒用大豆种植呈逐年上升趋势。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大豆种植业突飞猛进。1954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到1亿亩以上,总产量高达92.8亿kg,占全球总产量的46.9%,超越中国,此后长期居世界第一位。

19世纪中后期,大豆陆续传入美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阿根廷从1862年开始种植大豆,直到1970年时面积和产量都微乎其微。然而,在1971—2000年的30年里,阿根廷的大豆面积增长395倍,产量增长976倍,并且自2000起,阿根廷的大豆栽培面积和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三位。巴西在1882年出现大豆栽培,但是真正发展大豆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开始异军突起。1974年,巴西大豆总产量达到78.76亿kg,占世界总产量的13.8%,开始超过中国,名列世界第二位。在大豆主产国中,巴西的大豆单产名列前茅。加拿大从1916年开始种植大豆。

总之,大豆的重要营养价值、美洲地区适宜的生长环境、巨大的经济效益、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大豆在美洲的迅猛发展,使之成为世界上极为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此外,1857年,大豆传播至非洲的埃及,但是非洲大规模引进大豆的时间较晚,20世纪才开始种植。1879年,大豆被欧洲殖民者引入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地区。

4 结 语

大豆生产对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第一,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和脂肪是大豆籽粒的主要营养物质,食疗效果明显。第二,加工食品多种多样,豆腐、豆豉、豆浆、豆酱和大豆油是典型代表。第三,养殖业的重要饲料来源。第四,有效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中国人为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考察大豆的起源和传播问题,可以使我们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大豆这种作物的发展历史,避免孤立和停滞;也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物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本土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前提,而全球化是本土化的前途和动力;还可以使我们对今后中外农业交流活动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充分重视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引进,把握好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平衡。此外,目前学界对于大豆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主产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研究工作做得并不充分,未来应该加强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1] 张卫明,袁昌齐,肖正春. “一带一路”经济植物应用与开发[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6,35(1):1-2,15.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3] 孙永刚. 栽培大豆起源的考古学探索[J]. 中国农史,2013(5):3-8.

[4]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5] 郭文韬. 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0-69.

[6] 田清震,盖钧镒. 大豆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2001,20(1):54-59.

[7] 刘向. 战国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 黎翔凤. 管子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9] 焦循. 孟子正义[M]. 沈文倬,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 贾思勰. 齐民要术校释[M]. 2版. 缪启愉,校释.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1] 陈旉. 陈旉农书集注[M]. 万国鼎,校注. 北京:农业出版社,1965.

[12] 王毓瑚. 王祯农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13] 大司农司. 元刻农桑辑要校释[M]. 缪启愉,校释.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14]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 续修四库全书·九七六·子部·农家类[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5] 包世臣. 安吴四种[M]. 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16] 袁昌齐,束成杰,单宇,等. “一带一路”经济植物应用与开发(东亚和东南亚篇)[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6,35(1):3-5.

[17] HYMOWITZ T. Dorsett-Morse soybean collection trip to East Asia:50 year retrospective[J]. Economic Botany,1984,38(4):378-388.

[18] 袁昌齐,冯煦. 欧美植物药[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欢 迎 订 阅 欢 迎 投 稿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Cultivated Soybe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lt and Road”

Liu Qizhen1,Zhang Xiaoyu2,Wang Siming1*
(1.Institu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ree aspects,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wild soybean,soybean archaeological remains,and early history literature records,this paper clarifies cultivated soybean originated in China.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soybean in China had undergone four stages:germination,forming,maturity and stabilization. Before the Qing Dynasty,the spread of soybean in Asia had been basically achieved. In the modern times to drop,Europe,America,Africa and other places introduced soybean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in succession. America had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soybean production base gradually from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will be the focus problems of future research about the history of soybean cultivation to explore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soybean in the world,especially in the major producer countr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Belt and Road”.

soybean;the Belt and Road;the Silk Road

10.3969/j.issn.1006-9690.2017.03.001

2017-01-15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与中外农业交流研究(16AZS005)。

刘启振,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科技史、农业文化遗产保护。E-mail:njauliuqizhen@163.com

*通讯作者:王思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史、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Q948;F319

A

1006-9690(2017)03-0001-06

猜你喜欢
大豆栽培一带一路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油麦菜栽培要点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